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教育观察

  • 以数字化转型增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实现路径研究——兼评《新时代增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研究》

    莫凡;

    数字化是增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新方式,其具有形式魅力和内容魅力。当前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不足,具体表现为教学理念的亲和力不足、教学载体的亲和力不足、教学策略的亲和力不足等。数字化转型对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具有重要作用,其以数字化的教学理念增强思政课亲和力,以数字化的教学载体增强思政课亲和力,以数字化的教学策略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基于此,可以构建以数字化转型增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实现路径,即以数字化推动教学理念的人机融合转型,以数字化推动教学载体的资源整合转型,以数字化推动教学策略的流程再造转型。

    2025年11期 No.63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职院校精准化思政教育提质增效

    聂妍;赵宜涛;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思政教育的赋能既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的实然之需与应然之举。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深度互动性、多模态融合与数据巨量化,为高职院校精准化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高职院校也必须辩证地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赋权增能的实践样态,在挖掘技术潜能的同时要警惕数字智能带来的主体困境、内容困境、伦理困境等风险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应坚守“育人为本、技术为用”的原则,搭建安全、多元、高效的传播场域,人机协同、精准发力,在实践中全面释放技术赋能精准思政的巨大动能。

    2025年11期 No.635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卷首语

  • 以融合之力,塑未来教育新貌

    刘纯辉;

    <正>在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教育领城正经历深刻变革,“教育与科技融合”成为备受瞩目的热点话题。如何借助科技的力量,塑造更具活力与效能的未来教育,是我们亟待探讨与实践的重要课题。科技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拓展与内涵深化。传统教育受时空限制,教学资源相对有限。如今,在线教育平台打破了地域壁垒,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聆听名校名师的教诲。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如虚拟实脸室、3D教学模型等,为抽象知识赋予了直观呈现的可能。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借助虚拟技术能深入微观世界,观察细胞结构、化学反应过程;在历史课程中,虚拟现实可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这种沉浸式学习体验,极大提升了学生知识吸收的效率与效果。

    2025年11期 No.635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教育理论与管理

  •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教师角色重塑: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模式创新

    杨高雪儿;王贤晨;李萍;

    教育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教师角色,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该文探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环境下教师角色的演变,剖析了人工智能(AI)在个性化发展、智能测评、响应式教学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智慧教室、AI助教、数据驱动的教学优化等AI技术支持的教学创新模式。与此同时,该文提出了教师在AI条件下的能力提高途径,包含职业素质发展、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培养和教学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塑造,最后分析了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发展的趋势,阐述了技术与教育理念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2025年11期 No.635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7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工匠精神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文化融通机制研究

    安舒;孙逊;

    工匠精神与校园职业文化融通,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培养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工业强国战略目标。工匠精神与校园职业文化的融通必须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原则、在传承中创新的原则、实践性原则、协同推进的原则。该文从工匠精神与职业文化物质形态的融合、工匠精神与职业文化培育方法的融合、工匠精神与职业文化培育载体的融合、工匠精神与职业文化体验认知的融合、工匠精神与职业文化培养目标的融合等角度出发,分析工匠精神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文化融通的策略。

    2025年11期 No.635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产业学院校企协同建设和实践育人探索

    张翰明;刘东;徐宏海;魏领会;

    近年来,产业学院在国家政策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引领下加速发展。资源整合、校企共建、政校共建成为产业学院的主要建设模式,但是调研发现产业学院在建设和发展中存在办学定位不明确、专业设置同质化、师资结构不匹配、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等深层次问题。该文以国内多所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为调研和分析对象,探讨了“鲁班工坊”、“双高计划”、1+X模式在推动校企协同育人中的模式创新,对各高校在未来进一步推进产业学院建设、补足短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5年11期 No.635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以赛促教、赛创融合的高校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研究——基于北京某大学知识产权大赛数据分析

    郭倩玲;李永芳;王晓丽;高彦静;赵英;

