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秀;
作为高校日常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乎学生的社会化,缺一不可。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高校需要紧密融合就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新的融合路径,实现二者的双向度互动,助力学生顺利就业。该文结合高校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深入分析实现二者双向度互动的原则和新路径,以“两课”为载体,有针对性地指导高校学生的就业,全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转变和强化学生的职业观,通过艰苦奋斗教育来培养学生就业的意志品质,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
2024年22期 No.622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张雅楠;
安源是近代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红色资源极为丰厚,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该文把安源红色文化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在充分彰显安源红色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分别从教学客体、教学主体以及教学载体这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安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并据此提出发挥思政课堂主导作用、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内容、拓展网络媒介平台功能等一系列路径,以此推动安源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度融合与整合发展。
2024年22期 No.622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兰俊才;杨菲;
党史学习教育与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性质契合、目标一致、内容融通。目前,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教师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内容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不够、基于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结构单一等问题。因此,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紧迫性。需要从“厚植党史学习理论,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拓展党史学习主体,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管理,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强化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融会贯通。
2024年22期 No.622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王瑛洁;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网络空间建设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一环。高校开展网络生态文明建设,这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和网络强国建设,并且它和思政教育在不少方面具有共同点。高校应在对思政教育与网络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科学认知的基础上,从思政教育视角出发,明确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理清网络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提出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策略,为高校网络生态未来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2024年22期 No.622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卢畅;
该文深入探讨传统学生心理服务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服务在目标、方法和范围上的异同,详细阐述“一站式”服务模式的五大特征——便易性、普适性、发展性、开放性和自主性,并展望其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方向,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理解这一新兴服务模式如何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整体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2024年22期 No.622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孙自勉;陈波发;
新时代,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与要求。从必要性来看,在新形势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对高校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从重要性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从可行性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似的教育内容、共同的追求目标和互补的教育方式,二者能够协同推进、互相成就。可以通过树立“大思政”教育观,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等方式扩宽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
2024年22期 No.622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10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陈钰琳;柴亚星;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该文从协同视域出发,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协同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的策略,旨在为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理论层面的指导,并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给予实践方面的参考依据。
2024年22期 No.622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赵婷;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的心和魂。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仍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仪式礼仪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强化爱国情感、规范爱国行为的作用。当前,用仪式礼仪筑牢爱国主义情怀过程中存在“知礼”和“遵礼”不统一的问题,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解决好“知礼”和“遵礼”相统一的问题。
2024年22期 No.622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范晶;陈莎;张燕;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科创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但也面临诸多关键问题,如科创人才供求失衡、科创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科创人才培养机制落后等。该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从政府、企业和高校三个方面提出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科创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旨在解决当前地方高校科创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科创人才。
2024年22期 No.622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倪恒欣;杨洋;方梁菲;权龙哲;
