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秋花;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知识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数学文化和思想,育人价值不可忽视。当前,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研究者开始重视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但没有形成系统的案例库。数学史与数学教学融合案例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关系以及目前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案例库建设的必要性,并初步探讨了案例库建设的思路,希望对数学史与数学教学融合案例库的建设提供借鉴。
2024年23期 No.623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凤姣;李静远;
在如今数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应用统计学作为培养学生统计能力的应用型课程,要顺应时代发展,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为目的进行人才培养。基于5W1H分析法对应用统计学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应用统计学课程设置的原因、教学要素、空间、时间以及主体,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优化策略,为应用统计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4年23期 No.623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勇;孙素云;
传统的建筑专业实训基地存在实训项目单一、数字化实训设备短缺的问题,并且随着建筑表现技术多元化发展,其实训项目与企业实际相脱离,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为此,该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与1+X证书制度在建筑专业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中的融合策略与实践效果。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方式,将1+X证书考试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以此实现教学场景与工作环境的协调统一,将线上学习和实训教学有机融合,使静态的设备设施“活”起来,突破时空的限制,推进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的深度融合,从而培养出具备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024年23期 No.623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尚杨娟;万志兵;张美曼;
气象学课程是农林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未来在农林行业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能力。该文围绕这一教学目的,结合思政教学背景,以二十四节气为例,针对中国传统节气文化融入气象学专业课程教学展开教学设计,分别从教学内容、方法、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2024年23期 No.623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莉;康迎曦;周细凤;旷永红;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理念“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为指导,该文课程组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资源整合、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期为理工类高校数字电子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024年23期 No.623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锐;张璋;王书昶;彭明发;魏蒙蒙;
激光原理与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物理与光电信息科学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需要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物理和数学基础。激光原理与技术具有逻辑清晰、知识点多、实用性强等特点,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过程注重公式推导,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较为抽象,理解困难,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教研组结合科研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针对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中受激吸收这一知识点,结合自身的科研项目,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计算,直观地展现受激吸收过程及电子云在不同能级的分布,进而模拟出吸收光谱。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知识点的理解,提升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增强了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和应用性。
2024年23期 No.623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玉峰;吴鹏飞;雷思琛;
该文利用“扶放有度”教学模式,结合项目式教学方法,对“随机过程”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以“随机过程”课程中的“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报”为例,将教学分为教师示证、教师辅导、同伴协作和独立表现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对教学任务进行了精心设计,并且结合项目式教学方法在每个阶段增加了教学任务项目化环节,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补充了学生的实践训练,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于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最后,该文还列出了几种提高研究生教学效果的方法。
2024年23期 No.623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海英;
该文综述了人工智能(AI)在技工教育中的应用,探讨了AI技术如何在个性化学习、自动评估、虚拟实训和互动学习等方面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同时,该文分析了高校在实施AI技术时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实施和伦理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如强化数据保护措施、提供专业培训和持续更新课程设计,以促进AI在技工教育中的有效应用。该文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和技术开发者提供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技工教育向更高效、更个性化、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2024年23期 No.623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柱;张小国;王春萌;谢维奇;王霞;
针对传统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参与度不足,技术更新滞后,教学资源单一等问题,在科教融合背景下,该文探索了一种“答辩式”翻转教学模式。该模式融合项目驱动、翻转教学和课题答辩等理念,以精选高质量案例驱动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实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优化。学生选择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研究,并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和答辩,这一方式有效强化了实践操作环节,丰富了教学资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问卷调查和课程达成度对比结果显示,“答辩式”翻转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团队合作、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2024年23期 No.623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英慧;丁盈;唐莹翠;曾思予;
随着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链的持续优化,中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需求,该文基于“岗课赛证”一体化的理念,对专业核心课“中药制剂分析”的改革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通过“岗课赛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对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而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中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4年23期 No.623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仕瑾;
