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教育观察:融合教育研究

  •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融合教育体系建设:目标、框架与路径

    刘兰;

    融合教育体系作为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迈向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建设目标——“固根基、提质量”。本文从融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融合教育管理体系及融合教育支持保障体系三个维度阐述融合教育体系建设框架的要素及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合教育体系建设路径。

    2024年13期 No.61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教师发展为核心的中国学前融合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周易;

    学前融合教育整体发展的基础是所有从业教师其能力和贡献的总和。从业教师对融合教育的态度不仅会直接影响其专业成长,更会影响融合教育的实施成效。本研究认为教师态度是教师发展的基础,探讨了教师在学前融合教育的学习及从业过程中所遭遇的态度挑战。然后借助情感、认知和行为三成分模型,以教师态度为线索,细致考察构建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的可能性,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及提升教师为所有儿童创设包容性教育环境的能力,重点强调了通过职前教育强化教师情感准备,通过认知重塑优化教育课程,以及运用辅助技术提升教学能力,从而全面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2024年13期 No.613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我心永向党

    梁征;

    <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我还是少先队员时,这首热情奔放的歌曲就时常在耳边回荡,让人平添力量,备受鼓舞。我的爷爷是共产党员,我的父亲也是共产党员。他们对共产主义朴素而坚定的信仰,对党的无限忠诚,以及他们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年少的我树立了榜样。自小耳濡目染,党在我心中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高大。最初,我对党的情感来源于我的爷爷。

    2024年13期 No.613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理论与管理

  •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策略

    饶志强;张益农;刘艳霞;方建军;

    建构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以应用型高校为背景,该文系统阐述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必要性,针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管理监测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总结经验和不足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建构了以质量标准为引领,检测、调控、评估环环相扣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对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战略意义。

    2024年13期 No.613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应用型本科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屠梦婉;蔡华;

    直接进入课程活动的物化和信息化资源是优质课程共建共享的核心内容。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具有系统性、整体性、长期性和动态性,突出特色与可持续发展是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合理的管理和评价考核体系是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保障。该文以地方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为背景,根据优质课程资源的内涵与课程数字化建设的需求,提出了“校级决策、部门管理、合作共建、共享应用、反馈调节、动态监测”的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2024年13期 No.613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方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探索实践

    张裕凤;

    以学术型联合培养基地的实践为例,通过校院合作,构建基地管理运行模式和双向互补的“双导师”制,协同做好研究生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实现联合培养基地的共建、共享、共进,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有效支撑。

    2024年13期 No.613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深化“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助力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周亮;王椰;王树栋;张琳;欧阳佳慧;

    在我国,高校“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探索,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青年。然而,当前这种融合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该文将从“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当前状况以及建议与策略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教师应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推动高等教育创新繁荣发展的核心观点。

    2024年13期 No.613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邓勇;黄钰;黄学佳;

    笔者结合所在教师党支部建设与师德建设、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工作实践,基于学生实际需求,探索以党建引领师德建设,助力学生升学、创新创业和专业技能提升的“党建+育人”工作模式。该模式促进了党建与教师、学生三者的有机结合,在建设服务型党支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双赢结果,是党建引领师德建设、助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实践典型,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

    2024年13期 No.613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代制造业高地建设背景下产业学院建设路径研究

    向艳芳;张家臣;

    现代制造业高地建设是国家大力发展制造业、践行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该研究以中联重科产业学院为载体,结合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工程机械,在分析高地建设对产业学院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实践”改革育人体系,从产业学院自身建设和对外协作两个维度探索产业学院建设路径和策略。在建设过程中,强调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以推动工程机械产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服务为目标,并在迭代优化中向现代产业学院目标迈进,为解决产教脱节问题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样例。

    2024年13期 No.613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文化“四位一体”建设路径与研究

