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教育观察

  • 我国本科理学类专业认证标准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建议

    王馥君;赵福利;陈敏;

    我国理学类专业建设面临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培养特点不够突出,人文素养课程比重不高,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灵活,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现实问题。对比研究国外政府主导型、政府—组织联合型、社会主导型三种形态下的理学类专业建设标准,我国理学类专业认证标准应符合功能定位与实际应用,兼顾统一性与差异性,适应制度化与常态化。

    2024年20期 No.62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传统文科类专业新文科改造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兆林;张婷;

    推进新文科建设是文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我国文科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基于高校学生与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实证分析了传统文科类专业新文科改造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学科建设情况、专业人才需求量、学生就业情况、政策普及度、新文科建设是否有助于本专业学习、对新文科改造发展前景是否有信心均对新文科改造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应从人才培养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多学科交叉人才、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等方面提升传统文科新文科改造的力度。

    2024年20期 No.620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卷首语

  • 笔间情深

    王柯;

    <正>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键盘敲击声几乎成了文字诞生的唯一旋律,但在我心中,却始终保留着一片属于笔的栖息之地。每当我轻抚那些或精致或朴素的笔杆,心中便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暖与情愫。这不仅仅是对一种书写工具的偏爱,更是对那份纯粹情感与深刻思考的坚守。“我特别喜欢写作,特别喜欢笔。”这句话,是我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流露。走进书店,看见孩子们在五花八门的学习用品前嬉戏,而我,则像寻宝者一般,在笔的海洋中穿梭。在我看来,每一支笔,都仿佛有着独特的灵魂,它们或简约大方,透露着设计师的匠心独运;或色彩斑斓,激发着无限的想象力;或朴实无华,彰显着它们独特的个性。我总能在这小小的世界里,找到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那一支,然后毫不犹豫地将其带回家,成为我笔筒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2024年20期 No.620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教育理论与管理

  • 数据驱动在教育决策中的实践

    庞飞;胡金柱;李世聪;

    该文旨在研究学校数据驱动教育决策的工作思路,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数据工作实践为案例进行详细论述。该文从学校的数据治理现状、学校数据驱动教育决策工作思路和学校驱动教育决策的实践领域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学校数据中心建设现状,强调了学校在数据集成、交换与治理方面的工作战略。其次,总结了学校从顶层设计、技术支持到专业助力的数据驱动工作思路。最后,列举了学校在贫困生认定、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学生行为预警和教学模式革新等方面的数据驱动决策实践。研究为学校数据驱动教育决策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分析和工作思路。

    2024年20期 No.620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涉农院校“思政教育+职业规划”双引领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探究

    陈花兰;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对新时代涉农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当前,涉农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职业认知较为模糊、专业能力不够全面、队伍结构有待完善、评价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制约涉农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该文主要立足当前涉农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实际,在明确新时代涉农院校人才培养任务和辅导员队伍建设需求的基础上,从角色定位、技能培训、队伍结构以及评价体系等多个层面出发,提出新时代涉农院校“思政教育+职业规划”双引领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具体路径,力图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多人才支撑。

    2024年20期 No.620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辅导员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慢就业、懒就业问题解决路径研究

    李刚;

    大学生慢就业、懒就业问题研究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社会建设以及教育和就业政策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从辅导员主体性视角来看,大学生慢就业、懒就业问题的形成与辅导员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到位、辅导员对学生缺乏关心和引导、辅导员缺乏对市场的跟进与了解等原因密切相关。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提升辅导员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质量、增强辅导员关心和引导学生综合发展力度、提高辅导员对就业市场跟踪了解总体程度等解决大学生慢就业、懒就业问题的路径。

    2024年20期 No.620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10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三下乡”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研究

    王若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培养大学生的基层就业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探讨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优化资源配置、同步实践内容、深化导师体系等。研究表明,“三下乡”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服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大学生的基层就业和创业能力,还有助于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和构建多元人脉网络。

    2024年20期 No.620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校“一站式”管理模式下学生资助工作的优化路径研究

    胡加成;屈云萍;顾瑞婷;

    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是保障学生获得必要资助的重要措施。该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发现当下学生资助工作存在资助宣传缺位、成效微弱、间接失灵、后备薄弱、扶贫扶智偏差等问题,并阐述了发挥机制的稳速性、完成审核的链条性、推进形式的创新性、构建体系的完备性、实现资助的发展性等优化学生资助工作的可行性路径。

    2024年20期 No.620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数字教育背景下成功学习导向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

    张俊;艾倩楠;宓建;

