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教育观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多维度校企合作实现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占艺;彭一鸣;周钰;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出要求。新工科建设强调要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围绕这个目标,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从多个维度强化校企合作培养,将产业变革中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精准融入高校新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四个面向”,探索和实践以解决复杂问题为牵引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新模式。

    2025年01期 No.62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党建+第二课堂”视域下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

    汪绪吉;

    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如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结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切实发挥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龙头作用,是工科高校义不容辞的重大使命。为此,该文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研究“党建+第二课堂”视域下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其他工科高校更有成效地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5年01期 No.625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高四新”战略下基于创新中药现代产业学院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袁志鹰;许光明;王炜;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该文拟以“三高四新”伟大战略为方向,以创新中药现代产业学院为依托,从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组建研究生创新导学团队、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研究生培养考核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中医药院校药学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并予以实施,以期培养具有过硬综合素质、较强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复合型拔尖中药研究人才。

    2025年01期 No.625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新质生产力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耦合发展

    李洋;

    <正>在“双循环”和“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与发展对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对于传统生产力已经固化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新质”之新理念、新技术、新路径和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生产力三要素赋予了更丰富的时代意蕴,体现为劳动者素质化、劳动资料智能化以及劳动对象多样化。这也决定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形成需要依靠教育的人才支撑,尤其是现代职业教育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2025年01期 No.625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理论与管理

  • 实施“四项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师德建设

    燕玉霞;李雯琪;

    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师德建设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正确引领和有效指导,如何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合,既把党建抓实,又把师德建设抓牢,是摆在每一名高校党务工作者面前的共同问题。该研究提出要以四项工程(政治引领工程、制度建设工程、党建品牌工程和榜样示范工程)的实施为抓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师德建设,最终形成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齐抓共管、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2025年01期 No.625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培养路径研究

    王飞;

    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对其未来至关重要。针对当前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学校应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培养措施,同时青年教师也须确立清晰的职业规划。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其职业发展,进而提升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025年01期 No.625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培养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的路径和策略

    安玉年;

    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学校要高度重视,锚定青年教师培养目标;科学统筹,明确青年教师培养内容;精准引领,畅通青年教师培养路径;注重实践,优化青年教师培养策略;任务驱动,实施青年教师培养“五个一”工程。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学习型青年教师队伍,助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2025年01期 No.625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异地校区科研建设的思考

    林小鹃;刘玉美;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建立异地校区,促进资源共享和区域教育均衡。然而,高校在异地校区科研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该研究对现有异地校区在科研建设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这些具体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异地校区科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校区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2025年01期 No.625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云模型的研究生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与构建

    程迎松;许军;陈清华;

    针对“对研究生综合评测很难给出优劣评价,对申请国家奖学金提交的材料很难做出公正评价”这一情况,采用云模型算法,对材料中思想品德、论文发表、专利、学科竞赛、项目与奖励进行赋值权重,因为云模型构建需要每部分分值相同,所以依据权重信息分为20个部分。由这20个部分重新建立云模型,最终评定出15位候选人综合测评成绩排名。结果表明,在进行云模型综合评测时,根据云滴图谱分值分布,分值分布越大的评测结果越优。云滴图谱分值分布相同时,云滴图谱越集中隶属度越优,评测成绩分布越集中,其综合评测结果越优。云模型依据候选人云滴图谱得分值分布和隶属度函数的优劣,对于难以判别的数据,云模型可以得出最终的比较结果,有着公正的判断。

    2025年01期 No.625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辅导员视域构建新时代和谐研究生导学关系

    李思瑶;吕经纬;宋树洋;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高层次教育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生力军,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为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重要智力引擎。努力提升导师队伍育人水平,持续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如何在新时代、新要求、新视角下,通过强化辅导员队伍的主体作用和协同作用,构建和谐的研究生导学关系,实现导师和研究生在思想价值上同心同德、在科学研究中同频共振、在个人发展中同向同行,该文对此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体系化的建设思路与方案。

    2025年01期 No.625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综合学习赋能核心素养形成机制研究

    张晋蓉;