    张松志;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当前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教学形态的不断创新,加强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领导重视程度不足、制度建设与执行存在短板等。因此,探究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试图通过安全精神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四位一体”建设路径,全面加强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以期为建设安全和谐的高职院校校园环境提供思路与参考。

    2024年13期 No.613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思政教育

  •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风险与对策

    胡祥秋;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成果,其自动化的文本生成能力、类人的交互模式引起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思想政治教育者减负提效以及受教育者自主化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潜力。但是,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大的阻力,主要表现为数据信息的匮乏、主体能动意识的削弱和伦理危机。因此,需要坚持育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加快研发可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限制在规范之内。

    2024年13期 No.613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下载次数:9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作用的问题研究

    李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大数据技术,既是大数据时代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课程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选取百度指数大数据平台,对“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两个词汇和“学习通”“云班课”两个线上学习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对比分析发现,大数据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实践途径。大数据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包括:(1)建立跨学科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2)建设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3)构建校创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

    2024年13期 No.613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

    唐孝文;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境界。从理论维度看,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性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渗透;从理想维度看,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目标;从现实维度看,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关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

    2024年13期 No.613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优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及策略研究

    杨柳;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展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如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互动性和实践性,其主要功能包括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行为规范。然而,高校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教育主体素质不足、学生缺乏兴趣、教育介体陈旧、教育环境复杂等。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优化实施路径,包括拓展教育主体性、疏导学生需求、创新教育介体和正确处理教育环境的利弊,旨在构建一个更加高效、互动性更强和更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更好地服务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

    2024年13期 No.613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以常州市为例

    余静;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贯彻“三全育人”理念,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改革与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深挖地方资源开发一体化思政课程,打造一体化优质教师队伍,以平台建设和制度创新保障合作,形成合力,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构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新格局。

    2024年13期 No.613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10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理念的思政课“三评三改”考核评价实施路径

    邹杰婷;

    思政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贯彻校训使命和办学思路,肩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影响力,发挥思政课在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的积极作用,就应结合新的教学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该文基于OBE理念探索高校思政课考核评价优化路径,通过过程、成果、收获相结合的“三评”方式评价思政课的多元性和综合效益,在厘清逻辑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评价四个环节出发分析有效衔接方法,旨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学习成果,彰显思政教育实效性。

    2024年13期 No.613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改教法

  • 元认知视角下留学生专业课程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

    鲍宗亮;吴萍;

    中国来华留学教育事业正经历着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的重要转型时期,如何提质增效成为各高校留学生教育面临的突出课题,专业课程体系及其教学模式的合理设计是实现目标的重点环节。该文引入元认知理论,着力解决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问题,建立基于元认知的课程交互式教学模式,并对实施应用的路径进行了研究与实践,为来华留学生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提供了参考方向,也初步探索了元认知理论在留学生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2024年13期 No.613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化学BOPPPS教学模型的优化与实践研究

    王丽;肖永红;

    为提升生物化学教学效果,改变传统课堂困局,根据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注意与其他课程的交叉和联系,紧扣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从课堂的6个环节构建并优化了生物化学BOPPPS教学模型。利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将课前、课堂、课后有效结合,将预习与前测调整到课前完成,后测在课后完成,将BOPPPS模型优化重组为PBOPSP,利用“雨课堂”丰富的互动工具活化课堂,利用后台大数据及时反馈教学与学习情况,进一步改进教学。实践发现,优化后的BOPPPS教学模型能够激活生物化学课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2024年13期 No.613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基因工程实践课教学改革探索

    项立君;吴彦;黄思怡;李文静;黄祝;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培养工程实践人才的重大改革计划。该文借鉴CDIO工程理念,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对基因工程实践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调整教学目标,建立基因工程课程基础实验—三级项目实验—实践基地教育“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优化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并分析了近两年的教学效果,初步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资源和平台不具优势的情况下,如何结合自身和地方特色进行课程改革,以期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育出现代生物技术人才。

    2024年13期 No.613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环境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