    该文以国家数字化教育转型为研究背景,深入分析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现状与优化对策,引入“成功学习”的理念,提出用改进的LQW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方法对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对策。结果表明,继续教育质量并不突出,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高校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以及数字化实践基地等方面条件较好,学生认可度较高;但学生对继续教育目标达成度及就业/创业等方面满意度较低,问题较为突出。

    2024年20期 No.620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学前融合教育实施的路径研究

    周馨;

    该研究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探究了学前融合教育实施的路径。首先,阐述了学前融合教育的概念与重要性,引入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以解析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随后,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部系统和宏观系统四个层面,分析了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路径。在微观系统层面,探讨了建立良好的教师—儿童—家长三方关系、提升教师的融合教育专业素养和能力、使普通儿童懂得包容和尊重、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支持等路径。在中观系统层面,研究了建立幼儿园与特殊教育机构、家庭、社区的联系机制。在外部系统层面,重点关注了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和社会参与的加强。在宏观系统层面,强调了树立融合教育理念的重要性。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深入分析,该研究旨在为学前融合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推动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2024年20期 No.620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9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思政教育

  • 论传统思政课向“大思政课”育人体系的现实转变

    邓倩;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守正创新,必须以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为依托,实现传统思政课向“大思政课”的现实转变,打造系统、科学的育人体系。具体而言,要从育人理念、育人方式、育人格局上深刻领悟“大思政课”的核心内涵,把握“大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育人时空的延展性和教学方法的精准性等基本特征,从主体与历史、理论与现实等多重维度上,探索传统思政课向“大思政课”育人体系转变的多元实现路径。

    2024年20期 No.620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路径探索

    阿布来提·依明;陈燕;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必须不断加强对实践育人路径的探索,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致力于完善实践教育方式,强调将动手操作能力与理论学习紧密融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全面素养[1]。该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2024年20期 No.62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信息素养教育探究

    陶虹宇;

    该文探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信息素养教育问题,具体分析了认知偏差、批判性思维、信息伦理意识以及信息素养教育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全面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深化批判性思维培养、强化信息伦理意识教育实践、提升信息素养教育实效性与创新性等策略。研究同时强调了整合课程资源、实践教学、评估机制、案例分析、同理心培养、信息伦理教育、专业课程融入以及反馈机制在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中的关键作用。

    2024年20期 No.620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

    岳淼;

    该文在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实践难点,理论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实践路径:通过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以文育人意识、联动教学能力完善师资建设;通过完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丰富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活”起来、第二课堂“动”起来、“互联网+“”新”起来创新实践教学。

    2024年20期 No.620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8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多元素融合的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创新教学与实践

    高志玲;陆波;

    思政课教学的痛点在于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学习动力不足,抬头率不高。为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思政课教师须探索与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专题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线上慕课与线下翻转课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期末考核与过程化考核相结合,多种元素融合开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创新了教学模式,改进了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效果。

    2024年20期 No.620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教改教法

  • 智慧校园背景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与前沿热点述评

    董昱彤;何佩军;梁晓琦;

    该文在智慧校园与一体化教学已成为当今教育信息化改革发展关键途径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智慧校园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和前沿热点进行搜集和综述。研究表明,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主要采用描述性方法呈现,研究对象分类也不够细化。因此,有必要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更为细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2024年20期 No.620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类比迁移理论的课程思政案例设计研究

    杨夏;谭乐平;

    该文分析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融入思政案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类比迁移理论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的总思路,以“Java面向对象编程”中的多态内容为例,详细介绍思政案例设计和融入过程,最后说明教学效果。

    2024年20期 No.620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高职学生在线学习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李虹毓;吴晓琴;赵艳霞;梁少英;李运;汪凯;

    该文充分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科学运用德尔菲技术,对15名专家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为100%。第一轮专家函询后,一级指标重要性赋值为3.76~4.47,变异系数为0.12~0.22;二级指标重要性赋值为3.83~4.34,变异系数为0.13~0.24。第二轮专家函询后,一级指标重要性赋值为3.80~4.67,变异系数为0.13~0.20;二级指标重要性赋值为3.73~4.27,变异系数为0.12~0.22。最终构建出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由态度维度、投入行为维度、交互行为维度3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构成。

    2024年20期 No.620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土壤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雪峰;

    土壤学实验具有应用性强、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在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土壤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专业培养目标与新时代对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土壤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革新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完善考核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探索与实践,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24年20期 No.620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STEAM理念的车辆工程专业成长式问题化教学模式研究

    李永华;石姗姗;陈秉智;

