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教育观察

  •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思考与构建——以生物化学下册课程为例

    陈敏;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是对思政教学改革的总结与反馈,更是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由于课程思政是通过挖掘和隐性化嵌入思想道德和精神塑造元素而构建的复合式协同育人教育模式,因而对其教学效果的评估也具有特殊性。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应在注重评价指标全面性的同时兼顾思政教学针对性,强调思政元素融入的协调性、合理性,同时应力求反映出课程思政教学对课程教学促进的协同性及达成度。该文以烟台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生物化学下册专业教学改革为案例,尝试建立适合自身需求的课程全过程评价和达成度评价双重评价体系。实践检验结果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课程教学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4年19期 No.61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 生态文明背景下传统工科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路径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刘立恒;李海翔;林华;曾鸿鹄;唐波;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力量,肩负着建成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使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对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影响。在传统工科专业本科教育中,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教学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素养和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还可以促进传统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桂林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深入挖掘不同模块课程的生态文明要素、提高专业课教师生态文明素养和思政教学能力、拓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及考核方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

    2024年19期 No.619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卷首语

  • 七十五载,岁月如歌

    管淑平;

    <正>秋意渐浓,丹桂飘香,又逢一年国庆时。今年的国庆,恰逢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荣耀与自豪,燃烧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间,让人激动难抑,热血沸腾!忆往昔,峥嵘岁月稠。75年前,一个新生的共和国,在战火与硝烟中诞生,历经磨难,终成大器。那时的先辈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信念,以血肉之躯筑起共和国的基石。他们的事迹,如同星辰般璀璨,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2024年19期 No.619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教育理论与管理

  • 关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的思考与建议

    薛阳;赵会;冯银虎;

    进入新时代,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该文从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作用不充分、数字化场景支撑条件不完善、常态化优化机制不健全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方面入手,指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存在的制约因素。进一步地,从充分释放创新创业教育在青年人才成长过程中的长期效应、不断强化数字赋能、拓宽教学资源来源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强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的思考与建议。

    2024年19期 No.619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王斯;

    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为高校教师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提供了可操作的标准。该研究立足战略、技术、人才三个维度阐释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价值,客观呈现高校教师在教学能力数字化提升过程中存在的认知、育人、应用困境,基于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分析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基本方向,从战略、制度、主体、责任四个层面协同推动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2024年19期 No.619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施剑波;范佳烨;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贯彻“三全育人”方针的必然选择。高校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直接践行者,扮演着“经师”和“人师”的重要角色。该文以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为逻辑起点,围绕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意识不强、内容单一、考核不足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并从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综合素养、创新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完善教师课程思政评价体制等方面,为其指明优化路径。

    2024年19期 No.619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张婷;裴远阳;

    “双高计划”实施以来,建设“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该文分析了“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指出其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意义,包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等,诠释了建设“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关键要素,提出了建设“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路径与实施策略,强调“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价值与意义。

    2024年19期 No.619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成效、问题和建议

    李逸舒;

    经过数十年的调整和发展,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在资金投入、项目设置、资助标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全面脱贫、社会稳定和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在新形势下,现行大学生资助政策在资金的可持续性、对象的精准性、方式的育人性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提高资助政策实施效果,提出如下建议:扩大资助资金来源,优化筹资结构;健全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实现精准帮扶;调整资助项目结构,提高资助效益;坚持育人发展导向,注重培养困难学生的奋斗精神。

    2024年19期 No.619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学科交叉视域下“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成效研究——以宁夏大学博雅书院为例

    吴伟;王亚莉;张嘉伟;孙天河;马小萍;马雪;

    高校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有效举措。宁夏大学以博雅书院为试点先行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形成“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促进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当前博雅书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还存在“思政育人力量下沉不充分,党团引领作用不显著;宣传力度不足,学生参与率较低;配套设施不健全,社区活动开展受限;学科交叉薄弱,参与群体类型单一”等问题。对此,该文提出若干提升“三全育人”实效的建议,以期不断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成效。

    2024年19期 No.619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面向轨道交通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程曜彦;许浩然;洪玲;陕耀;王长丹;

    轨道交通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以及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保障。实验室建设是轨道交通专业稳固发展的基石和不可或缺的支撑,为一流学科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很多交通院校正根据新业态积极调整轨道交通实验室计划和方案。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在教学模式、人才梯队建设、设备管理以及实验资源共享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有效提升了轨道交通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2024年19期 No.619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探讨创新创业类竞赛对大专医学生创业决心的影响

    陈林;吉杨丹;梁秋果;帅光平;王恒;