    该文基于2023年北京某大学知识产权竞赛数据,对竞赛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利用Python编程分析了成绩与学生所在学院、身份和年级的相关性,得出学生成绩整体偏差与所在学院不存在相关性,与学生身份、年级存在弱的负相关性的结果,表明学校学生缺少系统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针对竞赛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通过建立知识产权竞赛平台、以赛促教、赛创融合,开展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知识产权素养,增强其知识产权意识。

    2025年11期 No.635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大数据技术赋能高校学籍管理研究

    李慧;

    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教育领域特别是高校学籍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通过数据收集与整合、数据分析与挖掘、预警与干预以及智能化服务等方式,大数据能够显著提升高校学籍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科学化的教育服务和管理。然而,数据孤岛、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分析能力不足以及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弱化了大数据赋能的效果。为此,要进一步加强数据共享与整合、保护数据安全与隐私、构建数据分析人才体系、优化学生体验等,推动高校学籍管理的科学化、服务的个性化以及业务的智能化,全面提升高校教育质量。

    2025年11期 No.635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

    李影;

    谈心谈话是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全面了解学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好的谈心谈话能帮助辅导员了解学生情况,及时沟通联络解决问题。该文通过梳理分析“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将谈心谈话的过程、目标、内容、方式、原则和开展路径等研究与辅导员谈心谈话具体工作实际相结合,并予以不断优化和完善,以提升谈心谈话的育人实效,进而有的放矢地做好管理育人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优化,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2025年11期 No.635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思政教育

  •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高校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颜新跃;

    全面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高校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态势及主要涉域,依据研究内容对既往文献进行系统精细的分类,科学研判现有成果的问题域,展望未来研究的着力点,有利于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出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5年11期 No.635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CIPP-DEA模型的高校课程思政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李兴奇;高晓红;

    为提升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效率,该文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整体效率评价的思想,然后分析CIPP模式在课程思政效率评价中的适用性和优势,最后将CIPP模式与DEA模型融合,构建课程思政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能够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进行完全量化,不仅提高了评价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且为高校课程思政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实证基础。研究结果强调了综合评价方法在教育领域应用的重要性,并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年11期 No.635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价值、原则及路径

    黄怡;黄尧;

    湖湘大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孕育了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对于传承历史文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价值。为了充分发挥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的作用,应当遵循层次性、历史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原则,通过构建分阶段、分层次的内容体系,探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构建立体化和全方位的教学平台,培养高素质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等策略,以实现这一目标。

    2025年11期 No.635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探讨

    苏敏;李明桧;

    高等院校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已成为亟待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该文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依托,从两方面展开实践探索:其一,深度挖掘课程中生态道德与生态法律的相关内容,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机融入并进行系统优化整合;其二,在教学与实践环节推行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模式,推动课程教学方式实现创新性变革。通过以上举措,切实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实践,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与法律素养,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5年11期 No.635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四维融合”劳动教育模式探索

    刘海亮;陈杰;左巍;贾翠玲;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该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作为行动指南,使大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培育积极劳动态度、养成良好劳动品德、掌握必备劳动知识技能。该文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依托工程训练开展劳动教育为例,探讨将劳动、思政、美育和实践能力提升相结合的“四维融合”劳动教育模式,“四维融合”劳动教育模式强调劳动教育的多维性与实用性,以期通过劳动教育达到“以劳立德、育美提技”的目的。

    2025年11期 No.635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培育土木类复合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邱祥;

    新时代土木工程行业面临着信息化、智能化、装配化、大型化与复杂化的挑战,而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土木类人才已难以满足当前需求。在国家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土木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正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新方向。基于此,该文分析了我国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研究现状,以合作机制、培养模式、知识体系、评价方法为切入口,提出相对应的创新改进措施,为土木类复合型人才的探索与培育提供参考与依据。

    2025年11期 No.635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新农科背景下大型仪器平台助力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陈振概;于超;

