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学军;
<正>在大多数人印象里,图书馆是高冷的,它安静,孤傲,可它独特的书卷气和知性,偏偏吸引着我。每逢穿梭在书架之间,手指轻抚书脊,那带着书香的纸笺温度,默默在心里诵读的暖意,一并暗浮而来的生活气息,都令我在不经意间嘴角轻扬。我年少时求知欲旺盛,满世界寻找书看,将家里的书翻遍后,我把目光投向了图书馆。小城不大,图书馆也小,书虽不多,一时竟也像误入花丛,看得我无法自拔。和图书馆深入打交道是上大学后的事了,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拿到校图书馆借阅证时的兴奋之情,当时挑了几本渴望已久的书,带回宿舍不分昼夜地看。在有书可借的日子里,我的精神生活丰富得无以复加。在越来越多的阅读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不再漫无边际地读。毕业后,市图书馆又成了我的新去处,我还在市图书馆举办的各项活动中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书友。
2025年12期 No.636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伯先;雷馥鲜;陈博文;
产教融合背景下卓越工程师培养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建设制造强国和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目前仍然存在产教融合深度不足、协同机制有待完善、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教学质量有待提升、培养目标与需求脱节、评价体系有待健全等问题。采取加强顶层设计、深化产教融合机制、优化教育体系、丰富教学资源、完善评价体系、健全保障机制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
2025年12期 No.636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戴轩;蔡靖;马琳;黄信;
以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给传统交通基础设施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针对传统学科教学方式与发展性教学理念割裂、新技术内容离散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以信息技术为串联的交通基础设施类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前沿化科学研究、特色化交通领域内容,重点激发学生工程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夯实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对教学体系与内容的重构,构建了“以新促学、以学引创、以创推赛、以赛育德”的系统性交通类人才培养范式。研究成果可为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一代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2025年12期 No.636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田舒;
课程思政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色与培养要求,使得课程思政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中发挥着特定作用,形成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能力“三位一体”的作用机制。当前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仍面临内容薄弱、过程缺位和能力局限等问题,亟须优化课程思政实践路径,采取多元化措施促进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以实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目标。
2025年12期 No.636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韬;
数智时代工商管理类专业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有了更高要求。“产学研用”融合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使用将会为工商管理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和课程体系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在理念上,校企深度共建共创,构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在机制上,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校企共商共定,探索与实践“校企协同+训赛创”工商管理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全方位合作机制;在实践教学上,构筑“实验室+研学基地+实践平台”递进的“学用合一”实践方式,形成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
2025年12期 No.636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剑冰;庞兴志;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工科职业本科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适应产业变革和社会需求的重要路径。通过构建校企合作机制、推行项目制教学、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建立孵化服务平台等方式,高校能够与产业无缝对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种培养模式既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又能满足产业升级需求,是促进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2025年12期 No.636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莉;
该文以建设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专业系统化、一体化的课程思政体系为逻辑框架,运用文献分析法等方法展开探索,阐述了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意义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问题导向探究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对策,从目标设计、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构建、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等角度提出建议,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育人水平。
2025年12期 No.636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世云;
随着我国婴幼儿照护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托育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然而,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参差不齐,存在课程定位不清晰、课程硬件资源配备不足、课程体系不明显、课程内容滞后等问题。为适应社会需求,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深入调研全国各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等资料,探讨六个问题:一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二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三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四是专业课程内容设计;五是课程学习评价;六是课程教学改进。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构建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和实施路径,从而推动高校托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促进婴幼儿照护行业的发展。
2025年12期 No.636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陶元红;吴淑慧;郭羽含;
在新工科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极为迫切。“数学分析”作为该专业的基石课程,其建设与改革成效直接关乎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该文深入探究新工科背景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对“数学分析”课程的特殊要求,详细分析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全面且系统的建设与改革策略,旨在推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为该专业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该文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全方位展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路径。