针对制造强国战略及“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智能制造工程领域创新人才需求,结合农林院校发展定位及特色优势,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要结合农业机械装备与智能制造技术,以创新创业为基石,构建学为中心的创新知识教学体系,建设以创新为导向的实训实践平台,建设多学科融合的“双创”平台,建立产业需求导向下的校内外实践基地,着力培养“双创”模式下理论知识扎实、创新意识强烈、实践能力突出的多元化全方位人才。
2024年22期 No.622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吴燕;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学工作面临着一项关键挑战,即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工科专业普遍开设的电路分析课程予以升级改造。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深入剖析了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创新性地将BOPPPS模型和PAD课堂相结合,融入教学实践。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不仅优化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还完善了考核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在电路分析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幅提升,学习自主性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
2024年22期 No.622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韩哲哲;唐晓雨;高宪花;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专业在应用型高校中越发重要。应用型高校肩负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以满足社会对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强的专业人才的需求。然而,应用型高校在人工智能专业教育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包括知识体系不健全、实践应用不理想等。因此,该文将深入探索人工智能专业教育现状,并针对现存问题给出相应解决策略,为应用型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发展提供建议。
2024年22期 No.622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王晓彬;罗声平;吴燕;万晓丹;张茜;
成果导向教育(OBE)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教育过程,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教师运用OBE理念进行思政教学改革,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和考核四个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够有效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人才。
2024年22期 No.622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宏旭;
随着国家发布《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通知》,各高职院校依据行业人才需求,积极开展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该文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通过重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改革课程授课方式等途径,培养掌握云网融合技能的现场工程师,从而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探索新模式、拓展新途径。
2024年22期 No.622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军军;陈健;杨旭;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该文首先从教学资源、语言角色、教学实践等角度分析当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探讨了基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双语教学模式在本科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上的应用,从课前预习、课内深化、课后巩固三个维度阐述双语课程构建方式,并深入分析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实践结果表明,基于PBL的双语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达到利用英文的思维逻辑体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为课程今后实现全英文授课提供有力支撑,并使教师可以在实践中逐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深入指导其他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
2024年22期 No.622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宫晓艳;鲁佳慧;林金良;崔堃鹏;宁占金;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实战型消防人才的重任,“工程抢险技术”是其核心课程之一。然而,受实践成本和实战场景等因素的限制,其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该文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通过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设计了教学目标、内容与过程,并以堤坝管涌险情处置为例,构建了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和实施环节,并在虚拟仿真平台上进行了应用。该文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旨在融合先进教学方法,多渠道、多方式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强化学员对抢险技能的理解与应用,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员的工程实践能力。
2024年22期 No.622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采益;王张颖;何玲玲;林莺;张学君;
笔者团队以针灸适宜病症之一——中风病为例,开发了中风的针灸治疗虚拟仿真训练系统。该虚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以针灸临床诊疗思维为核心,以针灸诊室和治疗室为虚拟仿真场景,建立起针灸临床诊疗流程的虚拟仿真平台。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临床中风的诊断,选出证型,制订针灸治疗方案并操作,模拟中风病临床规范诊疗全过程。通过人机互动,学生能够真实体验并主导诊疗过程,训练临床诊断能力、针灸操作规范及诊疗思维,并在针灸操作过程当中体现人文关怀,加强医者仁心的培养。
2024年22期 No.622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陶婷;
该文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即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分析当代军校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军校大学语文教师培养的实施路径,从教师培养评价方面给出教师能力优化的建设,为军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参考。
2024年22期 No.622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刘爱花;许承光;
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已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但是在全面推进这一工作的过程中,就如何提高质量和效果而言,仍然面临许多的问题。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的形式,对76名教师和921名学生有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揭示了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从教师的教学实践角度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角度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对策。