    该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STEAM理念下车辆工程专业的GPBL教学模式,将学习过程置于复杂而真实的问题空间中,结合实际案例选定课程“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设计时注重进行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并设置难度随学生能力提升而循序渐进、动态变化的学习任务,进而促进学生高阶认知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锻炼学生团队合作、批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以达到培养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目的。

    2024年20期 No.620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土建类专业群课程思政“施工图”设计与实践

    张建飞;吴超;方晓红;

    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中存在的缺乏顶层设计,课程思政离散化、碎片化、无的放矢、各自为政等突出问题,从顶层设计出发,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根据专业群建设特点、发展规划,立足地方土建类行业人才需求,基于校企双主体,从制定专业教学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标准、调整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评价等环节出发,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施工图”,形成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引领、创新团队推动、专业课程协同的课程思政改革模式。

    2024年20期 No.620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公差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唐千升;李庆;周洁;杨义;许良元;

    “公差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纽带,是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以安徽农业大学“公差与测量技术”为例,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在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评价和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拓展课程建设新途径,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效果,为促进学生解决机械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提供新路径。

    2024年20期 No.620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课岗赛证研创”的高职食品检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为例

    皮小弟;敬美莲;廖雪义;李叶青;

    该文以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为例,探讨了一种基于“课岗赛证研创”的高职食品检测类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将教学与实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旨在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实践验证,该模式可为高职食品检测类人才培养提供一种实用可行的借鉴。

    2024年20期 No.620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多模式融合的PLC课程教学改革

    李树青;罗洪波;向小汉;

    近年来,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多模式教学应运而生,它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增强了学生的内生学习动力。该文进行PLC课程教学改革,使用项目式教学、VR技术辅助教学及基于学生需求挖掘与教学质量评价的多模式融合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并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工作环境;VR技术辅助教学,可避免普通实物展示教学时学生视野被遮挡及实物的细节无法被观察到的问题;基于学生需求挖掘与教学质量评价,可以实现对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满足了个性化教学的需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此教学方式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提高了8.9%,不及格率降低了61.1%,改进效果明显。

    2024年20期 No.620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成果导向、订单引领、开放共融”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杜岗;张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等职业教育重磅文件的出台,吹响了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号角,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专业特色明显、技术特征突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校企合作为根本抓手,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摸索并形成了“成果导向、订单引领、开放共融”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24年20期 No.620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模式下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沈卫强;石春;

    高职院校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针对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网络工程专业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4+0”协同育人的经验,提出了建设高职本科教学团队协作新模式,完善高职本科共享教学资源库,建立优质云实验实训平台和构建完备的专业信息库等措施,对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校校合作和校际资源共享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为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提供参考和借鉴,在国家及广东省积极推动高职本科协同培养新时代高技能人才的大背景下有重要意义。

    2024年20期 No.620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适合于工程认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信息安全课程为例

    马茜;

    针对信息类专业信息安全课程知识点庞杂、知识更新快等特点,在工程教育认证的框架下,根据信息类专业信息安全课程的培养需求,结合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从知识体系重构、教学设计与实施、评价等方面,对信息安全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期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相长的学习模式。

    2024年20期 No.620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探索——以“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为例

    李昕;罗丹霞;

    基于微课的“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实现基于“学”的“教”,基于“互动”的“传授”,并从教学模式的应用思路和注意事项的角度对其具体实施方法加以探讨,让教学改革真正落地。作者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后发现,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同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2024年20期 No.620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结合雨课堂和改进BOPPPS的医学图像处理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韩贵来;李海霞;

    “互联网+”时代下,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的工具。为了因势利导,变负面因素为学习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雨课堂与改进的BOPPPS教学模式相结合,开展医学图像处理教学方法改革,可以真正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闭环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4年20期 No.620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量化教学在超声医学住院医师心脏超声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

    邓水平;周霞;李征毅;

    量化教学是住院医师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规定数量的实践操作,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的标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教研室开展量化教学3年以来,教学成果突出,加强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够较快地让住院医师掌握心脏超声的操作技巧,提高诊断水平,增强了住院医师学习心脏超声的兴趣和信心。量化教学为心脏超声教学改革打下了基础。

    2024年20期 No.620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

    郑翔云;丁绪娴;周姗姗;姚念廷;

    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课程思政建设是关键一环,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该文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以高职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依据,探索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及举措,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员”参与、“全过程”融入、“全方位”渗透,以期使学生成为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护理人才。

    2024年20期 No.620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新商科“专业—产业双链融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刘晓科;