    创新创业类竞赛是近年来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该文以大专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创新创业类竞赛对其创业决心的影响。研究认为,创新创业类竞赛是一种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手段,对大专医学生的创业决心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建议高校加强创新创业类竞赛的组织和实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为学生的创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支持。

    2024年19期 No.619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思政教育

  •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有温度的思政工作——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为例

    李广超;李思瑶;吕经纬;

    立足新时代,把握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全面提升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育人实效。高校需要对思政教育、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与计划,引导教师更深入地接触学生、理解学生、亲近学生、关心学生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有温度的教育服务,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使教师在引领学生思想发展和促进学生个人成长方面贡献更大的力量。自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以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内涵式发展,推进有温度的思政工作,全面提升育人实效和自主培养高水平人才能力。

    2024年19期 No.619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新工科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探索与实践

    王昕雨;

    实践育人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新工科理念的提出既为工科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复合型工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实践育人工作的现实困境,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立足专业特色,贯彻“三全育人”理念,以培养“四有”高素质复合型的材料人为目标,探索构建实践育人“四方平台”,持续推动实践育人“四维融通”,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创新提供参考。

    2024年19期 No.619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三方协同”驱动下的多元实践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仇莉娜;蒋小明;李仁璞;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该文针对高职院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探索了“三方协同”驱动下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围绕专业特色,通过构建校企社“三方协同”驱动,学校教师、社企导师多方参与的多元实践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提升高职院校劳动实践成效,探索具有新时代特征、社会特色、学生特点和教育特质的劳动实践模式,从而达到提升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群归属感,增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2024年19期 No.619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叙事疗法在辅导员谈心谈话中的应用

    吕璐;

    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备技能。叙事疗法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方式,以建构、解构、重构叙事为主要线索,以问题外化为核心,帮助人们改变认知。叙事疗法启发辅导员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成长为目的,开展谈心谈话,辅导员遵循叙事疗法,可以提升谈心谈话的效果,帮助学生重塑自我。

    2024年19期 No.619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教改教法

  • 浅谈高校力学课程学习的几个环节

    张佩;陈小云;雷宇龙;刘娜;孟妍;

    力学课程理论性强,知识体系复杂,计算量大,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实用、灵活的学习方法。针对力学课程学习的预习、听课与记笔记、课后复习、作业与练习、习题课、课外学习六个环节,指出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和每个环节的具体做法,提出的观点实用性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4年19期 No.619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生物伦理学在农林类高校开设的重要性及教学讨论

    史雪盟;许君;温鑫;毛琳;刘薇;

    作为目前发展极为迅速的交叉学科,生物伦理学为解决现代生物技术面临的伦理学挑战提供了规范指导。农林类高校较多涉及转基因作物栽培与模式动物实验等生物伦理学研究,然而生物伦理学课程尚未在国内农林类高校普及。开设生物伦理学课程,有助于培养具备伦理道德意识的专业型人才,同时促进农林类高校专业建设与科研的快速发展。该文结合农林类高校专业特色,论述了生物伦理学的基本概念、生物伦理学在农林类高校开设的重要性与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深化对生物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并提供教学参考。

    2024年19期 No.619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建设

    任志华;宁夏;库婷婷;郭琳;桑楠;

    该文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内涵与要求,结合有机化学课程具有的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蕴藏深厚人文科学知识、采用多元化教学形式等学科特点,研讨该课程在思政建设所要求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根本任务落实、重要目标达成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为丰富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提供了更多助益;另一方面,为培育自觉担负生态建设使命、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的新时代高质量全面发展型人才提供了道路导向。

    2024年19期 No.619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项目学习”教改模式的环境类本科生课程教学实践——以“环境监测”为例

    林海英;孙翔;冯庆革;

    基于“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该文系统地设计并细化了“线上线下混合式+项目学习”的教改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素养,增强了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4年19期 No.619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计算机工程图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李盈利;姚松;彭勇;杨志刚;

    “计算机工程图学”是交通运输工程等工科学科必修的一门主干学科基础课,工程图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应具备绘制与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计算机工程图学”课程以轨道交通新时代工匠精神为切入点,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慧启迪”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轨道交通后备技术人才。

    2024年19期 No.619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河流地貌实习实践问题研究——以浈江河流阶地剖面为例

    李岸莹;郑婉柔;张欣宇;刘展鹏;程子烨;

    地貌实习实践是地理学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提升地学类学生思拓与践行能力的方式之一。该文以浈江河流阶地剖面为例,分析地貌实习实践的具体内容,包括阶地沉积物的沉积特征、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技术(ESR)和光释光测年技术在河流阶地中的应用等。让学生通过河流地貌实习实践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强化对河流地貌理论知识和实习基本技能的理解与运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2024年19期 No.619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大模型背景下人工智能产业链人才需求分析

