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八面来风

  • 我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成绩单”公布

    章韬;

    <正>2024年9月9日,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在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4028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技术开发、咨询、服务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金额达2054.4亿元,当年到账金额达1352.7亿元。高校院所实施的转化项目数量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以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项数,由2019年的43.3万项增长到2023年的64.0万项。

    2024年18期 No.618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中国科大高能核物理团队在反物质超氢-4核发现中做出重要贡献

    王犁;

    <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能核物理团队与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合作,在RHIC-STAR国际合作重离子碰撞实验中首次发现了一种新反物质超核——反超氢-4核,这是迄今实验中发现的最重的反物质超核。研究成果以“Observation of the antimatter hypernucleus anti-hyperhydrogen-4”为题,于8月2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上。这是STAR实验继发现反超氚核、反氦-4核以来在反物质探索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反物质和普通物质的不对称性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生活的世界和现今的宇宙中为何绝大多数的物质都是正物质?这仍然是一个谜。1931年安德森发现了正电子,证实了狄拉克方程反物质的猜想。此后科学家们相继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反氘核等。

    2024年18期 No.618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观察

  • 技术赋能:信息化引领教育转型与发展

    王海燕;王秋月;石晓晶;

    该文主要探讨了教育信息化在引领和推动教育变革中所起的关键作用。首先,介绍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历程。其次,深入探讨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推动、对课程内容的丰富与更新、对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均衡,并以知识图谱、在线课程为例,分析它们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与发展,即大学数学课程知识图谱的构建与个性化学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在线课程:打破时空界限的学习新模式。最后,提出了一些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2024年18期 No.618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人工智能背景下“互联网+智慧教育”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齐少波;江闪闪;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物联化、智能化、泛在化”的新型教育生态系统,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研究热点。该文从人工智能背景出发,对比分析传统课堂和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智慧教育课堂在教学资源、教学场景、教学评价及教学管理方面的差异性,发现教与学的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协同理论,立足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环境角度,构建“虚实环境+智慧课堂+智能评价”的三维新生态系统,形成人工智能与师生教学共同体,使得人工智能和教育教学领域深度融合,加快教育向高质量阶段发展。

    2024年18期 No.618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卷首语

  • 中秋的期盼

    柴伟凡;

    <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逢中秋佳节,这句诗总会在人们的心头轻轻荡漾,勾起无尽的思念与遐想。中秋,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佳节,承载着人们对团圆、美好的深深期盼。每当秋风起,桂香满园,人们便知,中秋将至。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它们如同一串串璀璨的珍珠,串联起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追溯至远古,中秋的起源或许与古代人对月亮的崇拜紧密相连。在那个科技尚未发达、自然之力神秘莫测的年代,月亮以其圆缺变化,引发了古人无限的遐想与敬畏。

    2024年18期 No.618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教育理论与管理

  •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反思与重构

    许梦麟;

    该文聚焦新时代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深入剖析了人才培养目标与应用型办学定位脱节、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割裂失衡、产教融合运行机制不健全以及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尚待完善等现实困境,并立足“四新”建设、产教融合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趋势,结合教育教学理论,系统探讨了新时代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重构逻辑,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动态响应与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的有效合作路径、完善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等,推进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理论支撑和实施蓝图。

    2024年18期 No.618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融入“大先生”智慧:通过课程思政提升大学教师师德的新路径

    胡良惠;

    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先生”理念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该文以此为理论基础,探讨了通过课程思政提升大学教师师德的新路径。首先阐释了“大先生”的理论内涵及其在教育领域的深远意义,指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价值观的引导者和人格的塑造者。随后分析了课程思政在师德建设中的关键角色及所面临的挑战,强调了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承担着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责任。针对课程思政实践中的挑战,提出了三条主要路径,以提升大学教师师德。

    2024年18期 No.618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民办高校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建构与路径研究——基于fsQCA研究方法

    路静文;

    该文以民办高校校企协同育人项目为研究样本,运用fsQCA方法,选取企业规模、学科类型、项目前期投入、项目实施过程4个条件变量,从条件组态视角探究提高民办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成效的组态构型和发展路径。结果显示,实现高绩效的民办高校校企协同育人项目不能通过单一变量,而是通过条件组态的形式发挥关键作用。提高民办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成效存在4条路径,路径中的企业规模、项目前期投入和项目实施过程是提升民办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成效的核心条件,三者的变化组合在不同条件组态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2024年18期 No.618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论满足正当需要对辅导员发展活力的开解

