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教育观察

  • 近三十年(1993—2022年)来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研究趋势分析

    朱天顺;胥向荣;王丽虹;巩政;

    为从整体上审视国内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借鉴,该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收录于中国知网的1286篇主题文献进行统计整理及计量可视化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热点集中在“教育实习”“师范生”“实践教学”“教育实践”“教师教育”及“教育见习”等领域;研究内容涵盖“教育实习模式”“实习问题探究”“教学技能现状”与“实践教学模式和实验平台构建”等;从研究历程看,20世纪90年代的发文数量处于较低水平,2000—2011年间发文数量迅速增长,2011年后每年的发文数量步入稳定发展阶段。最后总结了师范生教育实践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2024年15期 No.61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价值共创DART模型的高校院所概念验证实践

    余伟;杨希娟;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高校院所的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其成果转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的问题也依然存在。高校院所的概念验证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天然就需要在新型研发机构的载体上,形成多方主体互动、多种资源整合的价值共创。该文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DART模型,总结高校院所在新型研发机构平台上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所做的实践与探索。

    2024年15期 No.615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在原地等你

    马宝学;

    <正>“瞧!那颗石榴还在原地等你。”听到这句话,是在和朋友爬完骊山从烽火台下山的时候。这句话是同行的朋友说的。在原地等你,这是多么令人心动的一句话。盛夏的骊山清凉迷人,令人神往。和几位朋友相约爬山,迎着清风,我感觉神清气爽。骊山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旖旎的自然风光让人着迷,就连那些长在骊山脚下角落里的石榴也乐得咧开了嘴,好像在和我们一块高兴。开始爬山时,我在路边捡到了一颗石榴。那石榴青翠而微微泛红,花萼张开,形状典雅精致,犹如一个深藏闺阁的大家闺秀。我经老母宫、上善湖,向烽火台进发,每爬一个台阶,那颗石榴也跟着我跃上一个台阶。爬了快一半路程的时候,我随手将那颗石榴放在石阶一旁的石栏上。没有将它扔向密林深处,是因为我想,或许有人会和我一样喜欢上这颗石榴。

    2024年15期 No.615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理论与管理

  • 高校教师师德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丁文雅;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将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作为基础工作,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教师师德教育是培养教育者的教育,是输出高质量教师的重要途径,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师德教育实施机构、内容形式与协同保障机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做好师德教育工作提出了建议。

    2024年15期 No.615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转型下高校校际微专业集群建设的价值、困境与进路

    李强;

    数字技术重塑高等教育生态,带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赋能教学模式及管理模式不断创新。高校校际微专业集群建设是高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创新内容,对高等教育更好满足产业需要及学生个性化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受思想禁锢、体系壁垒、管理阻力、变革惰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校际微专业集群建设在领导者意识、管理体系、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惯性、教师教学习性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推进校际微专业集群发展,需要从打通顶层、构建体系、激活主体、灵活供给等方面共同着力,构建数字化转型下独具特色的高校校际微专业集群建设“中国方案”。

    2024年15期 No.615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方本科院校“软订单式”校企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徐启凤;张辉;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偏差、现实与期望的差距、招工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近年来,基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方式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这种模式存在刚性过强、灵活度不够、合作地域过窄、学生就业不稳定等问题。以“第二课堂”为载体,以学生社团为依托,以企业需求为中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打造“活动—竞赛—实习—就业”四位一体的“软订单式”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打破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时空和课程限制,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的重要途径之一。

    2024年15期 No.615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模式、风险及实践路径

    胡颖;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对教育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人工智能在教育管理、学习评价、教师赋能等方面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引发了教育数据和算法伦理问题、摄像头过度应用问题、数字鸿沟问题。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要促进人类与人工智能携手前行,就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强化学生对未来就业岗位的适应力。

    2024年15期 No.615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8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及优化策略

    陈蕾;

    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对于优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纵观当前,教学团队建设在思想意识、过程管理、“三教”改革、教师协作与小学联系等方面存在不足。对此,笔者提出以下策略:改变观念,增强团队凝聚力;对接岗位,深化教材教法改革;分层培养,优化教师考核评价;校校合作,加强教育服务输出。