    胡瑛;乔汇东;

    ChatGPT的发布在全球掀起了人工智能的革命浪潮,催化了多模态大模型、算力、数据要素、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应用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需求飙升。对全球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政策进行梳理与分析,为高校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培养人工智能创新人才指明新的方向。根据我国人工智能目前的人才供求与分布现状,对人工智能产业链进行人才需求分析,探索对不同层次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2024年19期 No.619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SPOC模式的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索

    胡霞;马玥璐;水静怡;周硕;

    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积极心理学教学理念未深入贯彻、教学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特色和已开展的MOOC在线教学出现弊端等教学困境,采用MOOC与课堂教学混合式的SPOC教学模式,从宏观上进行SPOC模式下的教学内容设计、基于学习通平台的SPOC教学模式的构建和SPOC模式的评价体系建设,具体将积极心理和中医特色融入课前导学、课堂教学和课后深化三个阶段,这更符合新时代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以缓解医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美好期待与课程满意度不高之间的矛盾。

    2024年19期 No.619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视觉教学改革探索

    王鹏;高刚;

    计算机视觉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各大高校对计算机视觉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相当重视。在长江大学的教学实践中,作者发现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论知识有较好的理解,但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存在不足。为提升学生的实践编程能力,该文提出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改革,强调实际案例分析和理论知识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并通过教学案例说明和探讨了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期望这一教学改革探索能为计算机视觉教育提供有益思路,为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2024年19期 No.619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在线平台的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以医用化学为例

    汪辉煌;

    该文以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为指引,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从教学团队、课程资源、教学设计等方面开展医用化学课程思政建设探讨,以元素周期表单元教学为例加以阐述。实践教学表明,基于在线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能有效将学科知识、能力培养和德育有效融为一体,有助于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作用。

    2024年19期 No.619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岗位胜任力”背景下WORLD带教模式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与探索

    黄珍梅;翁剑飞;张淯枫;林锦榕;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以来,中医住培制度的不足也慢慢凸显出来,如规培医师的临床参与度较少、责任不明确,学生单纯完成科室轮转,未得到核心能力的训练,毕业后岗位胜任力不足。为了最大限度地改善当前问题,从优化中医住培过程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统筹部署、加强对临床带教老师的培训等方面入手研究问题,探讨WORLD带教模式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以更好地践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宗旨。

    2024年19期 No.619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课程思政在护理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

    王晓丹;万丽红;彭俊生;

    为促进护理学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中山大学护理学院以课程思政为抓手,通过建立和完善课程思政保障体系和教学体系等一系列举措,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课程思政的第一课堂全覆盖、第二课堂全融合,建设一批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逐步扩大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辐射范围,充分彰显其示范引领作用。

    2024年19期 No.619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课程思政视域下法律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李倩;

    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是必然选择。交叉学科在知识再生产与创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起源于西方的法律社会学作为法学与社会学的科际整合成果,若法律社会学课程教学中思政导向缺场,则不利于被教育者的成长与学科的中国化。法律社会学与课程思政结合是教书育人与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法律社会学与思政元素具有良好的融合性,思政元素融入法律社会学课程的路径有改革教学目标、“高校+教师”改变角色定位、整合多学科资源等。课程思政改革任重道远,需要各方面的不断努力。

    2024年19期 No.619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新财经背景下数字经济的量化分析教材建设理念与实践

    金星晔;刘钾;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和改变了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呈现井喷式的指数增长。文本数据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其表现形式多样、数据结构复杂,为文本分析带来巨大的挑战。新时代技术变革、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的变化,助推近些年经济、金融等相关领域研究中研究方法的迭代升级,越来越多的研究使用到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这对新财经背景下的教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该文聚焦数字经济的量化分析方法,以《数字经济的量化分析方法与应用》教材建设为案例,使用程序语言进行快速、有效、精准的文本分析,具体阐释了新财经背景下量化分析教材建设的设计理念与实践路径,回应了当前阶段经济、金融领域的实证研究对于大数据处理应用的需求。

    2024年19期 No.619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文化自信索求下大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路径重构

    姜志云;

    在文化自信发展思潮的濡染之下,大学语文教学系统的统筹理念与运作模式也应当同步革新,才能充分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职业发展的整体要求。在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诉求的驱动之下,该文科学对接文化自信的内涵与古诗词教学的综合目标,将逐步提升受教群体的美学修养、人文气质、实践能力作为出发点,以此来完成教学思路的调整、教程方法的更新以及社会化应用的跟进,进而为大学语文教育体系的长效发展提供可行性借鉴。