    阎瀚;

    满足正当需要是激发辅导员发展活力的“锁匙”。物质占有与职业认同、职业发展路径、自我实现愿景等正当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抑制当下辅导员的发展活力。其纾困之策在于:以物质荣誉激励,提升行动自觉和尊重职业价值,增进职业认同与优化考核体系,畅通晋升渠道来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以厘清角色职责,强化职业担当和依托学习平台,提升专业能力来发挥自主性;以细化发展方向,拓宽发展空间和推进工作创新,实现自我价值来激发创造性。

    2024年18期 No.618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辅导员视角的新时代高校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石明玉;

    就业关乎国计民生,高校开展学生就业观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学生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就业观教育中扮演着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者、就业形势与政策的宣讲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者以及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者等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就业观教育,辅导员可以从提高认知、加强学习、做好帮扶辅导以及统筹多方资源等方式提升就业观教育实效。

    2024年18期 No.618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数智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潘家超;李翀;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数智时代。该文着眼于数智融合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系统探讨了这一趋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新挑战和高校的应对策略。首先从就业岗位的重构、就业方式的变革和就业观念的冲击三个方面分析数智融合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新挑战,其次从培养和具备系统分析、持续学习、创新创业等能力剖析数智时代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新要求,最后从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变革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训练等方面提出数智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新路径,揭示数智融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蕴含的深刻启示。

    2024年18期 No.618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8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高校毕业生跨文化就业挑战及应对策略

    郑春昱;

    该文探讨了高校毕业生在跨文化就业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首先,分析了跨文化就业的需求与高校毕业生跨文化就业的优势。其次,深入探索高校毕业生跨文化就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跨文化适应与冲突、专业障碍和沟通、心理情感。最后,从个人角度强调明确职业规划、提升自身素质,并从高校角度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开展跨文化培训和开拓就业资源等策略。总结指出,毕业生应正视优劣,充分发扬优势,同时高校应为毕业生提供支持。通过合作应对挑战,毕业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跨文化职场,促进个人和全球化职场的融合。

    2024年18期 No.618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创建多层级安全教育模式,提升农业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效能

    夏春皎;熊薇;刘莉;黄远卓;齐迎春;

    随着2023年2月《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的发布实施,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该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多层次安全教育模式,该模式分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平台资源+充裕时间”,即入学前学生利用充裕的假期在学校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自学安全知识,并完成最基本的安全考核,从而在学生心中初步树立安全意识。第二层级为“研究生安全员+实战演练”,即选培优秀学生担任安全员和实施实战演练,强化了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并保障了安全管理的连贯性和广泛性。第三层级为“导师直管+助理辅助”,即让每位研究生都能深入理解实验室的具体安全隐患,并将个性化的预防措施融入科研行为。通过这种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的安全教育模式,保证研究生安全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彻底性,进而提升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效能和科研产出的效率与质量。

    2024年18期 No.618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思政教育

  •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郭兰芳;费腊梅;

    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抓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保障。该文通过对劳动教育课程设立的背景、依据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遵循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充分融合课程内容、完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路径,发挥劳动教育课程主渠道、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主动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社会需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8期 No.618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平安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付晓燕;

    平安校园建设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平安校园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该文阐述了平安校园建设的内涵、目标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功能,分析了平安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实现两者融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包括完善组织领导、强化制度建设、创新教育方法、优化校园环境和提升教师素质等。

    2024年18期 No.618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路径与策略探析

    张震;慕怀琴;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凸显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价值,也为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内容和要求。鉴于各高校较少开设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的实际,该文从课程融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文化课程协同渠道、社会活动实践渠道和科技手段赋能虚拟渠道四种实现路径,以及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形成社会教育合力四种教育策略。

    2024年18期 No.618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

    郑怡婷;卢欣;刘振华;王雨晨;

    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新时代医学生奋进新征程指明了方向,为医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武器。该文阐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意义,对当前医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行剖析,并提炼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聚焦理念、内容、模式与团队四个方面,给出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政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推动医学生思政教育提质增效,助力培养优秀医务工作者,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4年18期 No.618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教改教法