    2024年15期 No.615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模态视角下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发展持续性评价体系探究

    苏能孝;

    从多模态视角出发,结合持续性评价的特点,通过持续性评价来建构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发展评价体系。目前全科教师评价模式存在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评价内容强调成效、评价方法倾向总结性评价、评价标准具有随意性四大问题。基于此,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发展评价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标准规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结果应用化。

    2024年15期 No.615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减”视域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困囿与破解之道——基于生态系统理论

    李翠;

    “双减”政策的出台在义务教育改革、缓解学生课业压力、降低家庭教育经济负担、推动学生全方位成长、塑造优良教育环境等方面,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可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协同育人的重要性。该文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逐层探讨家校社协同育人在微观、中观、外层及宏观系统层面所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以探究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助推“双减”政策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4年15期 No.615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8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特色化课后服务研究

    王瑞杰;

    “双减”政策颁布后,课后服务成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课后服务的效果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尺度。打造优质的课后服务,切实做到为学生“减负增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探寻小学课后服务特色化,能够促进小学优质课后服务建设。特色化课后服务的核心要点是基于自然环境特色、传统文化特色、师资特色三个维度,建设优质课后服务。优质课后服务应充分突出地域特色、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小学特色化课后服务建设中会遇到各种阻碍,诸如师资、经费、监管和评价等,因此在特色化课后服务建设过程中,应当尤其注意引纳校外优质名师、多渠道保障经费、建立监管体系和质量评估机制等。

    2024年15期 No.615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10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思政教育

  •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黄维;

    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人格,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珍贵素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策略方法,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日常理论宣传、日常情感交流、日常学习环境和日常实践活动,不断强化伟大建党精神教育的传播力、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

    2024年15期 No.615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OPPPS创新“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模式的探索

    刘西山;乔美丽;

    在新的政治理论课程调整中,“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学时数被压缩三分之一。为提高课程授课质效,基于BOPPPS探索创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积极吸收借鉴BOPPPS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反思的教学理念,把握课程导入、学习目标、预评估、参与式学习、后评估和总结等关键教学环节,结合军校研究生学员特点和自然辩证法教学实际,探索形成了符合硕士研究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引入科技典型案例,激发学员学习兴趣;通过雨课堂调查,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发挥学员主体作用,提升教学参与度;开展专题研讨,检验强化学习效果;进行拓展性总结,深化升华教学内容。

    2024年15期 No.615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视域下就业指导课育人功能及路径研究

    胡文霞;

    课程思政为高校课程建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石,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内容和功能上一脉相承。文章在厘清课程思政融入就业指导课程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从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究课程思政视域下就业指导课程育人的路径。

    2024年15期 No.615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改教法

  • 新工科与“双碳”背景下新能源转换技术的科教融汇探索与实践

    董永军;尹冬梅;郭景富;

    在新工科建设中,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教研团队、实践平台、学生创新创业等建设是理工科专业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面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发新能源转换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在新工科和“双碳”背景下,将新能源技术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探索多学科交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力、提升学生内生动力,从而培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高素质创新实践人才。

    2024年15期 No.615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等经济地理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谭俊涛;陈奕嘉;

    高等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核心板块和主干课程,加强高等经济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是顺应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之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该文在阐述高等经济地理学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的整体思路。首先,提出了构建“德业兼修、德才兼备”教学理念和“知识创获—价值引领—能力创新”的多目标引领的教学目标;其次,深度挖掘和提炼地理哲学、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生态文明、地理国情、科技创新、爱岗敬业、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政主题;再次,提出了融“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和小组辅导”于一体的教学组织方法;最后从教学效果评价和课程考核措施方面提出课程思政实践的保障措施。

    2024年15期 No.615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优化建议——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

    张亮敬;王晓亮;吴柳强;吴作洲;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该文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以期有效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同时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也为1+X证书制度的落实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2024年15期 No.615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模式背景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考核改革研究

    宋玉丽;