    2024年19期 No.619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三位一体”模式建构及实践路径

    贺静;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对高校各类学科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起着重要作用。大学英语课程的融合性价值取向赋予其丰富的育人内涵,具有实施思政教育的独特优势。该文从教师、课堂、学生三个向度,建构贯通联动的“三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并结合教学内容,从课前、课中、课后等关键教学环节阐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旨在促进学生对思政元素的领悟和内化,强化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2024年19期 No.619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英语语言学课程思政路径和元素的探索——以《语言学教程》第五版为例

    冯家欢;

    该文以《语言学教程》第五版为例,探寻出三条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路径,分别是:(1)颠覆传统的英语思维模式,用“中文本位”思想替换“英文本位”思想;(2)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语言学现象;(3)用中文实例多角度呈现中文魅力。与此同时,文章还深入挖掘了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文章所提出的思政路径相配合,以提高实际操作中的英语语言学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2024年19期 No.619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晓超;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学技术不断升级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发展需求。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求翻译教学的新方法,将英汉翻译教学与数字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路径,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创新尝试,也是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该文旨在探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施综合化的学习评价、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促进深入的互动交流,以及关注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增加实践机会,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翻译教学效果。

    2024年19期 No.619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为例

    张秀瑜;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校教师教育课程将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在抓好专业教育的同时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探讨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很有意义且非常必要。该文将从思政意识强化、思政目标的确定、思政元素挖掘与落实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2024年19期 No.619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下载次数:1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学前教育专业认证中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实践研究——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为例

    徐晓晨;毛玉蕊;齐子欣;张安涛;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相关政策和举措相继出台,其中近年来持续进行的师范类专业认证受到诸多关注。在认证过程中,课程与教学是重点环节,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该文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为例,明确了课程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课程目标1的达成度为0.70,课程目标2的达成度为0.82,课程目标3的达成度为0.82。这说明:学生基本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础知识;能够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具有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教育观念,养成了反思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评价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仍然欠缺经验、知识储备不足,教学实践能力仍须进一步提高。未来教学应该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进。

    2024年19期 No.619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职业教育

  • 职校生职业呼唤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与培育策略

    刘彬;

    该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000名被试进行分析,揭示了职校生职业呼唤的发展特点。该研究表明,家庭背景、教育环境、校企合作等因素,影响职校生职业呼唤的形成与发展。该文构建了一个包括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强化和校园文化营造等多维互动的职业呼唤培育路径。该路径强调个性化与情境化的教育方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策略。

    2024年19期 No.619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互联网+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唐巧;

    在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坚持系统性、科学性、动态性、发展性原则。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方法,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团队、教学支持、互动反馈、学习效果七个方面着手,构建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024年19期 No.619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BOPPPS的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设计与实现

    吴珊珊;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该文针对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中微观目标有待进一步细化、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设计系统性不足、教学效果评估的科学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利用BOPPPS混合教学模型,以电子类专业课程为例,从引入、学习目标、预评价、参与式学习、后评价、总结6个维度对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并利用NPS量表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基于BOPPPS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兴趣,明确课程思政学习目标,理解其重点和难点,可以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思政育人目标。

    2024年19期 No.619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校企协同,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宝岛眼视光学院为例

    晏燕;左莉;

    晶华宝岛眼镜(四川)有限公司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为指引,在深厚的合作基础上不断突破创新,以宝岛眼视光学院为依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校企协同优化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融通校企优势资源、构建新型师徒关系,多层面、多维度深入合作,形成紧密型产教融合育人共同体,取得了显著成果。

    2024年19期 No.619 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国际传播视角下高职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研究

    洪欣平;

    在全球化背景下,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能力已经成为英语课程教学至关重要的任务。该文拟从梳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分析高职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困厄,探究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模型,开展高职英语课程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践,以提升学生踏入职场后的跨文化能力。

    2024年19期 No.619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基础教育

  • “双减”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及疏解路径——基于公共政策执行循环模型视角分析

    李田洁;

    “双减”政策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重要标志,是我国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双减”政策实施3年多以来,从政策执行的角度思考,可以发现目前“双减”政策执行尚存在困境。以公共政策执行循环模型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当前“双减”政策执行深受政策本身、资源分配、执行机构和多层次因素的共同影响。基于公共政策执行循环模型各阶段特点,并结合“双减”政策现存困境,“双减”政策的执行应充分依托信息化数字资源、协调普职教育差异、构建合理政绩观、优化多方不足,从而保障“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

    2024年19期 No.619 169-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2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应用研究——以雅思口语和人教版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为例

