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教育观察:科教融汇机制研究

  • 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内涵价值、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

    危贵茂;曲茹;王文;

    科教融汇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表述,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一个新的重大命题,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新方向。基于科教关系发展的历史经纬,科教融汇具有深刻的内涵要义和重要的时代价值。当前,在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实践中存在着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与教学融合育人不够、科研团队建设不足等现实困境。因此,新时代推进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应从明确职业教育科研定位、融合产科教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综合施策,从而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16期 No.616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 ]
  • 科教融汇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董袁泉;

    科教融汇是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和科研机制三者的融合汇聚和高度整合,对于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顺应产业形态发展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可从构建“工匠+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科研项目的教学化改造水平、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重构科技赋能的教学场景等方面入手,助力科教融汇更好地赋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文章首先阐述了科教融汇的内涵,然后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阐述了该校在科教融汇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以供同行参考。

    2024年16期 No.616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卷首语

  • 与一朵野花相濡以。

    安培君;

    <正>校园里的藤萝花开了,一朵朵藤萝花探出紫色的脑袋,从上而下,串成一串,像无数的风铃,如成瀑的花海,她们簇拥着,挨挤着,争先恐后地盛放。一位身穿校服的女生,站在藤萝花架下,久久地凝望。也许,她将那些少女的心事,都托付给了这些小小的紫色花苞了吧。我会心一笑。翻开书架上尘封的相册,看到十八岁的自己藏身香紫苏的花丛,环顾左右。青春的花在流年里盛开,在一片生机勃勃的淡紫中,我俯身聆听花的细语,感受她们对生命的执着与坚定。读书时,学校南边有一座仍在活跃的火山。火山脚下,我常和同学们恣意奔跑、彼此呼唤,在风中涤荡的芦花,仿佛听到了什么,在云动时与我一同回眸。

    2024年16期 No.616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理论与管理

  • 基于产教融合的核产业特色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彭国文;徐守龙;郭倩;

    该文概述了核产业特色高校的特点,探讨了产教融合对核产业特色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分析了核产业特色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路径。

    2024年16期 No.616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应用型本科高校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何爱华;李妍;吕效华;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该文从七个方面论述应用型本科高校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即坚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国情相结合,坚持实用主义取向和自然主义取向相结合,坚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坚持借鉴和创新相结合,坚持共同性指标和差异化指标相结合,坚持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相结合,坚持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相结合。

    2024年16期 No.616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高校学生资助投入与产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基于中国学生资助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

    熊强;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含多种资助方式,受资助学生群体作为重要人才资源,至少获得过一种资助方式,且不同的资助方式会对受资助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产生差异性影响,最终反映在产业发展上。该研究从高校不同资助方式投入角度出发,运用灰色关联法测算资助人数规模指标、资助金额规模指标与三次产业发展的关联度。研究发现:国家助学贷款人次和金额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优势因素;勤工助学人次和金额与产业发展的关联度最差;助学金资助人次和金额、奖学金奖励金额对产业发展影响较大;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人次和金额、大学新生入学资助人次和金额并非影响产业发展的优势因素。

    2024年16期 No.616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新就业形态下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评估及提升对策

    贺丹琼;郭丰;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以去雇主化和就业渠道多样化为特点的新就业形态,这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建立以“创新力”“学习力”“实践力”为核心的新就业形态从业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存在创新能力不足、跨学科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和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高校应协同社会各方,从转变就业观念、重构课程体系和改革人才培育机制等方面提升大学生适应新就业形态的从业能力。

    2024年16期 No.616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广东高校本科毕业生慢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姗;徐乐;王鑫;

    国家高度重视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以“制造业当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然而受三年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以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在高校毕业生中“慢就业”现象越来越明显。该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分析当前大学生慢就业的成因,并在个人、高校、国家与社会层面提出改善大学生慢就业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2024年16期 No.616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内涵特征及推进策略——以宁波为例

    丁国威;郭晨蔚;徐海兰;

    近年来,宁波以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先行先试,率先启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建设统筹“政行企校”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破解产教融合范围窄、程度浅、稳定性差等“卡脖子”问题,促进教育和产业融合发展,现已基本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融合、社会参与、多主体协同育人的新格局,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4年16期 No.616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五育”融入高职新型一体化教材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进路

    张丽萍;

    “五育”融入高职新型一体化教材是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建设高质量职教教材体系的时代诉求,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保证。“五育”融入高职新型一体化教材要遵循知识逻辑、学习逻辑和教学逻辑,将“五育”的关键育人点通过“五育融合”的路径融入教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024年16期 No.616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小学全科师范生从教准备度提升:内在逻辑、时代特征、路径探索