  • ChatGPT赋能自主学习的悖论生成与解悖策略

    韩晓丹;

    ChatGPT打通了网络资源壁垒,个体学习的及时性和可获得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呈现出个体学习者、教师以及智能机器之间相互交织、共同创造知识的“三元”学习模式。但与计算机、手机的使用类似,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引起人们是否会对其产生依赖和成瘾的警惕。ChatGPT放大了技术与教育间的二律背反共存矛盾,展现出直白式惯性索取与引导教育思考相悖、信息茧房与开放式泛在学习空间相悖、智能鸿沟与数字化教育公平和效率相悖、知识涌现与信息安全和学术诚信相悖的失衡现象。基于此,作者从价值共创视角提出解悖策略,规避教育中的技术宰制和异化风险。

    2024年18期 No.618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

    李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然而,如何有效地应用在线开放课程,以及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因此,该文旨在探讨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模式与教学方法,以期为在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24年18期 No.618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应用型本科院校离散数学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研究

    韦铸娥;李建;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其理论方法研究的拓展在算法设计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根据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思维、知识、能力和素养为目标,通过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双创”能力目标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融入“双创”育人元素、在教学方法上引入创业项目驱动法、在课程考核方式上注重多元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团队上组建跨学科和跨学院融合队伍等措施开展离散数学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以促进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双创”训练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联,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及算法设计的专业综合技能,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近年来,作者指导学生将离散数学知识应用于金融IC卡发卡系统、无线通信安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24年18期 No.618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有限元分析基础”双语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研究

    李乐;黄小龙;白龙;王立勇;

    该文针对“有限元分析基础”课程开展对于“学科德育”的讨论,从有限元的发展历史出发分析专业课中的人文精神,将双语教学融入思政建设,通过综合运用辩证法和方法论,深入探讨科学技术中的哲学思想,最终做到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在工程应用案例中讲好做人道理,全面培养新时代爱国爱党、有理想有志向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2024年18期 No.618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地理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李琼;

    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科学指引,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根本遵循。中国地理课程对象与党的二十大报告倡导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课程属性与党的二十大报告蕴含的方法论高度契合、课程目标与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的使命任务高度契合。该文通过梳理中国地理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契合点,从精选内容、找准时机、创新方法三个方面探索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以期达到高质量育人效果。

    2024年18期 No.618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工程案例的“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设计

    晋艳;

    强化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工程类课程离不开工程案例的应用和辅助。以工程案例为载体,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为例,通过对项目决策阶段造价管理、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案例的思政切入点和思政元素,并提出思政教学设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达成课程思政目标和价值塑造,取得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024年18期 No.618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基于OBE理念的电机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晁雪薇;李阳;聂晶;吴延祥;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各行业对高等教育体系所培养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提高。电机学作为电力工业领域关键的学科之一,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该文针对传统课堂教育模式下学生低头现象多、轻技能重知识等痛点问题,结合电机学课程内容特点,基于OBE理念提出一种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混合式教学方案,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对电机学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评价等多方面进行变革与创新,结合高阶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完成知识探究的能力;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实现过程评价,对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实践能力培养进行全方位追踪,并进行评价分析,以实现持续性改革。

    2024年18期 No.618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课程思政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车辆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中的探索实践

    朱冬;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高等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该文以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车辆流体传动与控制”为例,在分析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混合式教学的途径,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所得成果证明了混合式教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积极性,也为车辆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2024年18期 No.618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OBE理念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实现路径及策略

    张双圣;张建昆;张学杨;项玮;鹿晴晴;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之一,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阵地之一。以徐州工程学院“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在充分开展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以OBE理念为指导,分别从时事政策、传统文化、人物事迹、实验实践、科研实例、环保产业等方面深度挖掘思政元素,重构课程知识体系,提出了课程思政六步走策略,实现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不断强化和优化协同育人格局,为工科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18期 No.618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区域水文地质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曹国亮;

    在研究生专业课中融合思政教育,明确“区域水文地质学”蕴含的思政内涵,从课程思政内容挖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效果评估等环节入手,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科学思维和职业道德为课程思政双主线,通过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解决专业课教学在科学研究与实际工程和管理实践等环节脱钩的问题,实现研究生专业认知、社会需求与人才成长的有机结合。