    闫翻辽;任美桃;齐亚茹;侯春晓;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意义重大。建筑环境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该文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强化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积极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确定课程思政目标,梳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制订教学过程实施方案,改革评价方式,实现课程全过程考核,探索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以期为建筑环境学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4年13期 No.613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孙艺丹;薛松领;宗钟凌;李家伟;赵晓晴;

    该文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和实践,分析了教学现状,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进行了具体改革,形成了“一线、二化、三融入、四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教改班的各项得分均高于普通班,且学生满意度高,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

    2024年13期 No.613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感官科学”课程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思考

    朱扬;陈勇;王鑫淼;张卫斌;陈建设;

    食品感官分析人才培养对于食品质量监督、新型产品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食品类专业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浪潮下,该文以培养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为导向,分别从教学模块、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方案三个方面提出“食品感官科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探索思路,以期为培养既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有较高职业素养的食品专业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024年13期 No.613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药德、药规、药技”融合人才培养的仪器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姚蓉;刘粲迪;欧阳卉;彭英;于勇;

    仪器分析是药学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后期学习专业课程知识起重要的铺垫作用。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的“药德、药规、药技”,该文以“三德、四精神、五意识”为思政目标,结合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开展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

    2024年13期 No.613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内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教学情况对比和分析

    张欣;李晨凯;

    在新工科背景下,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教学的要求涵盖跨学科整合、实践导向、创新思维、信息技术融合等方面。该文通过对比浙江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本科生培养体系,深入分析两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特色。对比发现,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教学存在不足,同时从南洋理工大学的教学中挖掘可借鉴经验。最后,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教学的建设方向。

    2024年13期 No.613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产学研视角下电信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蒋媛;杨创华;卢超;魏瑞;

    该研究以产学研合作为视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经济服务。该文通过分析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改革与创新策略,以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这一策略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以提升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采用CDIO创新与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实现教学与产业的全流程对接。同时,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以符合地方经济特点的电子信息专业为特色,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2024年13期 No.613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面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电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及优化

    毛宇昕;

    “电路”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在学习过程中要具备较强的数理知识与严密的思维逻辑,学习难度高,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抗拒心理。该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立足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科特色,浅谈通过多种组合式教学手段,对“电路”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优化,以达到提高课程趣味性、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

    2024年13期 No.613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生态文明思想的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探索

    巫文香;陆玉婷;冯书珍;

    药用植物学作为药学专业中的重要环节,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医药事业朝着绿色可持续方向迈进,构筑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态。为此,文章通过挖掘生态文明思想中和谐共生、综合协调、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法治保障、文化传承、全球合作等思政元素,进一步优化教学计划、多样化教学方法、全方位评价等方面,构建药用植物学课程的思政体系,引导师生跳出传统知识边界,思考植物与生态的关系,树立绿色发展意识,为高等教育医药专业课程的育人提供一种新的课程思政思路,提升育人质量。

    2024年13期 No.613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规培制度下的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及策略分析

    薛磊;周晓伟;

    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对医学生继续深造、求职就业都带来深刻的影响。该文以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为基础,分析临床医师规培训制度下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路径,着重分析医学生三大类9种主要职业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医教协同改革、临床医师规培制度和“两个同等对待”等政策,提出做好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与建议。

    2024年13期 No.613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康玉梅;付羽;

    课程思政建设要明确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历史逻辑及实践内容。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要做好经管类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的理论对接,以科学思维解读专业知识。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实践路径。要站在新时代背景下,把思政课堂搬入现实环境;充分利用党建活动的组织优势和思想优势,促进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融合推进;利用地域优势,形成课程思政特色;发掘地方经济发展历史,确保课程思政主题鲜明。

    2024年13期 No.613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袁剑锋;马文瑾;刘媛媛;

    职业教育是一种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现实情况确实一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不具有从事专业相关职业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在中国经济活动电子商务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随着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如何培养出电子商务专业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乃是可行之道,也是当前热点研究内容之一。文章基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实际,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劳动教育融入不够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7”专业特色劳动教育案例实施过程,为高职院校结合专业特色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提供一种新思路。