    “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模式要求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真学、真做,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性、职业型创业者的培养目标。基于此,该文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载体,探索“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模式背景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力求为其他课程考核方式提供借鉴。

    2024年15期 No.615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网络安全教学实践

    曹天杰;鲍宇;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可用于自主生成新内容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领域。该文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教学中的应用,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具体实例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生成教学PPT、制作教学设计、网络安全防御教学、网络攻击教学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最后分析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网络安全教学面临的挑战。

    2024年15期 No.615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元化教学方式在生殖医学规培教育中的应用

    吴欢;贾良方;许孝凤;

    目的:为探讨生殖医学规培教育中多元化教学方式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到2022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4名学员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则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比两组规培学员的教学效果。结果:在教学后,观察组规培学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规培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殖医学的规培教育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可提升规培学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且学员对教学更加满意。

    2024年15期 No.615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药事管理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应用探索

    费永和;崔俐俊;刘照元;刘宝姝;陈静;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专业中应用社会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课程思政的实施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法律意识、职业道德等的重要环节。该文通过梳理药事管理学各章节课程思政元素目标与切入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探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改革,以实现在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目标。

    2024年15期 No.615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对人工智能课程需求的调查研究

    汪洁;

    目的:了解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本科生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课程的需求,为开设适用于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AI课程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教育部新医科建设要求和相关文献设计问卷,2023年10月至2023年11月,采用问卷星对105名安徽医科大学2020—2023级在读医学本科生展开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对AI技术的认知、编程基础、AI课程的学习意愿和AI课程开设形式等,共收集有效问卷103份。结果:67.96%(70/103)的学生认为“AI+医疗”将对个人未来职业发展产生影响。为了应对AI对传统医疗模式的影响,86.41%(89/103)的学生认为需要了解和学习AI技术,利用AI技术辅助医疗。94.17%(97/103)的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视频获取AI知识,66.02%(68/103)的学生对AI基础知识和医疗应用了解程度一般。50.49%(52/103)的学生有Python、Java等编程基础。对AI课程设置,67.96%(70/103)的学生认为只需要学习AI入门知识,90.29%(93/103)的学生对AI医疗领域应用感兴趣,46.60%(48/103)的学生希望以选修课形式开展AI教学。在对“AI+医疗”是否会对个人未来职业发展产生影响、AI技术了解程度、AI知识的学习意愿和AI课程开设形式方面,临床医学专业和其他医学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01、1.825、5.418和3.977,P值均大于0.05)。结论:医学本科生了解和学习AI知识的意愿较强,但编程基础相对薄弱,倾向采用选修课形式开展AI课程。

    2024年15期 No.615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文科背景下人文社科大学生数字技能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

    吴小兰;

    新文科对人文社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技术构建起了人文研究的全新环境,同时要求从事数字人文工作的人员掌握一定的数字技能。为此,该文围绕数字人文所需技术设计了问卷,调查了人文社科大学生的数字技能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人文社科大学生普遍认为数字技术很重要,但自身水平较低。相对来说,可视化技术掌握存在两极分化情况,数据管理技术尤为薄弱,未来亟须通过多方协作提升人文社科学生的数字技能水平。

    2024年15期 No.615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案例举例”到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完善

    江滢;

    案例教学是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独特作用。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由学生主导案例的分析、辩论和决策,从而获得能力的提升。但在我国法学课堂上,案例教学局限于案例举例或简单的案例讲解,这种“伪案例教学”无法真正发挥实践教学的效用,其根源在于教学理念的差池和教学方式的单一、僵化。我们要避开案例教学的误区,丰富案例教学的形式,坚持实践型案例教学法和个案全过程教学法,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案例展示活动,把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

    2024年15期 No.615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深度学习理念下“商业模式创新”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甘立双;周燕华;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与形式不断增加,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还只是浅层学习,对于知识缺乏深度探索、理解与应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该文以“商业模式创新”课程为例,以教学内容作为切入点,提出与其相匹配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合策略,进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教学方法改革,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如何有效“学”的问题,而且能进一步凸显教学内容的学习价值。