    刘星;杨天叶;

    在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是解决乡村教育难点、痛点的关键所在。小学全科师范生作为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渠道,提升其从教准备度尤为重要。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小学全科师范生的从教准备度亟待提升。提升其从教准备度不仅合乎其师生发展的目标逻辑,更合乎乡村教育发展的价值逻辑乃至国家政策逻辑。因此,可通过职前培养学校赋能、小学全科师范生自主自觉两方面提升从教准备度。

    2024年16期 No.616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思政教育

  • ChatGPT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耿艳利;郑龙行;郑丽芬;

    ChatGPT作为数字时代引领信息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技术,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追捧,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坚持守“正”为本、创新为形,帮助大学生提高对ChatGPT输出结果的辨别力、驾驭力和把控力,应加强使用监管,防范西方思想渗透和价值侵蚀,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2024年16期 No.616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大思政课”视野下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探析

    张程;

    “大思政课”理念的丰富内涵体现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三个方面,应从政治性、专业性、社会性相统一的角度把握其指导意义。抗疫精神具有重要时代价值,是立德树人的最新教材,为青年学生提供精神滋养和精神动力。遵循“大思政课”理念,善用思政大课堂、利用社会大课堂、搭建资源大平台,有助于探索将抗疫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有效路径。

    2024年16期 No.616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两个结合”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教学探索

    刘海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案例教学在其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时代“两个结合”精神的引领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在案例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两个贴近”。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来看,案例的选择要注意贴近现实;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来看,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贴近传统。

    2024年16期 No.616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四史”育人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指向与教学实践研究

    刘聚;程江江;

    将历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的传统,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四史”教育是高校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塑造大学生使命意识、优化育人成效的重要方式。作为高校的一门思政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紧扣思政育人主题,积极建构“四史”内容体系和育人目标,有效融入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旨在通过对史实的叙述与阐释,帮助青年学生强化“五个认同”。通过建构整体性知识体系,辅以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拓展教学资源,能够更好地实现传授知识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2024年16期 No.616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智慧教学的“四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与实践

    王磊磊;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课程,肩负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革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成为提升育人实效的关键。在高校教学中,通过分析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提出以“四史”融入课程的四个维度,并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技术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激发青年学子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兴趣,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有效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效提升理想信念教育成效,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铸魂育人根本目的。

    2024年16期 No.616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

    唐希;李永湘;丁虹;刘爽;贺访文;李佳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校为了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而开设的课程。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缺乏实践环节、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其次有针对性地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和建议,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环节、师资力量、学生参与度、课程思政融入、持续改进七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改革措施。最后分析了教改措施实施成效。希望研究结果能够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16期 No.616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教改教法

  • 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在线课程的建设及其评价

    董淑静;

    在线课程的建设成果和高效应用使学习者体会到了随时随地学习的便捷性,展现了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魅力。作为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内容,在线课程建设对于全面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推动我国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为探索在线课程如何真正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该文从在线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常见的核心评价指标和否决性指标,以及一门优质在线课程所包含的核心要素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梳理。

    2024年16期 No.616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学生+知识+评价”提升学生的知识系统性和迁移力——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

    李小丽;

    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该文以社会需求为牵引,从学生、知识和评价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以知识为中心关注学习情况、以评价为策略跟踪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并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该模式的实施进一步夯实了学生的学科基础、培养了学生的知识系统性观念,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稳步提升了教学质量。该探索可以为材料类课程甚至理工科类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供一定的思路。

    2024年16期 No.616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

    张运丰;曾丹黎;陈婷;柯汉忠;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有机化学理论课程的重要延伸,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如何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更好地发挥教学育人的作用是当前该课程教学的难点,而思政教育的融入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核心思想,并在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提出了价值准则和价值要求。该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思想为引领,探索了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元素相互融合的具体实践。将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有效结合,实现既丰富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又有效提升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内涵的双重目标。

    2024年16期 No.616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工科视域下应用型院校的工程伦理教育

    黄成亮;

    明确新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工程伦理教育的关系及内涵,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在未来的工作中增强风险感和防范能力,有利于工程实践主体强化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南京工程学院在加强新工科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工程伦理教育,通过高效率的资源整合、工程伦理教育贯穿部分本科专业教育全程、优势专业先行一步、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等务实举措,提升工程伦理教育的质量与成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4年16期 No.616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通过竞赛驱动跨学科工程训练的改革研究

    朱刚贤;张星;李加强;王丽芳;