    2024年13期 No.613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唐小荔;陈建伶;卢春梅;

    当前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建设面临一系列问题,文章针对问题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并采取有效措施,最后以市场营销学项目五价格策略中的“影响价格制定的外部因素”为实践案例,呈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

    2024年13期 No.613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思政”格局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思政的新探索

    付静;

    在“大思政”格局下如何将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丰富的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构建全课程育人新格局。文章将从“走出碎片化、走向整体性,打破隔膜走入经典,创新方法转变观念”三个方面探讨课程改革的新思路,从而构建全课程育人新格局,充分发挥高校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达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2024年13期 No.613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本科生论文写作课程提质拓维实践路径研究

    苏小凤;谢桂花;刘洁洁;

    课程提质拓维是新文科建设过程中的三大重要抓手之一。本科生论文写作是文科教育的精髓,因为它将学术、道德、社会问题融合在一起。目前,本科生论文写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提不出有价值的学术问题、对学术技能和规范的掌握不足、缺乏深度阅读文献的习惯、教学方式方法有偏差等。对此,该研究提出本科生论文写作课程提质拓维的对策和建议,包括设计适应新文科需求的课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并拆解优秀的论文、注重学生“淘金式”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材施教建立反馈评估机制、鼓励学生加强论文写作讨论和合作,旨在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写作表达能力,使大学生能清晰表达思想,逐步完善自身。

    2024年13期 No.613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电子档案袋的英语泛读课程思政形成性评价研究

    马玉蓉;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英语泛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电子档案袋为工具,记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和思想的进步,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教师有效跟进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2024年13期 No.613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理念的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以“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为例

    雷安乐;林勇;

    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建设,对于师范院校提升英语专业师范生教育水平、培养具有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构建,对于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有重大意义。新的课程模式聚焦学习成果,能够使目标制定“精准化”;重构项目式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使理论知识“落地化”;构建PIIORP混合式教学模型,能够使课堂实施最大限度“交互化”;建立全程多维度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化”。

    2024年13期 No.613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及实践应用

    杨金恩;陈琳;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式教育理念,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切入点,活跃在各类课堂教学活动上,实现了广泛传播与实践应用。该文聚焦于高职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学前教育学,以课程整体思政教学设计为抓手,深挖本课程的思政元素,并以具体的章节课程内容作为实践应用案例,以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2024年13期 No.613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

  • “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探究与实践——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张晔;王雪娇;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自实施“三教”改革以来,数字化已成为开辟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和塑造职业教育发展新优势的关键突破口。基于此,该文阐述了“三教”改革如何助力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强调其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在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深化“三教”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探讨了如何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思维,培养具备适应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新方向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途径。

    2024年13期 No.613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浅析校地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型实践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

    孙瑶彦;钱云楼;徐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正面临着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创新的挑战。校地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合作模式,为高职院校提供了一个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共同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平台。该文旨在浅析校地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型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价值及其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2024年13期 No.613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探析广西高职院校“产”“教”新形势及“融合”路径

    周彩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也正是广西构建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体系目标的一个新契机、新起点。该文通过分析广西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背景及时代意义,剖析当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结合专家引领团队师资不足,校企合作方式单一、协同育人机制不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对滞后等问题,提出遵循“协同育人”的基本理念,创新合作方式、探究校企“共赢”,深化三教改革、追求“全过程”融合三个路径探究广西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融合新路径。

    2024年13期 No.613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雅安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杜翠华;梁林辉;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发展职业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也是调整我国人才结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机遇期,国内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较快,而相关的理论研究却进展缓慢,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该文通过分析雅安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找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雅安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对策,希望对雅安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2024年13期 No.613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高”背景下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研究——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数学建模为抓手