    综合学习既是概念也是学习方式,是学科内整合学习、学科实践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四者之间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的联结与统整。对综合学习四个要素之间内部在联结、统整催化下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解剖发现:联结促使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经验、知识与自我三种割裂内部形态修复,是量变过程;统整促使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经验、知识与自我内部发生化学变化,引发了人的认知结构和心理机能的升华,是质变过程。还原出综合学习赋能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提出综合学习是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是建立在联结与统整整体思想上的学习观念变革的教育实践活动。

    2025年01期 No.625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思政教育

  • 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三个发力点

    林勇灵;陆礼娟;

    习近平总书记对讲好思政课提出了讲深、讲透、讲活的明确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重研学,夯实理论功底,着力把思政课“讲深”;重实践,把握社会现实,着力把思政课“讲透”;重技能,创新教学方法,着力把思政课“讲活”。把重研学、重实践、重技能有机统一起来,着力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2025年01期 No.625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因势而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

    马梦琦;任静华;

    “因势而新”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要深刻理解“因势而新”,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其思想渊源,并结合时代要求把握其内在本质。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因势而新的原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质量的关键举措。因此,必须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构建新的育人体系,将因势而新原则落地、落实、落细。

    2025年01期 No.625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新质生产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实现路径研究

    李世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目前制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如“专业化察研能力薄弱,分类施策发展错位”“群体化认知水平不足,供需两侧驱动失衡”“综合化‘四位一体’失调,创新资源整合阻滞”等。新质生产力的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以创新驱动心理健康科学体系变革为切入点,以提质增强供给侧平衡效能为主动力,以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为突破点,推动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格局。

    2025年01期 No.625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雷音;潘治辉;

    相对于其他教育阶段,研究生心理健康建设起步较晚,研究生心理问题往往被忽视。然而,随着研究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各种心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以积极心态对待心理现象并提倡新的解读方式。该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构建新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这一新体系旨在帮助研究生建立健康的人格,增强适应能力,并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2025年01期 No.625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艺术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困境及提升路径

    陈子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环境加速变化,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加受到重视,如何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艺术类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做好艺术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因人而异、因时制宜,不断改进工作模式,积极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与良好的品德素养。

    2025年01期 No.62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生态环境类学科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王彬浩;张杭君;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能利用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模型,生成文本、图像、音频甚至视频等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被大众熟知,它的出现正在颠覆各层级的教育生态。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新技术,对教育目标设定、教学内容优化、评价模式创新等产生一系列影响,使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面临新的考验。该文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入手,主要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我国高校生态环境类学科教育目标、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的影响,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师思维重塑和角色重构策略,以期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机融入高校教与学,促进我国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1期 No.625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王亚君;孟丽囡;曹洪奎;

    联合培养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该文旨在探讨联合培养的意义、挑战和影响。主要从联合培养的模式,包括资源共享和互补、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增强研究影响力等方面阐述。总结了联合培养的重要性,并呼吁学校和机构加强合作,克服困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研究平台。

    2025年01期 No.625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临床医学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实践体系探索

    亓英国;李昌玉;李刚;孟宪超;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主要指社会适应性,即高等院校通过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途径,使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通过调整自身以及顺应、利用和改造环境,增强自我与社会互动的能力,成为能够适应社会、与社会和他人和谐相处的人。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跟岗与实习学生为研究样本,开展高等院校社会适应性教育实践,分析出相应的实践经验,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社会适应性教育课程体系,为增强新时代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提供实践支撑。研究能为高职院校乃至普通本科院校开展社会适应性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可以为当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启示,还可以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文本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No.625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数字经济人才的培养策略

    张敏;李金慧;刘建忠;刘凤根;

    新时代背景下,解决数字经济人才供求错配、教学笼统等问题已成为数字经济产业对各大院校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基于此,以探究新时代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策略为主题,分析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析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策略:扩展专业设置,提升招生比例;推进因材施教,注重多层次培养;促进学科交叉,优化课程框架设置;加强专业实践,明确未来就业方向;提升师资力量,深化多元育人机制;加强国际交流,实现教育整合共享;完善课程考核,建立奖励激励机制,以培养出高层次创新型数字经济人才和技能应用型数字经济人才。

    2025年01期 No.625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文科背景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产学研医”创新育人机制路径探究