    为了应对工程教育在适应新工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挑战,一种新的跨学科工程训练模式应运而生。此模式以竞赛项目为教学主线,通过系统优化教学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及评估标准,增强教学的精准性与实效性。实施该模式旨在培养出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创新思维和卓越团队协作能力的工程师。这种竞赛驱动的跨学科工程训练策略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与参考。

    2024年16期 No.616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理工科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改革探索

    豆义波;陆军;

    理工科研究生专业英语是十分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连接本科大学英语、专业基础课和研究生学术研究的重要纽带,在研究生后期从事科学实验研究获取前沿领域信息、巩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该文主要探讨了理工科研究生专业英语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改革策略,旨在通过课程改革探索对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同时,作者也希望通过提出的改革策略加强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我国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且在相关领域拥有拔尖技术的优秀人才。

    2024年16期 No.616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袁龙飞;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重要发展方向。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立足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进一步探讨如何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在阐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后,明确其实施的关键要素,提出了教学实践优化策略,以期为推动课程教学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024年16期 No.616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

    杨娟;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思政的定位和目标可以涵盖多个方面,如政治认同与国家意识、品德修养与专业伦理、学术志向与科学精神。该文以这三个维度为基础,厘清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思政元素与融入方式。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目标主要为知识目标,可划分为:基本知识模块、观察与讨论模块及工程实例分析模块三个模块。基本知识模块围绕品德修养与专业伦理的思政元素展开,观察与讨论模块围绕学术志向与科学精神的思政元素展开,工程实例分析模块围绕政治认同与国家意识的思政元素展开。

    2024年16期 No.616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维逆向重构技术在地质教学中的应用——以节理面力学性质教学为例

    袁维;王伟;郝娜娜;陈祥军;牛庆合;

    讲授岩石结构面的力学性质,是地质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板书教学、图片展示、动画制作等,都不足以让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结构面在岩石强度中的影响机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逆向重构技术使高精度复刻结构面成为可能。为更加充分地满足课程教学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对结构面抗剪机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该文将三维光学扫描技术、计算机模型构建技术、3D打印技术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对传统教育方法做进一步改进。

    2024年16期 No.616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矿体三维形态与地质产状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与实践

    安芳;熊潇;宋文磊;

    实践教学是保证矿床学教学效果、培养创新性找矿勘探和成矿理论研究人才的重要途径。矿床大多深埋地下、地处偏远,开采现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这些因素制约了传统矿床学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成为提高“矿床学”课程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该文对焦西北大学地质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着眼学生矿床学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实际矿山地质现象和成矿理论为基础,设计了矿体三维形态与地质产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项目设置了矿体三维形态、矿体地质产状和实景模拟三个模块,通过实验准备—交互操作—探究讨论的实验教学过程,采用虚实结合、人机互动的实验教学方法,解决了实际野外实践教学“费时、费力、费人”、经济开销大、存在安全风险、难以重复观察的缺陷。该虚拟仿真实验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矿体在复杂三维空间的产出形式、掌握矿体形态和产状对矿床成因与成矿规律的指示意义、提高学生的矿床学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024年16期 No.616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以江汉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付江涛;杨志华;辛善志;刘琼玉;

    以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的策划、计划、执行及监控、总结及持续改进四个必经阶段为主线,与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政治认同、传统文化和技术、法治观念和职业伦理道德五个思政元素类型相结合,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厘清课程主体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以江汉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四个学年中的“环境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实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的课程思政目标。

    2024年16期 No.616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融合视域下高职实训类课程改革实证研究——以“网页设计与制作”为例

    曾晨曦;陈静;

    在课程思政融合视域下,高职实训类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该文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深入探讨实训课程思政融合的实践路径,提出了“以湖湘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依托真实项目情境,注重学生情感融入与思考引导,致力于培育新时代湖湘工匠”的创新性思政建设策略。该策略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实训课程在思政教育及文化传承方面的双重效果,为高职实训类课程思政改革的深化与拓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2024年16期 No.616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将叙事医学渗透到全科医学教学查房的思考

    刘雅妮;欧阳福;李智翔;陆慧慧;陈华;

    全科医学追求全人理念,十分重视将人文精神有机融入医疗过程。因此,培养全科医生、提升医学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叙事医学是真正体现人文关怀和尊重患者人性的学科,有利于将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实践。以上二者存在天然耦合性。文章从叙事医学视角出发,介绍了叙事医学的发展、作用及意义,分析了目前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教学查房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叙事医学为专题教学查房的设想,助力解决全科医学中人文精神技能教育不足的问题,为今后将叙事医学融入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2024年16期 No.616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实验的应用型高校运筹学课程改革探索