2024年22期 No.622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左海清;
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错位问题。针对这一现状,该文以商务英语跨境电商课程为例,深度分析其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以“课岗赛证”融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改革主要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创新、评价体系优化、“双师型”师资建设、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展开,旨在提升商务英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024年22期 No.622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秦利忠;
探寻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的有效模式并积极进行培养实践,是师范教育迎合教育数字化转型大势的重要举措。课程是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的主阵地,作者在实地考察与深度访谈后发现:当前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课程体系中存在“理念脱嵌”“课程脱钩”“资源脱耦”等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教学胜任力视角,以构建师范生数字素养培育框架模型为实践抓手,选择师范生数字素养培育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为实验课程进行探索,总结了融入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模型、整合学校数字教育资源、采用交互式课程模式的师范生数字素养课程改革对策。
2024年22期 No.622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曾宪礼;李志梅;郭雯琳;
当前研学旅行市场异常火爆,专业的研学导师缺口巨大,远远不能满足研学旅行发展的需要,一些企业为了缓解人才压力,直接将导游作为研学导师,然而研学导师作为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核心关键人物,与导游还是有较大区别,不可将二者等同。该文以导游和研学导师为研究对象,对导游与研学导师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提出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进行强化,进而促进导游向研学导师转变。最后提出导游向研学导师转变的“政—校—企—协”保障措施,如加大政策扶持、增设研学课程、完善培训制度、规范证书考核等,期望通过政府、学校、企业和协会各方的努力,帮助有志向从事研学旅行工作的导游加速转型,从而有效弥补研学旅游人才不足的短板。
2024年22期 No.622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徐宇峰;潘凤岭;曾鸿鹄;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传统的小学研学实践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概述了地方高校如何通过虚拟教研室赋能小学研学实践,探索了提升研学实践教育质量的新路径;分析了技术赋能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前景,详细阐述了地方高校与小学之间研学资源共享与平台建设的实践策略,以及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方法;分析了如何通过虚拟教研室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努力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研究为地方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助力小学研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策略,对促进教育技术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推动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4年22期 No.622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董璐瑶;
该研究旨在探讨“三习贯通”实践教学模式在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方面的应用。首先,分析了传统师范生实践教学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包括体系不完善、指导不足、评价机制不健全以及与理论教学脱节等。其次,提出了“三习贯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方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主体性、注重实践效果。具体包括建立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完善评价机制等。最后,探讨了该模式的成效评价指标,包括师范生对“三习贯通”理论的理解、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以及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该研究为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24年22期 No.622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方兆祥;
<正>杨弘立说话了,他宣布会议开始,然后阐述会议的主题,介绍出席会议的领导同志,宣布会议的议程,等等。龙头老太听着这种带有磁性的男中音,熟悉,太熟悉了,沁入心脾,几乎要引起共鸣了,差点连秘书长宣布获奖名单都没有听清。当听到“夏惠兰”这个名字的时候,她才缓过神来,而后一阵掌声雷鸣般地响起来,才把她的意识完全带入会场之中。接着,杨弘立宣读第一批上台领奖人员的名单,文明办的工作人员指挥着,让坐在第一排的披红戴花的10个人先上台。龙头老太和李达英都在这个队伍中,大家一个连一个,依次登台。
2024年22期 No.622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甘臻;
<正>姜成武目不转睛地看着韩雍的大轿从面前经过,终于放松拳头,收敛自己愤怒的目光。待韩雍走后,姜成武对秦少石说道:为什么不让我杀了这狗贼?秦少石悄声说道:现在不是时候。姜成武有些不解,韩雍离自己这么近,正是自己报杀父之仇的大好时机,怎么就不是时候呢?秦少石知道他疑虑未消,说道:这些兵士都是精兵,他身边跟随的四位是韩府的四大高手,他们是张飞、何况、车前草、安萌,武功非同一般,你这样冲上前,非但伤不了韩雍,还会暴露目标。
2024年22期 No.622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辉;
<正>“有一天,俺和弟子们在浅山里行走,俺们看见一棵大树,枝叶盛茂,但伐木人即使在它旁边逗留,也都不会动斧砍它。俺们都很好奇,就向伐木人问不砍这棵大树的缘故。伐木人回答说,这棵树什么都做不了,砍它有啥用,白白浪费俺的气力。俺听了很感慨,不由得说,这棵树因为无用,所以能够活满天寿呀。俺们从浅山里走出来,走在平原上,住到一位老友家里,老友很高兴,安排童仆杀鹅招待俺们。童仆询问说,一只鹅能叫,一只鹅不能叫,请问杀哪只?主人说,杀不能叫的那只。
2024年22期 No.622 19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章铜胜;
<正>喜欢读书的人,都有自己习惯的读书时间。各人的读书时间不尽相同,但是在某一特定的时段读书,已然成了一种习惯。我的读书时间多数是零散的,比如忙完工作之后、午休之前、等待用餐的时间,都可以读上几页。读诗或散文,并不需要连续的时间。而相对集中的大段读书时间,是在晚上,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读更多自己想读的书。有一段时间,我每天坐班车去单位,中途转车时要等二三十分钟。这段时间不长不短,坐在车上等有些无聊,又不能走远。于是,我每天都带一本书,在等车的时候,打开来读一会儿,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想想,一年中,在车上读书的时间累积起来,也不算短了。
2024年22期 No.622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科教文汇》(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9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4-1274/G,国内邮发代号26-205)是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省级教育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科教文汇》秉承“科教兴国、文汇天下、教研结合、共同发展”的宗旨,注重教研教改成果的宣传、案例的分析、经验的介绍及学术的交流。本刊为半月刊,系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学术期刊、安徽省优秀期刊。本刊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2024年22期 No.622 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