2025年12期 No.636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柳杨青;张欢;涂义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将我国建成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能够解决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迫切现实问题,对我国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大跨度空间结构”为例,针对研究生培养研教融合的特点,探讨了“大思政”背景下研究生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具体实践措施,并基于“建设—评价—改进”的有效循环,构建了融合育人媒介、评价手段和育人目标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2025年12期 No.636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王光定;刘莉;田波;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专业课程发展的必经之路。该文以车辆工程专业流体力学为背景,阐述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策略。首先,明确了流体力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其次,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了流体力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国家发展和伦理道德等。最后,给出了详细的流体力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包括教学体系、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和毕业设计等方面,为车辆专业流体力学与课程思政融合提供了依据。
2025年12期 No.636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雪梅;张红艳;马维力;
该文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情感和知识全面发展的新工科人才、构建课程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为问题导向,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多措并举,探索流体力学课程创新路径。通过融合课程思政、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学科交叉融合、广泛开展实践等途径,培养厚基础、广思维、强实践、担使命的工科人才。经过课程组的创新,近5年来,学生在毕业论文、产学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得多项优秀成绩,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情感认知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025年12期 No.636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石磊;李超;刘旸;
该文系统分析了知识图谱技术在航天动力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路径。通过文献分析与案例研究,对比剖析国内外教育领域知识图谱应用的典型案例,揭示了当前航天动力专业教学存在知识碎片化、跨学科耦合性欠佳、动态更新滞后、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结合该学科多学科交叉、知识更新快等特性,提出涵盖“数据整合—知识建模—动态更新”的知识图谱系统构建框架,并从目标场景、构建原则和技术实现路径三方面给出实施建议,为航天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参考。
2025年12期 No.636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袁瑞雪;张娟;丁怡;吕东娜;
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质量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该文以有机化学课程为载体,应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在深刻分析有机化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有机化学课程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从制订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建设教学资源、重建评价机制六个方面进行研究,为基于OBE理念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提供参考。
2025年12期 No.636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丽;
该文旨在探讨BIM技术原理及其应用课程校企合作一体化教学改革,概述了当前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策略。研究发现,校企合作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因此,该模式对于BIM技术原理及其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2025年12期 No.636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路莹;高文财;赵雅辉;于洪斌;
该文针对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指向实践创新能力靶向提升的“四强化”教学改革,即:专业课程增加创新性和实践性内容,紧跟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注重学生的能动性,进行以实践为导向的案例教学和以智能化为重点的远程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生思维深化、知识优化与能力提升;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提供人才保障;搭建实习实训平台,从资源共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形成育人合力。通过提高创新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升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5年12期 No.636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谭相端;张妞妞;马小盼;杨扬;
人工智能对药物研究的深远影响已日益显著,预示着传统药物分子设计中所采用的某些技术手段将面临革新,而新的技术手段也将逐渐崭露头角。这一变革势必要求相关从业者对其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重大调整。该文以桂林医学院的教学改革为契机,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对药物分子设计课程的影响,并强调了其在药物分子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针对药物分子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五维一体”教学模式,旨在更好地适应智能化时代对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2025年12期 No.636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赵晶晶;王路;田云;
该文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332名2020级护理本科生和2021级护理专升本学生为研究对象,于2024年11月对其进行为期1周的护理综合实训课程的在线教学。在课程结束后,使用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对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护理综合实训在线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89%以上的护生评价为满意及以上;本科学生与专升本学生均认为本课程可以有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专升本学生较本科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反馈评价高;护生认为课中可适当增加随堂测试环节,多引入临床典型案例,在教学中使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资源,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2025年12期 No.636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乔琳;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人工智能正逐渐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工具,如何有效提高人工智能在会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该文以高校会计学课程的人工智能应用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了会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人工智能赋能会计学教学的意义,最后提出了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学课程建设的路径。
2025年12期 No.636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徐扬;杨芸;
“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实现形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创新。针对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该文以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导,在劳动经济学专业课程中引入讨论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课前阶段、课中阶段、课后阶段等方面展开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2025年12期 No.636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谢冰娜;张兴;