    胡飞;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1])指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评价与教和学之间的关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施。”外国语高中有两类生源:出国留学和参加高考,相对应的课程教学包括雅思和人教版英语两种,二者在教、学、评上存在不同之处。本研究立足H市附属于大学的某外国语高中,以口语教学为例,根据两种课程版本的授课经验,从教、学、评三个方面探索一体化在口语教学中的实施。

    2024年19期 No.619 17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学科融合教育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谷春晖;

    学科教学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不同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既能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综合素养。该文主要从高中物理与数学、语文、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融合入手,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多学科融合教育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实现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2024年19期 No.619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教育心理学

  • 高校重点心理问题学生专班帮扶体系构建的探索——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

    余亚梅;

    近年来,高校严重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对校园安全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据统计,校园严重心理危机事件高发于重点心理问题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重点心理问题学生具有高度隐匿性、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特征,采用常规工作手段难以取得实效。该文以陕西理工大学借鉴我国政府组织体系中的工作专班这一新的组织形式,探索构建重点心理问题学生专班帮扶体系为例,介绍“1467”重点心理问题学生专班帮扶模式。实践表明,重点心理问题学生专班帮扶体系成效显著,一定程度上破解了高校在重点心理问题学生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现实困境。

    2024年19期 No.619 184-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

    <正>李达英已经哭出声了。都是生儿养女的人,都懂得失去孩子是一场什么灾难。她庆幸得到了这个苦命的孩子,但是她更同情那个苦命的母亲!唐刚和武国强痛苦地揉着眼睛,然后抱在一起,仰天呼喊着:“妈!妈妈——!”哑巴听不下去了,一转身,躲到沙发后面呜呜咽咽去了。“孩子们,我还告诉你们,你们的母亲,到现在还没有找到那个博士,但是她一直等着他,等了27年,头发都白了,誓死不嫁!一个女人的青春年华,早已经付诸东流了……”姨妈的话音未落,已经引起哭声一片。

    2024年19期 No.619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正>走到外面,姜成武就看见前面五个人若无其事地跟在秦少石、郡主等人后面。秦少石和郡主边朝穆王府方向走,边说着话,似乎并不知道后面有人盯梢。便衣走在姜成武他们前面的大街上,与行人并无二致,秦少石要是回头看到了他们,也不一定能察觉出异样。快走到穆王府前面时,穆王府门前的护卫走上前来,向郡主行礼。郡主与秦少石告别,连同丫鬟一起走进了穆王府。秦少石将郡主送到穆王府后,转身回去。他与五个跟在自己身后的东厂便衣撞个正着。秦少石顿时警觉起来。他特意绕开,异向而行。走过一段,秦少石又与姜成武和老人擦肩而过。姜成武走出不到十米,转过身来看秦少石,但是秦少石不见了。

    2024年19期 No.619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原的密码(续前)

    许辉;

    <正>我梦见我向一位青年请教时尚。小鲜肉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听长辈的。小姐姐说,享受生活。我说,这是什么意思?小鲜肉说,长辈总是想把他们的生活强加给我们,但未来总是要我们当家吧,我们为什么都要听他们的?小姐姐说,享受生活就好了,不必要讲那么多理论。我说,可是他们有那么多经验、教训,也包括理论。小鲜肉说,可是我们不一定爱听……我说,嗯嗯,也许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完,我发现他们已经不在了。我尴尬地向他们消失的方向说,受教了,受教了。

    2024年19期 No.619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思政教育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为例

    卢淑芳;

    该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为例,探讨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如何将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等相关内容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分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具体内容和有效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塑造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024年19期 No.619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人性的温度

    徐新;

    <正>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一些平凡的举动总在不经意间温暖着人心,给人们带来深深的感动和满满的正能量。因为在外地工作的缘故,乘坐飞机于我来说已是常事。当坐在飞机上等待飞机滑行起飞时,我透过机舱窗户,总能看到两个穿着反光背心的人默默地站在机头一侧挥手和我们告别,目送着飞机的远去;飞机平稳降落时,总有一个人拿着示意牌指示飞机停靠在适当的位置。后来看了资料才知道他们是机务人员——“飞机的专属医生”,他们在停机坪无微不至地呵护着飞机,只为保障飞机的平安起落。无论是在凛冽的寒风中还是在酷热的骄阳下,每每看到他们挥手送行的场景,我心中感到的是温暖和踏实。

    2024年19期 No.619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科教文汇》(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9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4-1274/G,国内邮发代号26-205)是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省级教育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科教文汇》秉承“科教兴国、文汇天下、教研结合、共同发展”的宗旨,注重教研教改成果的宣传、案例的分析、经验的介绍及学术的交流。

    2024年19期 No.619 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