    2024年15期 No.615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加强吉林省高校保险专业职业教育的研究

    王婧扬;

    随着保险科技时代的到来,保险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需要熟知保险业务基本原理外,计算机技术、数据分析能力及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也逐渐成为保险企业人才需求的方向。该文从保险企业人才需求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为吉林省高校保险专业职业教育的完善和发展提出有力策略。

    2024年15期 No.615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建设与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郑丽;

    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吸收其他学科和其他高校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建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闽江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与特色,建设一个兼具实用性、教育性的线上汉语国际教育案例库。在建设教学案例库的同时,以“语法与语法教学”课程为试点,引入案例教学法,探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阶段案例教学的运用。

    2024年15期 No.615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模态模式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靖雅君;孔永红;

    该文聚焦大学英语课程,以多模态理论等概念阐述为切入点,在总结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梳理出多模态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可行性应用路径。文末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等方向入手,提出多模态模式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实施策略,旨在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对多模态教学内涵把控不准确、多模态学习意识不健全等问题,有效提升多模态模式教学法实际能效,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师高效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2024年15期 No.615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环境下英语教学模式优化设计与应用研究

    孙宇;

    该文旨在探索数字化环境中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设计及运用,提出以学生为本、互动参与、资源整合、个性化学习等设计理念。但技术应用存在问题、教学资源不丰富、教师培训不到位和学生学习习惯难以改变等问题接踵而至。为此,研究建议采取优化技术应用、丰富教学资源、强化教师培训和引导学生改变习惯等对策,在具体应用层面表现为混合式教学、个性化学习平台、远程教学和智能评价系统等。

    2024年15期 No.615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外语人才“三进四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策略——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才萌;

    新时代,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外语人才对外肩负着传播好中国职教故事、向世界传播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的重要使命,对内承担着提升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水平和外语专业素养的基本职责,亟须将价值引领与专业建设结合起来,以改革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外语人才育人模式。该文从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评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着手,凝练形成外语人才“三进四融”培养模式,以探索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外语专业思政育人新路径。

    2024年15期 No.615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OA理论的高职英语智慧阅读课教学改革研究

    孟清;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方法单一、学用分离的问题,导致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学习动机和参与度不高。该文以产出导向法(POA)为理论基础,旨在探索一种与现有的智慧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英语阅读教学改良方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而言,产出导向法(POA)强调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语言产出,与智慧教学的理念相结合,借助科技辅助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

    2024年15期 No.615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动态评估及其在二语教学中的发展述评

    廖格;

    植根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动态评估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静态评估的评估方法。它重在关注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ZPD)。近年来,动态评估在外语测评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该文在系统阐释动态评估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它与静态评估的区别,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期相关研究指明方向。

    2024年15期 No.615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

  • 新时代劳模精神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寻

    史镜宏;银桥;徐晓东;葛骁欧;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在新时代承担着为国家输送优秀蓝领工人的职责。正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高职院校应注重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即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生产实践钻研技术,通过劳动奉献实现价值。劳模精神是中国先进劳动文化的体现,也是新时代工人阶级先进性的表现。将劳模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劳模精神,争先创优。

    2024年15期 No.615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虚拟教研室的高职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研究

    危英;

    虚拟教研室致力于打造高水平教师教研共同体,通过搭建交流、分享和互助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知识创新和资源共享,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高职虚拟教研室在教研共同体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内涵与应用价值。通过构建步骤、建立运行机制和管理维护机制、搭建组织架构、促进教师互动与协作、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可以实现高职教师教研共同体的理念与目标,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024年15期 No.615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综合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岗课赛证”高技能人才融通培养模式的研究

    王晨昊;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立足于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历史背景,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色的生动实践,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实施现状,厘清了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四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聚焦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出了综合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为推进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新的探索方向。

    2024年15期 No.615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兰晓天;