    2024年18期 No.618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BOPPPS的SPOC+翻转课堂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探索

    续珊;陈始明;

    临床教学是关系到医学教育质量与医疗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可多维度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别于其他由单个器官系统定义的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专科性极强,内容繁多冗杂,其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医学生的临床知识操作技能及临床思维能力。基于BOPPPS的SPOC+翻转课堂模式主要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并整合传统教学的优势,培养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临床知识和临床思维能力。该文探讨了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该教学模式的推广价值及探索意义,以期整体提高我国临床医师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

    2024年18期 No.618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地市级医院住培分层递进培养模式实施研究

    高云;吕秀花;张楠;

    地市级医院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医疗机构,也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阵地。我国住培制度已经实施十年,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各类问题也接踵而至,亟须将一些新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应用到住培制度中。基于此,该文就分层递进模式的运用进行了重点探讨,旨在破解现有住培体系中的瓶颈问题,实现地市级医院住培质量的全面提升。

    2024年18期 No.618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以OBE理念为导向的药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蒋旭东;高思;李婷婷;陆苑;陈爱羽;

    在OBE理念指导下,从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出发,针对当前药学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和解决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在课题分析、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为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培养新时代药学专业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提供借鉴。

    2024年18期 No.618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泰勒原理的教育学课程思政实践理路

    黄巧玲;

    教育学课程的根本任务在于形塑师范生的专业理念与师德,唤醒师范生的主体自觉,使其主动求知、主动发展。培养富有教育情怀的未来师者,是教育学课程思政要实现的总体目标和意图。基于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构建教育学课程思政的四重实践理路,即研制教学目标、精选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效果评价等,力求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切实发挥教育学课程求真、向善、崇美的价值塑造功能。

    2024年18期 No.618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ChatGPT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参与式美育:创新与互动的路径

    佟彤;张旭;

    该文通过对ChatGPT语境下高校美学教育的理论研究,探索其作为美育工具的积极方面及其作为美育手段的理论反思。ChatGPT可以为参与者提供广泛的知识和信息,拓宽学习者的视野,提升学习者的认知,并为其提供个性化和灵活的学习方式。通过与ChatGPT的互动交流,参与者能够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流派和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甚至参与其中进行二次创作。然而,由于设计和算法的限制,ChatGPT在美育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其提供的答案和观点具有很强的局限性等。应辩证看待在高校美学教育中应用ChatGPT,教师要在应用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筛选,为高校美学教育带来新的可能性。

    2024年18期 No.618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美育公共必修课的“631”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秦子梅;

    当前高校公共美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审美感、获得感不强,学生审美观偏离,中国传统及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缺失等痛点。根据德育美育相契合的理论渊源以及课程思政的现实需求,该文以课程思政背景下强化课程思想引领和加强审美体验为主旨,构建“631”教学模式,即以六维教学目标为引领,采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三维联动,一维导向于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系统强化课程思政,实现课程与思政全要素、全空间、全过程融入。

    2024年18期 No.618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大思政课”理念下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教学路径探究

    许凤伟;

    法治教育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工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发布,为思政课中法治教育内容一体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教学中应遵循“大思政课”理念和育人规律,细化理解教学目标、深耕教学内容、探寻适宜教学方法、协同推进一体化建设,推进一体化建设的精准定位、螺旋式上升。

    2024年18期 No.618 13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8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职业教育

  • 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四位一体”育人模式研究

    王飞;

    现代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积极探索。该文从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顶层设计不够合理、主体定位不够清晰、整合优势不够明显、考核评价不够科学的问题出发,提出构建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并基于万众珠宝首饰产业学院,探索总结现代产业学院“四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建设路径。主要举措有以工作室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以共建课程为切入点整合资源,以多项目为依托开展社会服务,以岗位实习为抓手提升人才质量。

    2024年18期 No.618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工人培训基地的着力点研究

    赵盼盼;

    产业工人队伍是振兴实体经济,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党中央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将此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作为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资源统筹、科研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提供了有力支撑。高等职业院校可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发挥“政府工会+学校工会+企业工会”的桥梁纽带优势,着力打造具有思想政治引领、产业学院共建、名师资源汇聚、培训课程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功能的综合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2024年18期 No.618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专业群共享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社会调查方法与实务”为例