    袁媛;郭宇莎;渠淑洁;涂斯婧;王碧艳;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传统教育模式面临转型需求。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需要回应社会对复合型健康管理人才的迫切呼声。为此,“产学研医”育人机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构建“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培养目标、设计“互联网+”环境下跨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创新“产学研医”合作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中医药健康管理为核心的产学研医平台、推进“双创”导向下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践、融合虚拟仿真技术六项人才培养创新路径,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构建一种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育人模式,旨在通过多学科融合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强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2025年01期 No.625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改教法

  • “科研信息获取与分析”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信息素养构建与实践

    程志毓;罗群;陈灵晶;常学义;

    “科研信息获取与分析”是研究生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系统获取和利用科学信息的能力,以支持其从事前沿科研工作。从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革新、实践教学强化、评估体系优化、持续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通过增加实际案例分析和强化操作练习,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科研信息获取和分析的基本技能,提高其对科学研究领域的了解和应用能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和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No.625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OPPPS与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

    董婧;王炜;刘渊;杜娟;刘云;

    在教育部打造新形态“金课”的要求下,传统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教学目标、实现过程性考核等方面暴露出较多问题。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嵌入BOPPPS教学模式,形成一种具有六大环节八项程序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并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的“工程项目流水施工”为例,阐述BOPPPS与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实践表明,该混合式教学模式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是一种互动性强、参与度高、适用面广的新形态教学模式。

    2025年01期 No.625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机器学习理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张明阳;

    土木工程行业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面临转型升级的紧迫需求,智能建造在其中起到核心的驱动作用。在此背景下,将计算机科学课程融入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势在必行。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机器学习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育具备坚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深厚跨学科专业素养的硕士研究生,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这是值得每一位土木工程领域教师深思的议题。教师应探讨机器学习课程内容与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背景之间的融合,从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的视角,探索面向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机器学习理论”课程内容安排。

    2025年01期 No.625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材料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设计及融入教学实践研究

    王婷;郭红军;刘梦溪;杨柳;年立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建设不可或缺。近年来,国家接连颁布多项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文聚焦建筑材料课程,剖析其特点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深入阐释如何依据课程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并列举与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及目标。结合思政内容对该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整体教学设计,并举例说明了如何开展相关教学实践以及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以期为其他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路。

    2025年01期 No.625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型本科院校设施园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以西昌学院园艺专业为例

    董畅;覃杨;余自力;曾志琼;

    该文分析了设施园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指出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包括优化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引入园艺作物设施园区建设教学法、实施多样化教学方式、改善考核占比等。该改革在西昌学院两年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激发了园艺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园艺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帮助与参考。

    2025年01期 No.625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形成性评价反馈互动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生理学课程为例

    刘晓红;董宇华;王宏健;张敏;潘际刚;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获得反馈以便改进“教和学”而进行的评价。针对目前医学院校中形成性评价的过程形式化、缺乏反馈互动等问题,该教学团队在生理学教学中对评价技术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从明晰学习目标、引出学习证据、以反馈促进学习、有效合作学习及自我反思改进五个方面出发,整理并总结出几种实用的反馈互动技术,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2025年01期 No.625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的光电嵌入式系列实验设计和教学改革

    严学文;张稳稳;董军;刘继红;刘琳;

    为响应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针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嵌入式系列课程教学案例技术方案陈旧、案例综合性与系统性不足等问题,该文对光电嵌入式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实验综合设计。近几年的实践显示,光电嵌入式系列实验设计与教学改革成效斐然。学生综合设计水平大幅提升,在解决复杂光电工程问题方面的能力也显著增强,有力推动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蓬勃发展。此外,这一成果对其他工科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2025年01期 No.625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与探索——以“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课程设计”为例

    吴世娥;贺鹏飞;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社会对5G实践与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与此同时,虚拟仿真实验2.0的建设也在持续推进。如何开展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虚拟仿真教学,满足新基建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该文以“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课程设计”为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组织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虚拟仿真教学设计方案与实践过程,该课程实现了虚拟仿真与理论知识、实践拓展的融合,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2025年01期 No.625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信息化时代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胡奇军;

    研究生教育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学习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深度学习模式实现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深入思考,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

    2025年01期 No.625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

  • “就业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邓寒怡;