    为解决现场工程师人才短缺的问题,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启动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文章以该计划为背景,从技术产业化的角度出发,探讨现场工程师在技术产业化链条中的角色定位,以及现场工程师与其他类型工程师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能力素质结构上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高职院校现场工程师人才的培养路径,包括构建产科教一体化“双师”结构团队、校企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等,旨在为高职院校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4年15期 No.615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观赏草生产与应用课程设置探讨

    董臣飞;杨宝玲;

    观赏草是一类以禾本科草本为主的具有观赏价值的园林绿化植物,因适应性强、养护成本低、观赏期长等优点,正成为园林绿化领域的新宠。观赏草在形态特征、生产繁育、养护管理等方面都与传统园林绿化植物不同,观赏草的生产应用是相对独立的技术体系。但目前国内职业院校尚无观赏草生产与应用相关课程。该文计划建设观赏草生产与应用课程,将其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园林类专业的选修课,从高等职业院校园林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出发,提出课程设置的总体思路与目标,从编制教学大纲、组织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运用先进教学手段、与企业合作育人、编写教材,以及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实施常态化思政教育等方面初步探讨了课程设置的思路。

    2024年15期 No.615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

  • 厚植数学文化 提升核心素养

    鲁中炳;胡燕;齐兰花;

    数学在人类文化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素养又是文明社会中每一位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而数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提出以现状剖析为“灯”,指引航向;以教师提升为“桨”,推动航行;以厚植策略为“翼”,提高航速。具体采用利用教材、挖掘思想、联系生活、实践活动、学科整合、信息融合等学习方法,能让“厚植数学文化”这艘大船乘风破浪,最终到达“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彼岸。

    2024年15期 No.615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蔡昊轩;王济军;

    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被推广和普及。相较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数字化教学形式新颖、手段多样,能满足现代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各种需求,且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丰富评价方式。该文阐述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并指出了数字化技术对师生的要求,提出了相关可行性创新方法的建议,从而推动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

    2024年15期 No.615 16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以语用语法观为导向的分词做状语教学策略探究

    亓霞;

    在高中学段,分词做状语一直是英语语法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普遍存在认知模糊和应用能力缺失的问题,该文结合课例阐释了语用视角下的教学策略:问题导入以修正形式规则;语境导入以理解意义功能;捕捉生活情境以体验语言动态生成;捕捉语篇情境,以提升整体语言运用能力。以上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打破对该语法结构的认知和应用瓶颈,知道了什么时候用、如何用分词做状语,最终能生成衔接连贯的语篇。

    2024年15期 No.615 170-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赛促学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践

    王晓宇;白柳杨;

    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正在经历重要的改革和发展,近年来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强化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由于中小学科学教育概念的独立提出时间并不久,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手段的快速更新,中小学科学教育有待改进方面还很多。该文结合作者指导大中小学生科技竞赛的经验与思考,提出以赛促学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思路,并以指导3位小学生完成的“返璞归真——人力发电才是最值得开发的绿色能源”作品和完成过程为例,展示了以赛促学的成果。实践证明,以赛促学是中小学科学教育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善于思考和勤于动手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最后,对中小学科学教育中以赛促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到家校协同育人中来作为补充,为办好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贡献力量。

    2024年15期 No.615 17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儿童有声读物“凯叔讲故事”的发展特征及其教育价值

    刘卫星;

    数字时代背景下,有声读物因其内容丰富、载体多元化、使用便捷,成为儿童进行早期阅读的最佳方式,儿童有声读物呈现新的发展态势。该文以“凯叔讲故事”为例,从专业制作、细分用户、用户体验、版权明晰等方面阐述数字时代儿童有声读物的发展特征。有声读物是开展儿童教育的良好教育资源,对启蒙儿童阅读兴趣、发展儿童语言思维、密切亲子关系、拓宽儿童视野等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2024年15期 No.615 180-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心理学

  • 大学生未来取向、专业适应性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张爱芹;任金杰;毛玉;

    以45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生未来取向、专业适应性和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未来取向、专业适应性、学习投入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未来取向、专业适应性和学习投入在年级和专业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未来取向和专业适应性个别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积极专业适应性、未来意志和未来认知能够有效正向预测学习投入,而消极专业适应性能够有效负向预测学习投入。