    随着农林院校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大型仪器平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文以浙江农林大学园艺科学学院大型仪器平台为例,结合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林院校大型仪器平台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系统阐述了大型仪器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五个有效方案,并提出了大型仪器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新体系,为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院校大型仪器平台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究提供参考。

    2025年11期 No.635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工科理念下轮机自动化类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赵正伟;安连彤;贾小平;贾宝柱;许媛媛;

    该文着眼于传统轮机自动化类课程体系的不足,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从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课程教育方法、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对轮机自动化类课程体系结构进行论述,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现代轮机工程专业自动化类课程体系改革模式。

    2025年11期 No.635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教改教法

  • 微分中值定理中思政元素的探索

    司元超;刘葵;

    微分中值定理是微积分微分学的核心理论,也是推导洛必达法则等重要定理的基础分析工具。其内容抽象、理论性强,重逻辑推演而少实际应用。检索文献发现,当前关于这一部分内容的课程思政的文献相对较少。该文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微分中值定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使得高等数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相向而行。具体包括:借助数学家的故事和精神,健全学生人格;通过探索定理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重塑学生世界观与人生观;根据定理的分析与应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逆向思维与探索精神;赏析定理中蕴含的数学美,提升学生数学文化素养。

    2025年11期 No.635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思政融合在酶工程教学中的实践

    褚翠伟;许思琼;杨蟠;唐跃辉;

    为顺应新工科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课程团队从教学内容、思政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酶工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首先,优化教学大纲,重构知识体系,使课程内容专题模块化、工程化;其次,通过工程实习与虚拟仿真实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实验实践与理论教学环环相扣,增加酶制剂应用调研与汇报环节;再次,优化考核评价环节,精确量化过程性考核,多角度考查学生学习成效;最后,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实现思教融合。通过实践,课程团队建立了工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酶工程教学新模式,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并深化思政育人理念,为新工科课程改革积累经验。

    2025年11期 No.635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文献案例教学法在“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王睿鑫;唐宇;朱利安;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课程是材料专业研究生的核心理论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实践难度大的特点,概念抽象、公式复杂、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影响授课效果。文献案例来自发表在科技文献上的科研成果,具有具象性、创新性、理论与实践结合等特征,能够具体形象展示理论知识、关联基础理论与前沿科研,培养学生基于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该文介绍了文献案例教学法在“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内容设计、组织与实施以及考核评价,并以“晶界”这一节的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过程和方法。文献案例教学的应用不仅能解决“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能为其他材料专业理论课的科教融合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2025年11期 No.635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贯穿式案例法在逆向工程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和思考

    苏旭彬;

    为了探索贯穿式案例法在逆向工程技术课程中的教学效果,该文将贯穿式案例法与逆向工程技术的课程特点相融合,使教学知识点通过案例贯穿起来并具体化。考查结果和学生访谈内容表明,跟传统的独立章节教学方法相比,贯穿式案例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点,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该教学探索研究可供其他类似课程教学参考。

    2025年11期 No.635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GIS+场景”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乡村规划类课程为例

    贺文慧;汤鹏;梁海英;高岩;

    在乡村规划类课程中,传统的实地考察和规划比赛资源有限,而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乡村规划类专业课程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GIS技术在乡村规划教学中的应用尚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研究,且缺乏相关案例和数据集,因此有必要开发更具实践性和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和模式。该文探讨了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利用GIS与具体应用场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设计思路和实践路径,并介绍了设计的部分案例及教学效果,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乡村规划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适应信息化需求的乡村规划人才。

    2025年11期 No.635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区域规划课程教学应对

    聂晶鑫;

    区域规划是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宏观空间实践能力的基础性支撑与关键环节。在我国规划体系改革的背景下,该文结合区域发展新趋势、规划市场新需求与课程改革新要求,总结了传统区域规划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在专业教学体系调整后面临的教学挑战,从教学目标优化升维、教学内容重构完善、教学方式融合提升等方面提出区域规划课程具体的改革对策,为系列改革背景下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2025年11期 No.635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樊雪静;顾颖;张琦;丁阳月;孙丽平;