    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分支。立足思政引领,将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工作有机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就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由此衍生出“就业思政”这一概念。然而通过调查问卷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就业思政”协同育人存在家庭教育缺乏主动性、协同资源利用不充分、产教融合不深入、对“就业思政”的认知不清晰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就业思政协同育人成效,该文拟从主体协同和内容协同两个维度出发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提供“就业思政”工作新思路。

    2025年01期 No.625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X证书制度试点运行及推进机制研究——以厦门某高职学院为例

    张羽;

    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学历教育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为了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国推出了1+X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文以厦门某高职院校为例,探讨1+X证书制度治理现状及治理实践路径,为1+X证书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2025年01期 No.625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现状与路径研究

    阮树堂;

    打造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在国家第一轮“双高计划”建设收官之际,正确地认识、梳理和研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对国家下一轮“双高计划”建设和职业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近五年的建设,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然存在建设方案和顶层设计不完善、师资命运共同体缺失、团队的结构化与耦合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该文提出从教师职业能力、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改革能力、团队协作模式四个方面切入,着力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推动教师成长,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1期 No.625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场景理论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与实践——以“普通话”课程思政教学为例

    陈芳庭;

    信息化时代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注入创新力,也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针对性、亲和力、协同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以高职院校典型课程“普通话”为研究样本,引入重要传播学理论“场景理论”,通过营造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教育教学场景,以人与其周围环境关系的整体化思维推动德育传播效果,讨论场景理论下的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开发与建设路径。

    2025年01期 No.625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探析

    许璐;

    “岗课赛证”融合的综合育人模式为高职院校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指引和思路。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应在分析“岗、课、赛、证”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以岗定课”“以课促改”“以赛促学”“以证促教”的行动路径来推进,还应从落实双元育人主体、培育“双师”教学团队、打造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提升其有效性,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2025年01期 No.625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卡斯特组织变革论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探究

    黄昕蕾;

    该文基于卡斯特组织变革理论,探讨数字经济时代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范式创新与变革路径。从网络社会、信息化与组织重构三个层面分析了高职会计教育变革面临的多重挑战,包括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更新滞后、教学模式与数字化学习需求矛盾等。推动高职会计教育变革,需要重构培养目标、革新课程体系、变革教学模式和重塑评价机制,进而促进会计教育从传统模式向网络化、数字化、创新型模式转变。在实施路径上,应着力于组织调整、文化培育、技术赋能和师资建设。该研究对推动高职会计教育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适应性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25年01期 No.625 150-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

  • 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研究

    杨佳丽;

    该文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首先明确了评价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师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研究详细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包括评价知识、评价技能、评价态度等多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这些策略既包括职前师范教育中的课程改革,也涵盖了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以及教师个人的自我提升路径。研究结论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评价素养,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2025年01期 No.625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二个结合”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杜爱国;袁昉;

    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育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实践文化建设“第二个结合”要求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认同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精选的课内外古诗词,按照群文阅读要求,以核心素养培育、合作探究学习、情景教学营造、批判性思考解读为策略,引导学生感悟语文的精髓与魅力。在实际案例中,可以进一步体会本教学方式的具体应用措施。

    2025年01期 No.625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咏史怀古类古诗词教学价值分析及对策研究

    刘徽;刘媛媛;

    咏史怀古类古诗词对学生的知识、审美、情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咏史怀古类古诗词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从创设情境、优化诵读、群文阅读等角度,探索咏史怀古类古诗词的教学对策。

    2025年01期 No.625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单元教学设计——以“葡萄酒中含硫物质的转化”为例

    孙婷婷;

    在大概念统摄下,基于真实情境发现并解决问题是认识元素化合物性质及转化的重要方法,也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抽取大概念,基于情境设计驱动问题,完成对“硫的转化”这一主题单元的规划。将教学内容结构化,开展以学生探究为主的小组实验,运用“价—类”二维图模型认识“葡萄酒中含硫物质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参与讨论“食品安全”“酸雨”等社会性议题过程中,认识到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绿色化学观。

    2025年01期 No.625 168-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融入劳动教育的初中地理实践课程设计研究——以农耕活动为例

    戚杨梅;王碧;