    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经济时代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管理模式等正在被颠覆和重构。传统商科以工具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已无法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四新”建设背景下开展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对传统商科进行学科交叉融合,数字赋能专业建设,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匹配产业发展需求,对标企业岗位,通过建立产业学院、设置岗位微专业、提升学生科学工作能力,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2024年20期 No.620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基于OBE-CDIO教学理念的新商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

    李治燕;

    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商业模式的转变与创新,同时也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该文基于新商科发展特点,梳理新商科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主要能力,提出“五维联动、螺旋推进”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理念,并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考核方式等方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从构建复合型课程知识结构群、运用OBE理念和依托CDIO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实施措施。

    2024年20期 No.620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

    张媛;郑晓如;黄婷;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任务。新质生产力不仅代表了在产品、生产技术等方面的革新,也代表了对“人”这一特殊生产资源的新要求。其他产业要素的发展也离不开人。因此,如何通过对人才的管理来激活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未来人力资源管理者培养的重要任务。该文基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从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专业建设的改善建议。

    2024年20期 No.620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课程思政+社会实践”的“交叉融合式”教学模式创新——以土地管理学课程为例

    张婷;戴崴巍;陈美球;黄宏胜;

    该文从教学内容体系更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分析“课程思政+社会实践”的土地管理学课程“交叉融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框架构建及实践路径。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差异化设计土地管理学专业课与课程思政融合推进的交叉点。将珍惜土地、保护耕地、农耕文明、乡村振兴等思想政治及专业素养方面的思政元素贯穿社会实践始终。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方式以社会实际问题为导向,“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2024年20期 No.620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数字技术的商务汉语阅读教学研究

    郭凌云;

    商务汉语阅读课是经贸类专业来华留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创新商务汉语阅读课的学习资源、学习模式、教学策略、学习场景、学生评估等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手段。教师应在商务汉语文本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运用恰当的数字技术,采取支架式教学模式,促进学习者对商务汉语语言图示、结构图示和内容图示的习得。融合数字技术进行线下线上混合式商务汉语阅读教学,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商务汉语知识和阅读技能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自主探究的效度和深度。该文基于具体教学案例探讨了数字技术在商务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024年20期 No.620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职业教育

  • 成果导向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机制研究

    任雪;杨明明;

    该文立足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以学生学习成果为目的,对课程思政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根据存在的问题,确定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MATLAB软件分析得出指标权重。将分析结果应用于课程思政成效评价实践,实现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长期的动态评价,达到以人为本、产出导向、闭环改进的实施目的。

    2024年20期 No.620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基于CBE的课程自动评价与监督系统构建

    金小婷;

    针对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缺失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自动分析、课程教学策略调整对经验依赖性强的问题,基于CBE理念,考虑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合作创新能力,搭建由评价层、指标层、准则层、决策层和方案层组成的双向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正向分析职业能力弱项及关联指标,反向评价各教学策略调整方案的适用性。系统被用于运动控制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根据教学过程数据自动评价学生职业能力、分析短板、推荐教学策略调整方案的功能。

    2024年20期 No.620 159-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高职院校团队辅导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心理健康的双重影响研究

    陆阿丽;

    该文深入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中团队辅导对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和心理健康维护的双重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案例的综合评述,揭示了团队辅导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职业技能应用、增强职业适应性、促进社交技能发展以及增强自信心与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团队辅导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有效缓解了学习压力,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此外,团队辅导模式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支持性的社交环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归属感和社交技能,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和适应社会提供了坚实基础。

    2024年20期 No.620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研究与探索

    郭平;齐婷婷;李亚迎;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应从“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积极老龄观”“加强顶层设计,拓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途径”“丰富和完善课程教学资源”“深入推进养老领域产教融合,顺应社会需求”“健全和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政策”等方面发力,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4年20期 No.620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6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协作学习在成人继续教育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蔡斌;孙晓榴;李莉佳;傅颖;

    协作学习作为一种旨在培养学生课堂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成人继续教育领域逐渐得到认可和接受。该文阐述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协作学习在成人继续教育中应用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结合实例提出协作学习在成人继续教育中创新应用的策略。

    2024年20期 No.620 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

  • 教育家精神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指路引航

    丁素杰;郝春东;

    教育家精神是打造“大国良师”、推动落实国家“强师计划”的重要精神动力和引领力量。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宏观层面上有利于建设教育强国,微观层面上有利于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小学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内化践行教育家精神: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提高立德树人能力;提高自身专业化发展水平,精进教育教学基本功;培养自身创新精神,牵动学生树立求是创新意识;提升数字素养,紧跟教育数字化时代步伐。

    2024年20期 No.620 17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1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优化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的“四维”探究

    刘华超;