    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该文以OBE理念为指导,通过创新课程思政、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丰富教学活动,创新性改革教学模式,采用多模块考核方式优化评价机制,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与使命感,强化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程度,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改革符合“两性一度”课程质量建设,为“食品分析”课程建设及食品分析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思路。

    2025年11期 No.635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能力导向、AIoT驱动、课赛融通”的电子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刘亚荣;谢晓兰;董路熙;伍艳琼;

    针对桂林理工大学电子技术类课程存在的课程培养目标不鲜明、课程内容与专业脱节、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该文依据学校办学定位,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及应用导向,制定“行业需求、AIoT驱动、课赛融通”的模块化课程知识体系及“项目牵引+应用导向+课赛结合”的教学模式。基于课程培养目标,完善多元化全过程考核评价体系。实践证明,该文提出的电子技术类课程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课程—专业—学科”的一体化建设。

    2025年11期 No.635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以学生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研究

    李慧芬;蔡沂;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该文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现状,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进行探讨。实践表明,该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网络知识。同时,它强化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更好地适应了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需要。

    2025年11期 No.635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探索

    陈坤;

    在高等教育领域,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已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路径。该文以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课程为例,结合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探讨如何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的有机统一。通过分析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背景下的思政教育需求,提出了一系列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为培养新时代所需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11期 No.635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雨课堂+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机能实验学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改革

    叶泉英;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医学教育的需求。该文旨在探讨基于“雨课堂+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机能实验学多元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通过对实验课程的教学设计、实施过程及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分析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影响。

    2025年11期 No.635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医学统计学课程创新设计探索

    杨嘉莹;杨东清;李国春;

    该文探讨了将游戏化教学应用于医学相关专业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创新设计,研究开发了一款名为《医统大师》的教学游戏,旨在通过游戏化元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游戏设计结合了目标设定、行为主义强化、情境认知等理论,探讨“明确目标、适当挑战、即时反馈与奖励、互动和协作、个性化表达与竞争、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机制”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批判性思维及实际问题解决等方面的作用,为选修课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11期 No.635 12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医学院校抗体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邓小亮;冯毅;林玉茵;彭燕;王一倩;

    医学生加强抗体工程实验课程学习有助于其更好地开展临床、科研等工作。该文就当前医学院校抗体工程实验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部分设想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改进该课程教学效果提供探索性研究。

    2025年11期 No.635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科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何波;谭海中;曾光辉;

    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给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以及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该文通过分析科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科产教融合视域下电子商务人才知识技能及能力结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和举措,从而有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025年11期 No.635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劳动力供需匹配视角下跨境电商教学改革研究

    李玖灵;

    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已成为跨国贸易的一种新业态。随着跨境电商行业从高速发展阶段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从多而广转变为少而精,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下劳动力市场上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供需并不匹配,体现为“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要想改善当前的就业形势,就要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入手,该文积极探讨跨境电商教学模式改革,以更好地适应未来跨境电商行业发展需求。

    2025年11期 No.635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融入思政元素的品牌形象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熊鹰;

    该文探讨了融入思政元素的品牌形象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思政教育为核心、设计实践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体系,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首先明确了课程定位与目标,随后详细阐述了思政元素与品牌形象设计课程的融合策略及实施路径。同时,为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出实践教学保障与评估机制。该研究为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培育出一批具备较强社会责任与创造力的设计人才。

    2025年11期 No.635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红蓝对抗的刑事科学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以浙江警察学院为例

    赵森;

    随着以审判为中心的法治思想逐渐在刑事案件中落实,刑事科学技术作为公安刑事案件侦破中的重要环节,在诉讼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刑事科学技术课程的教学应立足公安实践,纠正过时的教学观念,并借鉴红蓝对抗等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该文结合浙江警察学院的培养目标,分析了红蓝对抗在刑事科学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刑事科学技术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使其能够直接应用所学知识服务于公安实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2025年11期 No.635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职业教育