    李尤;

    运筹学是一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广泛应用的学科。地方应用型高校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传统运筹学课程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提出将运筹学课程类型从传统的理论课改革为实验课,并重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组织过程、考核评价方式。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改革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24年16期 No.616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产教融合:新文科时代的外语学科跨境电商人才育人模式

    马郁;

    在我国跨境电商产业高速发展的当下,探索外语学科与跨境电商相结合的跨学科办学新思路,是高校外语类专业顺应新文科建设要求的一条有效途径。跨境电商人才作为应用型人才,需要切实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通过校企共探育人机制、共建实践教学体系、共建双导师团队、共培职业能力、共搭就业平台等措施,高校外语类专业与跨境电商企业双方真正成为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为电商产业培养语言硬、行业熟、素养高的跨境电商人才。

    2024年16期 No.616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零度偏离理论的英语专业“教与学”数字化重构研究

    纪丹丹;杜妍文;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英语专业教学正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教与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数字时代英语教育的需求,有必要对英语专业“教与学”进行重构研究。诞生于修辞学的零度偏离理论与英语专业“教与学”的重构需求高度契合。该文旨在直面数字时代英语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革策略,并构建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即提升与培养外语教师数字素养及创新意识;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用技术为教育赋能的路径与策略;构建基于“零度课程理念”的“三化两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对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2024年16期 No.616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就业创业课教学的评价机制研究

    匡晓华;

    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同向同行,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就业创业课,应从理论模型、教学内容整合策略、教学方法创新途径、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索方面着手。在评价机制实施过程中,通过克服面临的挑战,包括教学目标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挑战、教学内容的融合与平衡挑战、评价方法的有效性挑战、学生参与度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挑战,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2024年16期 No.616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的研究与探索——基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实践

    左媚;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于2020年9月与深圳市委老干部局共建长青老龄教育学院,扛起深圳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的重任,形成一套“五抓六管”的课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手段,其中“一抓”就是课程教学大纲。为此,学校组织队伍专门进行研究,统一认识,梳理了有关我国老年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发展现状和文献资料,进行了以教学大纲为纲的课程建设实践检验。其中,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智慧助老典型课程资源,3门课程正在参评教育部社区教育品牌课程。59门课程达到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精品课程要求。对编制老年教育教学大纲摸索出的一些经验,有利于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2024年16期 No.616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

  • 高职院校教师分类评价考核机制改革与实践——基于安徽省高职院校的调研

    方灿林;周维;

    教师是第一资源,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进入深水区,职业教育教师评价也进入深水区,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该文以安徽省74所职业院校为样本,深入分析了教师人才评价改革的现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对职业教育教师分类评价机制改革有借鉴意义。

    2024年16期 No.616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激励机制研究

    刘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技能型人才已然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我国的职业教育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如何激发这支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激励机制,已成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热门课题。该文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实际工作现状与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激励机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完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激励机制的建议。

    2024年16期 No.616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

    程沙沙;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是市场竞争加剧和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以促进专创融合为目标,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现状,分析专创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路径对策,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2024年16期 No.616 16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创”视域下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就业匹配性研究

    庞瑾;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时间较短,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出现了与普通本科高校相应专业同质化的问题,既无特色,又无竞争力,导致毕业生就业率较低。新时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双创”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路径,提高学生的就业匹配性。基于此,该文针对“双创”视域下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就业匹配性展开研究,提出了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2024年16期 No.616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

  • “双减”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羊丽霞;李航飞;

    “双减”政策的落实离不开高效的课堂教学,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辛勤耕耘。在“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起“素养课堂理念”,协调好“减”与“增”、“育分”与“育人”间的关系,把握好“学生”“训练”“课堂”三个主体,实现好“教师角色”“学习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四大转变。

    2024年16期 No.616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助读系统使用研究——以统编版必修上、下册为例

    姚晓敏;

    文言文助读系统是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开展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依据。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发掘文言文助读系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课下注释和课文插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文言文助读系统的教学改进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助读系统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

    2024年16期 No.616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

    周茂;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下所产生的身心疲劳综合征,既影响教师工作热情、教学质量,也严重影响幼儿一日学习活动。民办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外在因素包括社会认可地位和经济收入低、提升空间受限等,内在因素包括幼儿教师职业特殊性和教师主观意识差。应主要从园所内部管理和社会层面支持两方面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与收入,减弱或消除职业倦怠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创建和谐友爱的园所氛围。

    2024年16期 No.616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1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绘”出天晴日朗——借绘本促进幼儿情绪发展的实践研究