高校、科研机构等培养单位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新趋势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是培养单位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议题。该文以城市管理课程为例,探讨“理论+案例+实践”三合一移动课堂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解决当前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存在的实践教学比重偏低、案例教学深度不足、实习效果受限等问题。三合一移动课堂具有体验式教学、主导者身份互换和跨学科融合式教学的特征,该文阐述了三合一移动课堂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四个阶段、多维价值以及推动三合一移动课堂落实的若干建议。
2025年12期 No.636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庄新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目标一致、内容相通、价值观契合。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存在一些不足。大学英语教学可通过剖析英语教材、比较文化异同、关注社会热点来挖掘、突出和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元素,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
2025年12期 No.636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程月圆;
为了应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内容单一、互动不足以及评估主观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该文以大学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与优化、教学互动与反馈机制、教学评估与学习效果追踪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发现,自适应学习系统和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智能化与个性化;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智能对话系统和实时反馈机制显著提升了互动效果和学习效率;智能评估工具通过科学客观的方式改进了英语口语、写作等环节的评估,并实现了学习效果的精准追踪。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人工智能的英语教学创新策略,并指出其在实践中面临技术成本和场景适配性等挑战。未来研究应聚焦轻量化工具开发和教师技能培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深度应用。
2025年12期 No.636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李静静;丁洁;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及建设教育强国,关键在于培育大量创新型人才。大学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环节,其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自媒体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为高校学前师范生自主学习开辟了多元化的学习渠道。高校学前师范生凭借自媒体兴趣诱导,实现“自动自发”;凭借作品支撑,实现“自钻自思”;凭借节奏自由,实现“自控自评”;凭借贵在坚持,实现“自勉自守”;凭借粉丝拥护,实现“自创自立”。自媒体促使学生在兴趣驱动下自主探索,在创作与互动中不断成长,进而实现个体专业化发展,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2025年12期 No.636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侯文静;肖友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融入校园,有效提升了教学效能。生成式AI绘画技术以其操作简便、输出图像化的特点,与学前幼儿的教学场景高度适配。该文探讨生成式AI绘画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路径,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前教育场景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合实践发现,生成式AI绘画技术能够为学前教育拓展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前幼儿的全面发展,进而提升学前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
2025年12期 No.636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滋芜;
<正>顾老师等都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以及推广者、宣传者。我是一个求学者,今天谈不上发言。我看了两场关于石虎的展览,一场是在深圳的展览,比较全面;这是第二次看石虎展览。一入展厅,我为石虎的作品所震撼。一个艺术家能把西画吸收得这么好,还能把中国画嫁接到里面,也嫁接得很好,这都是很了不得的,既保持了初始的美,又不失内心的冲动。看似是玩色彩、玩线条、玩造型,其实里面有从“自我”到“无我”的蜕变,这个过程的递进、迸发,了不得。总之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尤其那张《伏娲纹铭图》,蕴含许多客家文化和宗祠文化,像惠州、河源以及梅州那带都有这些东西。石虎把朴素的东西用最理想的宗教方式表达出来了,给人的感觉很震撼。他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不是一般的艺术家,晚年这十年更是让我感动。他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把自己的狂热和经历倾注其中,追求心灵的栖息地。
2025年12期 No.636 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洪振秋;
<正>“如今,朝廷推行了新的盐政,特别适合我们这些从大山里走出的徽商……况且,我岳父王侍郎帮我写了推荐信,只要我们有财力投入,必获利无疑。”洪文翰信心百倍。凭岳丈的推荐,洪文翰很快立足扬州。他又饱读经史,熟知历代盐法利弊,盐运司每以盐政大计咨询众商,他都侃侃而谈,切中要害。他的建议多被盐官采纳,连善于谋划的山陕盐商也对他极为折服,大家推选他为众商首领。梅溪浮生园也不停地扩建,一时间,徽州府六县许多好的商铺、田地、林场、茶山,都有洪家的产业。他又捐资梅溪学堂,捐资大修洪氏宗祠……他和许多商人一样喜欢书画,扬州郑板桥的墨竹、汪士慎的梅花、金农的兰草、罗聘的鬼,一夜之间涨价不少银两。
2025年12期 No.636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臻;
<正>张飞问:你怎么了?何况这时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信号弹不见了。张飞和车前草大为吃惊,异口同声地说道:什么,信号弹不见了!何况几乎将自己的裤腿都摸了个遍,他彻底绝望了。信号弹不见了,他发什么信号?发不了信号,那封信如何交出去?信交不出去,他三人如何向韩雍韩大人交代?想到这,不仅何况,连张飞、车前草脸色也都变了。正在这时,张飞突然有意无意地伸手摸了摸上衣口袋,又在自己身上乱摸,一无所获,他像掉进了冰窟窿,全身从头凉到脚。车前草急切地问:怎么了,信也不见了?张飞眼睛无神,目光凝滞了,说不出话来。何况已从自身的惊慌失措之中恢复过来,重复着车前草说过的话:信不见了?张飞这时才点点头。三个人面面相觑,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渗出,异口同声说道:怎么办?
2025年12期 No.636 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许辉;
<正>“强还没家来?”“现在哪能放学!”屋里的女人尖声冲他道。丰堆叔并不觉得讨了个没趣。“花今天可家来?”“今天才礼拜四,花咋能家来!”屋里的女人又尖声冲他。男人并不觉得屋里的女人是在冲他,因为这是几乎每天都上演的一出程式化的活剧,台词都是固定的。花是他们的女儿,在县城一所中学住校读九年级,强是他们的儿子,在附近一所小学读六年级。“噢噢。”丰堆叔好像明白了,“俺忘啦,今年要到8月,学校才放假。”他哗啦啦洗好赤裸的全身,用力甩了甩手上的水,用眼打量一眼自己强健的身体,然后大步流星走进屋里。
2025年12期 No.636 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焦柏实;
近年来,学科融合已成为学科改革、发展的趋势,音乐学科也在积极地探索。该文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科融合的理念,阐述在音乐教学中依据音乐学科的优势,将音乐、语文、美术、数学多种课程融合在一起,探索音乐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路径,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2025年12期 No.636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正>《科教文汇》(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9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4-1274/G,国内邮发代号26-205)是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省级教育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科教文汇》秉承“科教兴国、文汇天下、教研结合、共同发展”的宗旨,注重教研教改成果的宣传、案例的分析、经验的介绍及学术的交流。本刊为半月刊,系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学术期刊、安徽省优秀期刊。本刊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欢迎来稿,欢迎订阅。
2025年12期 No.636 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