    林淼;

    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课程建设适应专业群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该文在梳理STEAM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专业群共享课程“社会调查方法与实务”转型发展的建设现状,从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组织改革和考核方式改良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融合STEAM教育理念设计“纵向提升、横向整合、纵横交错”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期为高职专业群共享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024年18期 No.618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基础教育

  • 基于“两个世界理论”探究中学生手机管理问题

    刘兴丽;

    我国互联网及手机终端的迅猛发展虽然给中学生提供了便捷、带来了愉悦,但也衍生了“游戏成瘾”“行为失范”“价值观扭曲”等问题,对学校管理构成诸多挑战。该文通过文献研究,对中学生的手机使用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手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两个世界理论”,提出了加强中学生手机管理的具体策略。

    2024年18期 No.618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初中英语游戏化教学学生认同现状与实施策略研究——以安康市城区初中为例

    王芳;

    游戏化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以安康市城区初中为例,采用认知反应理论对初中英语游戏化教学中学生认同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中英语教学中游戏化活动的教学效果、情感体验、参与意向等都得到学生的肯定和赞成。文章进而提出以学生为根本、以内容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以效果为旨归的实施策略,来推进初中英语课程游戏化教学活动常态化和科学化展开。

    2024年18期 No.618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6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创新素养培养导向下幼儿园科普类图画书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夏恩佑;

    科普图画书是幼儿科学启蒙的重要工具,对于培养幼儿的创新素养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在当前我国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科普类图画书并未得到充分的运用,制约了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更阻碍了幼儿创新能力种子的生根发芽。该文通过研究幼儿园科普类图画书教学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高效利用科普图画书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024年18期 No.618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2岁以下低龄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困境及对策探析

    邓祎;

    自2019年托育行业兴起后,2岁以下低龄婴幼儿家庭托育需求旺盛,但实际入托率却很低。该文以湖南省5个城市的调查为基础,从托育服务需求方与托育服务供给方两个方面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孩子年龄小、经济压力大导致低龄婴幼儿家庭不敢送托;托育行业才起步就面临萎缩,导致无法保障高性价比的托育服务,进一步加剧了这类家庭的送托担忧。该文在此基础上从家庭、托育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对策。

    2024年18期 No.618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心理学

  •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仿真技术研究——基于神经网络优化算法

    戴钰;

    本文以促进大学生心理良性发展为导向,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为切入点,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从分类问题和回归问题角度出发,在分类问题中使用有监督分类学习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体系进行建模,在回归问题中使用神经网络类学习器进行分析。使用SOM聚类算法验证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稳健性,并基于神经网络学习器进行模型训练,针对最优权重以及阈值的选择问题使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

    2024年18期 No.618 17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混合式教学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投入及学习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以大学数学课程为例

    周琴;蒋丽轩;刘志清;

    该文以大学数学课程为例,研究混合式教学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投入及学习满意度提升策略。首先对学生在大学数学课程中的混合式学习投入与学习满意度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建设优质数字化资源、优化混合教学实施方案、开展数据驱动的评价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混合式学习投入及满意度提升策略。

    2024年18期 No.618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音乐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胡佩玉;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及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在高校中,部分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不能顺利完成学业,他们对于面临的各种压力不知道该如何释放,在出现心理问题时无法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面对大学生的这种情况,各大高校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同时开拓多元化的心理治疗方法来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近年来,音乐疗法在音乐和心理学领域发展迅速,尤其是音乐对人情绪的影响可以直接调控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该文基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探索,结合音乐疗法的实践运用,重点研究音乐疗法对于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控作用的影响,以此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024年18期 No.618 184-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1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