    王慧琪;

    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家长忙于工作的时间日渐延长,幼儿久居家中缺少关注,部分幼儿产生了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这让大众意识到情绪教育的急迫性。文章以情绪绘本为连接,以幼儿为连接点,将家庭、幼儿园、社区连接在一起形成教育共同体。这些教育共同体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及多样的平台,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法支撑。研究成果将为幼儿教育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2024年16期 No.616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

    <正>龙头老太忙说:“是的是的,赶快请他们上来!”听说来了客人,李达英指指桌上的珠宝,对武国强说:“替你妈收起来,别弄丢了。”武国强拿了一块桌布,把宝石包好,放到龙头老太的办公桌里,锁上抽屉。龙头老太迎到办公室门口,对着客人说:“刘大妈好!大叔好!欢迎欢迎,请进请进!”李达英听说又来客人,知道是龙头老太请来的,既然和自己请到一起来,一定是和自己有关系的,这究竟是谁呢?正想着,龙头老太拉着一个老太太过来了,说道:“你们俩看看,27年了,你们还认识吗?”两个人对视了一会,还是李达英先反应过来。因为先有通报“刘大妈来了”,再加上27年这个数字联想,她终于认出了面前的这个老人,就是27年前居委会主任刘大妈。刘大妈鹤发童颜,虽然老了许多,但仔细辨认,还是不减当年风采。

    2024年16期 No.616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正>郡主一定是盯上王明了,也许她就是要报上次永定街受辱之仇。姜成武躬下身子,等郡主一行人通过后,便尾随在他们身后。郡主本来走在前面,等走到百药堂门前时,她突然退后,用手一挥,让随行的护卫往前。护卫们接到指令,拥向小树林。不一会,双方就交上手了。姜成武没有离得那么近,仅听见树林里的打杀声阵阵猛烈。他向前掠进几步,看见郡主和两个丫鬟站在百药堂的侧面,也就是小树林的边缘。很显然,郡主不出面,而是让这些着装没有明显标志的护卫趋前剿杀。打杀的场面向里转移,郡主和姜成武也向里移动。

    2024年16期 No.616 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原的密码(续前)

    许辉;

    <正>不过,影子更多的还是我们每个人最优质、可靠、简省的宠物或伴侣。我们不用喂养影子,不用单独给它房间,不用为它布置一个影子窝,不用担心雨淋了它、太阳晒了它、风吹了它、冰雪冻了它,不用担心它会走失,不用担心它有情绪。当我们孤独时,当我们忧愁时,当我们失落时,当我们伤心时,当我们的幸福需要分享时,当我们喃喃自语需要听众时,影子都会应召而来,即时出现,为我们分忧,为我们解愁,听我们的自白,分享我们的幸福,陪伴我们行走,让我们知道自己仍然活力满满,生命旺旺。有了影子,孤寂就再也不能随我们而行了。孤寂被我们的影子赶走了。

    2024年16期 No.616 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质量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深入探索——《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研究》书评

    侯丽娜;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教育数字化是重要内容。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沉浸、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网络学习空间在推动和支撑教育生态发生革命性改变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将网络学习空间有效嵌入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大课题。

    2024年16期 No.616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秋日读书韵味长

    杨靖;

    <正>人间朝暮,叶落惊秋。秋天,是一个让人心灵得以沉淀的季节。当第一片落叶轻盈地划过天空,仿佛是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阅读邀约。古人云:“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时光流转、生命更迭的深刻感悟。在这片金黄色的画卷中,找一个静谧的角落,手执一卷,便是与世界对话的开始。我喜欢在秋阳里读书。秋日的阳光,不同于夏日的炽烈,也不同于冬日的苍白,它是温柔且富含情感的。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所言:“秋来只怕雨垂垂,甲子无云万事宜。”在这样温暖而不刺眼的阳光下,携书一册,或一本泛黄斑驳的古籍,或一本装帧精美的现代小说,漫步至那片枫叶如火的小径,择一处静谧落座,任由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点点光影,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书页镶上的金边。秋虫在草丛里哼着歌,文字在眼睛里闪着光。

    2024年16期 No.616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科教文汇》(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9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4-1274/G,国内邮发代号26-205)是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省级教育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科教文汇》秉承“科教兴国、文汇天下、教研结合、共同发展”的宗旨,注重教研教改成果的宣传、案例的分析、经验的介绍及学术的交流。本刊为半月刊,系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学术期刊、安徽省优秀期刊。本刊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欢迎来稿,欢迎订阅。

    2024年16期 No.616 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