    劳动教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和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更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依托。在当前的中学教育中,存在系统的劳动教育缺失、学生劳动素养亟待提高等问题。将劳动教育融入地理实践课程,通过开展“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一系列劳动实践,有利于学生获得劳动知识、提高劳动能力、养成正确劳动观念、形成良好劳动品质,进而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区域认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2025年01期 No.625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智慧教育环境下五年级篮球大单元精准化教学研究

    尚诗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智慧教育在提升教学质量、推动个性化学习与优化教学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五年级篮球教学为例,在智慧教育环境下,通过分析技术动作的构成,建立相对完善的大单元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数据分析辅助教学、在线互动学习环境以及个性化辅导等多种手段,着重把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转化为实际行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并塑造其体育品德。教学实施流程包括课前以学定教、课中精准施教以及课后有效追踪三个关键阶段,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优化教学策略,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2025年01期 No.625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馆校合作背景下开展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

    陈曦雨;

    科学探究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幼儿园实施科学探究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促使幼儿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和发现,在主动探索中构建科学经验,提升科学素养[1]。经研究发现,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存在较多问题,例如教师自身科学专业素养有待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等。因此,在本研究中,笔者依托我园与上海自然博物馆构建的馆校合作关系,尝试探索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创新路径,打破上海自然博物馆与幼儿园实践零合作的现状,并形成系统化、长效性、可实践的馆校合作体系,为教师利用博物馆资源实施科学探究活动、提升教师的科学专业素养、构建园本自然课程特色提供参考依据和相应的策略支持,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5年01期 No.625 184-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仁者多寿

    杜诚;

    <正>~~

    2025年01期 No.62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花窗

    洪振秋;

    《花窗》以清代民国时期的徽州为背景,述说了以盐商、木商、典当商、茶商为业的洪、程、孙三大家族祖孙三代的兴与衰,生动展现了博大精深的徽文化,深刻诠释了矢志进取的“徽骆驼”精神。《花窗》展示了虚无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与科学民主思想的冲突、乡土观念和战争毁灭的对抗等。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了《花窗》鲜明的艺术特色。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载《花窗》一书,与读者共同领会近两百年的徽州史诗。

    2025年01期 No.625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正>表妹倩影阳春三月,北方梨花桃花飘香。郡主哪里耐得住王府深宅大院的无聊和寂寞,不断地在父王面前撒娇,穆王爷经不住宝贝女儿的软攻细磨,终于同意郡主去郊外踏青。郡主兴高采烈。这天一大早,郡主身穿绒毛小夹袄,在秦少石、姜成武和觉悟和尚的护卫下,容光焕发、精神抖擞地走出穆王府。郡主不愿带自己的贴身护卫徐健、花百度,她觉得这两人在自己身边就像两尊兵马俑,毫无情趣。

    2025年01期 No.625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原的密码(续前)

    许辉;

    <正>有时候我一整天都在小麦原野里感受和体验天地之间的动、静、刚、柔。大批麻雀,或许有五百只,甚至有上千只,一呼隆落到存放小麦的麦场上吃香喷喷的麦粒,这时候从远处看它们是静的;突然有人吆喝了一声,它们像无数片树叶飞起来,又黑压压地飘走,这时候它们就是动的。一面高坡上正在成熟的小麦都一动不动,忽然一阵大风从我身边掠过,吹向高坡上的麦田,于是一整个高坡都涌动起来,你看见的不是小麦在相互推拥,你看见的是一整面高坡在移动。

    2025年01期 No.625 19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元旦围炉

    杨维丽;

    <正>记得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每逢元旦,当天一早祖父祖母便带领着全家人大搞卫生,晚饭后,祖父把炉子搬出来,取来柴火,将炉火生得旺旺的,映得我们每个人红光满面,喜气洋洋。一家人围着炉子,边吃着瓜果,边进行一年一度的“家庭总结会”。针对过去的一年,家里的每位成员都会围绕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进行总结、分享经验,并说一说自己对新一年的期待。

    2025年01期 No.625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科教文汇》(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9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4-1274/G,国内邮发代号26-205)是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省级教育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科教文汇》秉承“科教兴国、文汇天下、教研结合、共同发展”的宗旨,注重教研教改成果的宣传、案例的分析、经验的介绍及学术的交流。本刊为半月刊,系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学术期刊、安徽省优秀期刊。本刊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2025年01期 No.625 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