    <正>李达英他们看见老太太如此重情重义,也赶紧站起来端起茶杯表示回敬。刘大妈还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做好事嘛,添福添寿啊!”姨妈把眼光移到唐刚和国强身上,看了又看,心想这俩小子长得太像、太漂亮、太可爱了,不过一点也不像夏惠兰,肯定像那个臭博士!“今天看见这两个孩子长大成人了,又都有出息,是我最大的安慰。刚儿和国强,你们已经知道自己是双胞胎了吧?”“知道了,夏处长。”两个人同声说。“什么?喊我夏处长?”姨妈提出一个大问号,不过马上又改口了:“夏处长就夏处长,不知者不罪嘛!”接着她又问问李达英:“我能够说说孩子的母亲吗?你不介意吧?”李达英马上回答:“夏处长,没关系的,这么些年了,我也很想知道他们的生母是谁。有两个母亲照顾他们,总比一个母亲好啊!”“好的好的,品德很高尚,怪不得把孩子培养得这么好。”姨妈夸奖着,“孩子们,我今天指天为证,就说说你们的母亲!”唐刚和武国强对视了一眼,觉得老太太的话很不寻常,“指天为证”这几个字,足以表明老人家说话的份量。

    2024年18期 No.618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正>酒过三巡,节奏放慢了。姜成武像想起什么似的,问:老人家,你刚才说,还是京城好。你是刚来京城的吗?老人咽下一口菜,看了一下四周,然后对姜成武说道:我是昨天才进城的啊。姜成武问:从何而来?老人说道:南方。姜成武这下来了兴趣,说道:南方好啊!南方至少没这么冷,这里冰天雪地的,弄得拳脚都施展不开。老人说道:看来兄弟也是南方人,幸会幸会,不过京城是喝酒的好地方,越是冷的天,喝酒越痛快,兄弟你说是不是?姜成武说道:极是。接着,又是喝酒。姜成武自认还是能喝一点酒的,但是没想到,眼前这位老人酒量这么大。不到半个时辰,两人将两壶酒都喝了个底朝天。姜成武问:老人家,再来一壶?老人爽朗地回应:再来一壶!于是,姜成武吩咐店小二再上一壶酒。店小二离得远,姜成武吩咐店小二的声音有点大。

    2024年18期 No.618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原的密码(续前)

    许辉;

    <正>冬天我最常梦见的,是我又走上了冰原。我看见前面的冰河汹涌奔腾、波浪滔天、凶险无比。不过,那条汹涌奔腾、波浪滔天、凶险无比的冰河,是凝冻了的冰河,是凝冻了的汹涌奔腾、波浪滔天。汹涌的波浪,还有波浪里的大鱼,都凝冻在半空中,都还是汹涌动感的模样。远远地看去,那些几米长的大鱼,甩着尾巴,立刻要从半空中掉入冰河里的样子,可是它们被冻在半空中,就是掉不下去。我觉得我应该跑起来才好,这样我就能靠近看清冰河的细节了。于是我跳起来跑了出去。虽然我内心很想跑快,可我的胳膊,还有腿,都十分僵硬,也很重,重得都动不了。我很着急。我尽力地划动双臂。我也尽力地迈动双腿。但不管我怎么卖力,效果都不太好。

    2024年18期 No.618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浅谈兵法谋略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洪逸灵;

    孙子兵法是古代军事谋略中的制胜法宝,闻名于世,流传至今,现在也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商务谈判中,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商务谈判中正确运用兵法,不仅可以帮助谈判者获得主动权,甚至能起到扭转局面的作用。该文通过具体案例,介绍兵法在商务谈判中的具体作用及在运用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原则。

    2024年18期 No.618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藏在唐诗里的写作密码

    项伟;

    <正>清代的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序言中写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个“吟”字其实有“写”或“作”的意思。后来这则谚语的含义被引申为只要熟读经典或优秀的作品,自然而然就能提高写作水平。作为经典和珍贵的文化遗产,唐诗除了在格律诗的创作上能给我们颇多借鉴外,于白话文的写作方面又能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发?这就不得不提在唐诗中应用广泛的“对称法”。诗歌是一种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讲究对称的文学体裁,尤其是唐诗,从字词句的性质、结构甚至字数上,处处体现出“对称”之美。

    2024年18期 No.618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科教文汇》(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9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4-1274/G,国内邮发代号26-205)是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省级教育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科教文汇》秉承“科教兴国、文汇天下、教研结合、共同发展”的宗旨,注重教研教改成果的宣传、案例的分析、经验的介绍及学术的交流。本刊为半月刊,系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学术期刊、安徽省优秀期刊。本刊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欢迎来稿,欢迎订阅。

    2024年18期 No.618 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