  • 新时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研究与对策分析

    张兴伟;

    该文对广东省1588名高职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的学生有明显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且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家庭经济、父母婚姻状况、亲子关系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的调查对象存在明显差异。高职院校应采取加大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资源投入、加强积极心理取向的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扩大心理健康服务的科普宣传、针对学生的关键需求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提升重点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依据学生亚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心理健康服务、持续关注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动态变化并及时优化心理健康服务等措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供给量与质量,促进高职心理育人水平。

    2025年11期 No.635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原生家庭对高职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析

    王詹芳;

    原生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社会系统,也是个体自我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关键场域,在高职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必须洞悉高职学生特有的心理特质,明晰原生家庭对高职学生心理带来的负面挑战及成因,进而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个体四个层面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2025年11期 No.635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职院校开展老年教育的价值与策略探索

    吴正提;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院校凭借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在开展老年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该文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老年教育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并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打造、教学模式创新和资源整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旨在为高职院校积极参与老年教育、提升老年教育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11期 No.635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基础教育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彭艳云;

    该文从厘清主题意义和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入手,分析当前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缺乏主题意义的引导、教学内容碎片化和教学活动缺乏整体性的问题,结合单元整体教学实例,阐述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2025年11期 No.635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红色文化资源在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融合义理与路径探索

    刘梓雯;

    红色文化资源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材料,但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具有普适性和创新性的举措仍有所缺失。为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赋能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必须进一步打破龃龉,明晰红色文化资源与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在传承延续、培育需要与践行宗旨三部分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应当从树立小学阶段“儿童化”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念、构建“大思政”格局下的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新型教学体系和营造“家校社一体化”的多方位红色文化学习氛围三维度,促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

    2025年11期 No.635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绘本阅读与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培养研究

    裴丽菲;边保旗;杨俊;

    社会性情感是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高级情感,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绘本阅读是否能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文章选取成都市4所幼儿园112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将开展绘本阅读的幼儿园划分为实验园,将不开展或不经常开展绘本阅读的幼儿园划分为对照园。采用事件取样法对实验园和对照园幼儿在园的社会性情感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为4天。结果表明,实验园和对照园幼儿在合作、助人、分享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025年11期 No.635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文化博览

  • 高校校园标语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策略探讨

    潘彩媚;林勇灵;

    高校校园标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类型众多,同时蕴含着宣传教育、提醒激励、示范榜样、陶冶性情的育人功能,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文章从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探讨校园标语育人功能的实现策略,进而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

    2025年11期 No.635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融媒时代文学期刊出版的挑战与创新发展策略

    张予佳;洪振秋;

    该文深入剖析了融媒时代背景下文学期刊出版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如读者流失、发行量下滑、内容适应性问题等。针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三大创新发展策略:一是推进数字化出版,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强内容传播力;二是促进资源共享与平台建设,打造行业“高地”,提升期刊影响力;三是探索国际化与市场化路径,拓宽文学期刊的发展空间。实施这些策略,旨在推动文学期刊在融媒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5年11期 No.635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25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公布

    <正>近日,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科协、安徽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国防科工办联合发布决定,授予王明霞等10名同志2025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并鼓励他们牢记使命、珍惜荣誉、再建新功。同时,号召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部署;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坚持“四个面向”,潜心基础研究,创新争先、自立自强,为建设科技强国、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2025年11期 No.635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花窗(续前)

    洪振秋;

    <正>“是啊,干什么事不能一根筋。一根筋的人就是中了举,当了老爷,官府也不会称你是良相。”众人忙着恭维。洪阅甫听到这些话,一张瘦脸都笑成了花,心里想,那个老举人孙白廉中举后,多少年过去了,还是天天穿着一件油光可鉴的长衫在南街上四处晃荡。从这以后,洪阅甫彻底断了参加科举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研究历代医书,掌握了不少秘方、验方,又做到临床随机应变,不泥古方,效如桴鼓,名声渐噪。洪阅甫只有一个儿子,叫洪文翰,也就是洪朝奉的父亲。洪阅甫取名是有深意的,希望儿子长大后考取功名,做一个翰林大学士,光宗耀祖。洪文翰文章很好,通儒但精于医,并不热衷功名,常说:“为臣必忠,为子必孝,我要把父亲的精髓学到手。”