    新时代新征程优化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四维”推进、多方共建,即:加强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党政各级部门齐抓共管,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政策保障;社会各方协同配合,全面优化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训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个人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其职业发展内驱力,使其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新时代“六要”“四有”标准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师“”仁师”队伍。

    2024年20期 No.620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幼儿园与家长关系政策的演变与启示——基于1949—2023年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分析

    刘应蓉;

    回顾我国七十多年来的学前教育政策,家园关系政策发生了一定变化,历经单向服务、趋向合作、双向合作、深度协作四个阶段,家园关系的价值导向从为家庭服务到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家园的地位从不平等到合作伙伴关系,家园之间的责任边界逐渐清晰。当下家园关系仍存在一定问题,为了完善与促进家园关系的发展,应该细化家园合作制度,保障家园合作的效率;建立监督机制,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深度协作;宣传家园共育理念,增强家长的参与意识;重视教师道德品质,保证家园合作伙伴关系;发挥家长优势,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2024年20期 No.620 184-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下载次数:1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

    <正>姨妈用同样的方法,打开了另一只银锁,然后她说:“孩子们,你们的银锁都打开了。你们一人一只,轻轻地把盖子掀开,看看里面有什么。”唐刚和国强各自拿了一只银锁,盖子已经自行弹开了,他们轻轻地把盖子掀起来,原来锁心里有一个鸡心型的凹槽,再仔细一看,凹槽里嵌着一张小小的照片!老太太说:“孩子们看见照片了吗?”唐刚和武国强都回答:“看见了,看见了!”老太太放慢了讲话的速度,郑重其事地说:“孩子们,照片上有一对青年男女是吧?你们仔细看看吧。那个姑娘,就是你们的妈!”

    2024年20期 No.620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正>姜成武还没有走出这条街,突然一个人从天而降,拦在他面前。姜成武这一惊非同小可。他全身的酒气顿时消失,定下神来后,他揉揉眼睛,才看清,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秦少石。姜成武又惊又喜,正要上前说话,突然想起自己已是易容装束,何不探探他?姜成武站在那里注视着秦少石,一动不动。秦少石两手交在身后,向姜成武走来。待走到姜成武跟前,他说道:姜弟,这么晚了,在此有何贵干?姜成武又是吃惊。刚才神秘老人还说,叶堂主是当今世上易容之术最高超的人,我这还没见几个人,这易容之面目就被人认出来了,以后要是见了千爷、英布、王力这些人,岂不是一眼就被识破?姜成武突然大笑一声,伸出双手。

    2024年20期 No.620 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原的密码(续前)

    许辉;

    <正>庄周说:“于是俺就狡辩说,那咱们从头捋一遍。”惠施说:“俺上了你的当,俺也说,那咱们就从头捋一遍。”庄周说:“俺说,你惠施先生是不是说过,你哪里知道鱼的快活,这句话可是你说的?”惠施说:“俺当时承认说,这句话是俺说的。”庄周说:“俺当时说,那好,你是问俺是从哪里知道俺知道鱼的快活的,俺现在就告诉你,俺就是刚刚在这座桥上知道的。”惠施说:“俺当时被你搅浑了,俺说,就算你刚刚在桥上知道,那又怎样?”庄周说:“俺当时说,你惠施先生只是问俺是在哪里知道鱼的快活的,这说明先生已经默认俺是知道鱼的快活的了。”惠施说:“俺当时说,先生的狡辩术算得上一流了。”

    2024年20期 No.620 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智时代下黄梅戏元素传播策略研究

    董辩辩;陶健林;

    在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黄梅戏艺术传播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该文立足数智时代背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渠道,分别从文化产业发展、数字资源建设、黄梅艺术创新等方面传播黄梅戏元素,为黄梅戏的传播提供新的设想。

    2024年20期 No.620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父亲的小院

    张根荣;

    <正>父亲一直是个勤劳而坚毅的人,曾经,他的世界里似乎只有责任与担当,很少有时间去追寻自己的兴趣爱好。到中年后,他开始对花花草草产生浓厚的兴趣。或许是下班途中路过花店时,被一抹娇艳的色彩吸引了目光;又或许是在公园散步时,被一片芬芳的花海触动了心弦。父亲决定在家中的阳台上开辟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一个养花的小院。父亲花了整整一个周末,将阳台清理干净,重新规划布局。他从市场上买来各种花盆、花架和园艺工具,又精心挑选了一些花种和花苗,满怀期待地开始了养花之旅。养花伊始,由于缺乏经验,父亲种下的第一批花苗大多没能存活下来。父亲看着空空的花盆,脸上写满了失落。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要养好花的决心。

    2024年20期 No.620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