    薛慧;石慧;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优质就业,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该文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聚焦数学建模竞赛,从基础性知识、创新性思维、应用性能力和职业素养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一夯实二提升三锤炼”的构想,深刻剖析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对提升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积极作用,并对数学建模课程教改提出若干思考。

    2024年13期 No.613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名师引领、队组协同、评价赋能”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实践

    林凡东;王璐璐;刘伟伟;

    聚焦山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和特色化专业建设背景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以服务专业发展为导向,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打造“德技双馨、梯队优良、能力卓越”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团队为目标,提出了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名师引领、队组协同、评价赋能”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为推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供了理论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理论研究,为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了借鉴。

    2024年13期 No.613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

  • “大思政课”背景下中学化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

    史计策;张栩晨;张沛铭;安晓蕾;

    在“大思政课”背景下,中学化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大思政”体系构建、课程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深挖化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如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优秀思想事迹、创新创造意识等,实现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旨在为化学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实施的路径与参考。

    2024年13期 No.613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6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探究

    查胡应;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能助推学生养成科学历史观,提升历史课程德育教育水平,巩固现有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大力传承和弘扬家国意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有效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框架,初中历史教师要从创新教学情境、引入历史故事、审视历史人物等方面入手,持续改进教学方法,确保家国情怀的深刻融入,使学生能够深层次理解和体会家国情怀的精神内核。

    2024年13期 No.613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文化博览

  •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

    <正>姨妈怀里正抱着孩子,被大嫂这一叫,惊诧得差点连手中的孩子都掉下来。她赶快探头去看,只见又一个小孩的脑袋冒出来!“我的天!”姨妈也大叫一声,“双胞胎!”姨妈为了照顾侄女,千算万算,千准备万准备,想得十分周到,真比照顾自己的亲生女儿还细心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算了天算了地,就是没算到生出两个小东西!双胞胎来到世上,又恰逢那样的时期,又是这么特殊的父母,把所有的计划、所有的准备、所有的程序都打乱了。大嫂手忙脚乱地折腾了一整夜。

    2024年13期 No.613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正>锦衣卫指挥使府离大年三十还有几天时间的时候,姜成武等人隐身于地道里深居简出,但是,地面之上,京城之内,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都察院右都御史钟道赞在家庆祝六十岁寿辰时,突然倒毙身亡。都察院是大明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在朝廷内外举足轻重。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都是皇帝钦定的命官。右都御史死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2024年13期 No.613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原的密码(续前)

    许辉;

    <正>芒种这一天,无论阴雨晴热,我总会挑一本书,今年这一本是《麦作学》,泡一杯芫荽梗子茶,到南边的房间,面朝正南方向,坐在椅子上,读上半天。正南的方向,说明太阳更向北回归线归来了,天气炎热了,阳台和飘窗里冬天和初春太阳能照晒到的地方,有些在仲冬到来以前再也照晒不到了。虽说是读,但往往只是半读半想,有时候是沉湎于冥想,有时候在自己脑子里和平原上的一条河流对话,有时候做白日梦。

    2024年13期 No.613 19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盘点人生

    唐占海;

    <正>我上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开始做生意。那时他在街边摆小摊,生意虽小,可他倾注了全部心血。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把收支情况进行一番盘点。那时很多做生意的人开始用计算器了,不过算盘还未完全退出生活。父亲喜欢用算盘进行盘点,他说用算盘才真正有盘点的感觉,就像把杂乱无章的货物理得妥妥帖帖一样,算盘珠子落定的那一刻如同大功告成,心里一下就敞亮起来。

    2024年13期 No.613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科教文汇》(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9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4-1274/G,国内邮发代号26-205)是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省级教育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科教文汇》秉承“科教兴国、文汇天下、教研结合、共同发展”的宗旨,注重教研教改成果的宣传、案例的分析、经验的介绍及学术的交流。本刊为半月刊,系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学术期刊、安徽省优秀期刊。本刊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2024年13期 No.613 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