    2025年11期 No.635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正>经汪直这么一说,韩雍脑子滴溜溜地转得快了。是啊,我怎么没想到,杨千里如果没有死,那定是被穆王府的人带走了。穆王爷要置我于死地,杨千里就是有力的证据。杨千里虽然是我的嫡系,但他哪里经得住穆王爷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之下,他会将于我不利的证据全然说出,这可如何是好?汪直说道:如果杨千里落在穆王爷手上,那可就是扳倒你韩都御史的杀手锏,韩都御史可要小心啊。韩雍听了这话,心都凉了半截,额上的汗珠争先恐后地滚落。汪直更进一步地说道:你不想在皇上查实之前先下手为强吗?韩雍连忙说道:当然想!汪直脸上的笑容舒展开来,眉毛一根根地翘起来,他说道:如果韩都御史不想等皇上派人查实你在大瑶山的所作所为,不如听我一计。

    2025年11期 No.635 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原的密码(续前)

    许辉;

    <正>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会让我出乎意料了。摩托车开始加速行驶。车子一颠,在驾车的男人和后座的女人之间,露出一个小孩毛茸茸的头来。原来这里还有一个,怪不得那一串气球从两个大人之间升起呢。摩托车加速狂飙,家里肯定有一堆活等着他们。一个老太婆慢慢从堤路后面的街道上冒上来,慢慢地,全身都出现在河堤的道路上了。她个子不高,瘦精精的,看上去年龄不小了,走路却有精神。她胳膊弯里挎着一个小篮子,里面可能有一点东西,不过看上去不沉。她上了堤路后就往她的右手拐,顺着河堤上的路,往行人稀少和大桥相反的方向走去。当她越走越远时,从街道里冒上来一辆电动三轮车,一个少妇在驾车,车上坐着一个大龄妇女,还有两个正全神贯注吃东西的小孩。电动三轮车也拐往行人稀少的方向,并且很快追上了徒步行走的老年人,我远远地看到,电动三轮车停了下来,驾车的少妇下来把老太婆扶上车,电动三轮又开走了。

    2025年11期 No.635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程斌先生篆刻艺术欣赏

    沈程斌;

    <正>~~

    2025年11期 No.635 19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古人笔下的父亲

    孙丽丽;

    <正>父爱,亘古绵长,无私无求。父爱一直温暖地陪伴在我们身边,不离不弃。父爱如海,无论对与错,父亲永远宽厚地包容着我们。“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诗经·魏风·陟岵》)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征战在外的游子,登上山岗眺望家乡,思念家中老父亲的画面。读这首诗,我似乎望见一位清瘦的老人,站在村头在殷殷期盼儿子归来。远在异乡的子女,是父亲水远的惦念。“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的女儿名叫平阳,在桃树下折花,折下桃花却见不到父亲的身影,哭得泪如泉涌;我的儿子名叫伯禽,已经与姐姐一样高了。李白把父亲对儿女的思念描摹得详细生动,深情感人。“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这首诗将父亲思念子女的心情,用朴素的语言娓娓道来,体现了父爱是世间最深沉的情感。

    2025年11期 No.635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科教文汇》(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5N1672-789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4-1274/G,国内邮发代号26-205)是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省级教育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科教文汇》秉承“科教兴国、文汇天下、教研结合、共同发展”的宗旨,注重教研教改成果的宣传、案例的分析、经验的介绍及学术的交流。本刊为半月刊,系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学术期刊、安徽省优秀期刊。本刊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欢迎来稿,欢迎订阅。主要征稿栏目:教育观察、教育理论与管理、思政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教改教法、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

    2025年11期 No.635 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