数智化手段的应用更新了“教法”与“学法”,能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该文针对基础会计课程,从课程融合总体设计、实施路径方面进行了“思专”融合的路径研究,探讨了数智化赋能课程“思专”融合的教学改革问题。
2024年23期 No.623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爱芳;郭明华;宫苏格;
研学旅行指导能力专业化训练是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走向应用型和职业化发展道路的需要。该文基于当前研学旅行市场迅猛发展形势的需要,结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培养实际,从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出发,强调研学旅行组织和指导业务专业人才训练的重要性,进而对研学旅行专业化人才训练进行整体思路设计,并对研学旅行专业人才训练的具体内容进行一一分析。研究结果不仅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进行研学旅行专业指导能力训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有助于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进行研学旅行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和专业指导。
2024年23期 No.623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华;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梳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现状和挑战,结合旅游行业、区域、学校及专业特点,创新性地探索和构建“三目标融合、三课程递进、三课堂联动”的“一体三元”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分析其内涵、特色和实施策略,以期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华夏之美的讴歌者与传承人。
2024年23期 No.623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新;肖蕴珂;
新文科提倡基于现有传统文科进行课程重组与文理交叉,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注重跨学科学习下的能力培养。新文科建设与职业教育改革并行,结合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应坚持人文素养与应用实践并重的培养方向,通过突破教材限制、革新教学手段和丰富教学方法等途径,突出教学的职业性与专业特色,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
2024年23期 No.623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学孺;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转型发展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在信息技术引领教育教学深刻变革的今天,该专业对推进新文科建设、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玉溪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根据学校建设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定位,确立了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实践能力培养的动机激发、知识储备、应用创新三个相互关联、互为影响的层次维度构建多阶渐进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整合校内外师资、实训等资源,为学生搭建了集实践教学、兴趣小组活动、专业竞赛、创新创业训练、实习实训、产教融合等多途径的实践平台,探索出一条教、学、训、赛、研“五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路径,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成效。
2024年23期 No.623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寅;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高职院校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亟须寻求新的突破点,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现有教学方式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文章立足婚礼主持课程,全面依托“互联网+”,重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立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同时顺应“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势,创新融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善思、善言、善礼、善艺”的礼仪主持人才。
2024年23期 No.623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兆祥;
<正>“啊,那好那好!”秘书就是这样,首长有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去丰彩社区。”何秘书对司机说。过了一会,他突然想到已经忘了龙头老太住的地方了,上次去是王大德带路的。他马上说:“杨市长,夏主任家住什么地方我忘记了,我打个电话给我姐吧,让她带个路,行吗?”
2024年23期 No.623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臻;
<正>两人顿时警觉,向前探望。黑影越来越近,他们终于看清黑影正是无方可从大师他们。无方可从大师及其同伴一个不少地云集到秦少石和姜成武跟前。秦少石一个个地观察着他们,看他们有没有受伤,发现他们全都毫发未损。这时,郡主从人群中走上前,她走到秦少石和姜成武跟前,冲着他们俏皮地说道:两位少侠,小女子这边有礼了。说着,双手作揖。秦少石和姜成武只好双手抱拳,异口同声说道:郡主无恙,这是再好不过的了。秦少石转过身,对无方可从大师说道:我们走。接着,他们悄悄地离开了这里,护送郡主回京城。赶至京郊时,天已经亮了。
2024年23期 No.623 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辉;
<正>麦田里当然还有其他时光的意义呈现出来。我下了车,直接拐离公路,一头拐进香熟的麦原里去,然后就找到一道干爽的田埂,在田埂上坐下来,嗅闻着小麦正在成熟的香气,察看着小麦的长相、黄熟度和一只张翅欲飞的七星瓢虫。我很可能会在那里枯坐上两三个小时,看到太阳已经转到头顶上时,才不情不愿地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尘,走回到公路边停着农村客班的地方,走上排在最前头正要启动的客车,找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来,一个小时后回到城里家中。表面上看起来,这一上午的时光似乎是没有意义的,但对我而言,这一上午的时光恰恰是最有意义的。我没有虚度。正因为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的方式,而且也能够光明正大地享受这种生活的方式,我的时光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才不是虚度的。
2024年23期 No.623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小林;
<正>写完这篇论文,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博士生涯即将走向结束了。回想起2012年岁末报考东南大学(以下简称东大)的情景仿佛并不是很遥远。那一年,我怀抱着希冀与憧憬选择了凌继尧先生作为我的博士生导师,而这也成为我人生中最具勇气和智慧的决定。或许是上天的眷顾和恩赐,我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跟随先生学习的机会。在五年的博士生涯中,先生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源源不断的鼓励。此刻,先生每一次传道授业和交流答惑的情景都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青绿山水画卷映照在我的眼前。这篇论文源自先生与我的一次交谈。
2024年23期 No.623 19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昌宇;
<正>在名人大师笔下,冬天以其艳丽的姿色、冷酷的性格,美得高贵,美得深沉,充满了独特的韵味。细细揣摩大师们的妙笔,不禁会对他们笔下的冬天心驰神往。鲁迅在散文《雪》中用独特的语言,对比描写了南方与北方雪景的不同。南方的雪景是“滋润美艳之至”,“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相比之下,鲁迅形容北方的雪是“永远如粉,如沙”,“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2024年23期 No.623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科教文汇》(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9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4-1274/G,国内邮发代号26-205)是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省级教育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科教文汇》秉承“科教兴国、文汇天下、教研结合、共同发展”的宗旨,注重教研教改成果的宣传、案例的分析、经验的介绍及学术的交流。本刊为半月刊,系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学术期刊、安徽省优秀期刊。本刊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欢迎来稿,欢迎订阅。
2024年23期 No.623 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