    2024年15期 No.615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

    <正>秦灿枝听了不得不点点头,因为这种事社会上也发生过,她也听到过、议论过,知道那是“舌头底下压死人”的事。还好,姨妈的话给我留了面子,还没有提到“道德败坏”这个难听的字眼呢,她心里想。“第二,你有没有想到,”姨妈说,“大学毕业,国家是包分配的,好歹有个工作做。但是你,大学没毕业,后补的学业教育局是不承认的,所以你是没有工作岗位的。现在就业比较难,再加上你背了那么个难听的名声,哪个单位会接收你呢?”灿枝又不得不点点头。在教研室,大家对她那么好,但她只是个临时工,想转正也没能转得了。

    2024年15期 No.615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正>姜成武着实饿了,他贪婪地吸了一口饺子冒出的热气,美滋滋地喊道:太美了。然后狼吞虎咽起来。叶去病一边看他吃饺子,一边称赞姜成武:《百毒真经》失而复得,姜少侠太辛苦了!姜成武吃着饺子,抬起头,对叶去病说道:这得感谢秦兄,是他带我深入东厂才将《百毒真经》找到的。叶去病瞪大了眼睛,问:东厂?姜成武很干脆地点点头,说道:是啊。接着,他一五一十,将秦少石与他一起夜闯锦衣卫指挥使府,听王力说出《百毒真经》藏身之秘密,然后夜袭东厂厂部劫得《百毒真经》的整个过程,说给叶堂主听。叶堂主听得入神,拍案称奇,说道:这真是传奇。

    2024年15期 No.615 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原的密码(续前)

    许辉;

    <正>寒露这一天,无论阴雨晴暖,我总会挑一本书,今年这一本是《淮南子》,泡一杯红芋梗子茶,到南边的房间,面朝西偏北的方向,坐在椅子上,读上半天。西偏北的方向,说明太阳更向南半球方向飘移了,地球北半球气温也要日趋下降了,阳台和飘窗里有更多地方能够照晒到阳光了。虽说是读,但往往只是半读半想,有时候是沉湎于冥想,有时候和自己脑袋里小时候的自己对话,有时候做白日梦。我梦见自己慢慢安静下来了。室外下着秋雨。这时检验自己的内心是否焦躁,就是看自己是否急着要到室外去。如果并不急于要去室外,或能够不慌不忙地前往室外,都是内心慢慢安静下来的标志。

    2024年15期 No.615 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音乐学科素养评价体系的区域研究

    蒋婷婷;王妍;

    本研究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从“课堂学习、课外活动、音乐特长、阶段测评”四个维度搭建学生音乐学科评价框架,确定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音乐审美体验、音乐专项特长三个方面评价内容,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助力多元评价方式,形成区域化实施方案。引领区域范围内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转变学科评价观念,真实全面反映学生音乐学科素养发展的情况。充分发挥试点评价结果的作用,聚焦关键问题,以“教学—评价—分析—改进”的行动路径考查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反哺课堂教学,提升美育成效。

    2024年15期 No.615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回味蹭书

    杨志艳;

    <正>有一段时间我非常羡慕现在的孩子,他们赶上了好时代,不缺衣少食不说,精神食粮也很丰盛。某个周六的下午,读初中的女儿用惯常的口吻对我说:“妈妈,这星期别忘了给我买法国作家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和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有些疑惑地问:“为何那么喜欢外国作家的作品呢?”女儿打趣道:“文学无国界嘛!我还没有说完,再买一本《朱自清散文》,您崇拜的作家我放在后面压轴。”对于女儿开出的书单,我向来是有求必应的。

    2024年15期 No.615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科教文汇》(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9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4-1274/G,国内邮发代号26-205)是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省级教育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科教文汇》秉承“科教兴国、文汇天下、教研结合、共同发展”的宗旨,注重教研教改成果的宣传、案例的分析、经验的介绍及学术的交流。本刊为半月刊,系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学术期刊、安徽省优秀期刊。本刊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2024年15期 No.615 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