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教育观察

  • 工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索

    龙亚飞;王芙蓉;孟卓妮;郭举;张春林;

    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对服务和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研究和制定科学多元的工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高等工程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该文从工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具体构建策略以及在贵州省高校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性阐述,以期通过构建工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工学类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2024年11期 No.611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构建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耦合育人的“六次课堂”——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实践进路

    刘鹏伟;

    在当前教育环境中,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互独立,缺乏育人合力。该文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构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耦合育人的“六次课堂”,探索“2+6”的耦合育人模式,分析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在耦合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搭建耦合育人平台、建立耦合发展机制、完善育人载体等实现两支队伍横向互通和纵向联动,为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提供研究视角。

    2024年11期 No.611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欢乐六一映童心

    苏作成;

    <正>六月的阳光,如同慈爱的母亲,温柔地抚摸着大地,将温暖和光明洒向每一个角落。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属于孩子们的节日——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如清泉般流淌,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喜悦,如同春天的花朵,尽情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欢乐六一,映照着孩子们的童心。孩子们心中那颗永不熄灭的童心,有着他们无尽的梦想与希望。童心是孩子们内心最宝贵的财富,是他们对世界的无限好奇,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拥抱,是他们对梦想的坚持与追求。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言:“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童心,便是孩子们内心的那一对永不磨损的翅膀,它们能够让孩子们在生活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2024年11期 No.611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理论与管理

  • 应用型高校课程在地国际化对策研究

    季书会;

    近年来,在地国际化作为在国内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种育人模式,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当前高校国际化育人的新趋势。该文基于当前应用型高校开展课程在地国际化时遭遇的困境,从顶层设计、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队伍的优化、校园氛围的营造、实践指南的推出等方面出发,探索应用型高校课程在地国际化的有效路径和对策。

    2024年11期 No.611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理念传承、实然之需与实践进路——以中山大学为个案

    武东海;单建功;

    学生体质健康事关全民福祉与其个人长远发展,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归纳演绎等方法,以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现实需要为论述基础,以理念传承为研究脉络,以取得监测的实际效能为落脚点,解析中山大学以“体能提高班”为建设基石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实施路径、方法与成效,以期为相关学校提供可参考、可借鉴的实际案例,从而助益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实际效能提高与高质量发展。

    2024年11期 No.611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阅读疗法”视野下高校图书馆国学书目的选择与推广策略研究

    杨玲燕;

    阅读疗法作为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趋势,理应对缓解与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起到更大的作用。国学作品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异常丰富的阅读疗法所需的内容。在新时代,为了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也为了增强阅读疗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高校图书馆应对国学书目进行合理的选择与推广。基于此,该文对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理念定位进行了梳理,对国学书目的选择与推广策略进行了探讨。

    2024年11期 No.611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学前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的困境与出路

    赵楠;

    高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是我国新时代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尽管近年来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在实践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和成就,但实施现状仍不容乐观,面临着缺乏融合理念及质量观念、质量评估框架及指标体系不健全、幼儿教师融合素养与胜任力有待提升的现实困境。为突破困境、找寻出路,促进我国学前融合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应树立科学的学前融合教育理念及质量观念,构建本土化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估框架体系,加强职前职后一体化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2024年11期 No.611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18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学前孤独症儿童择“校”经历及阐释——基于3名家长访谈的质性研究

    左秋芳;叶晨颖;陈淑怡;夏子怡;

    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对3个学前孤独症儿童择“校”(特指康复机构)的故事展开深度访谈,探寻择“校”背后的深层问题。研究可知:学前孤独症儿童择“校”一般经历3个阶段;影响择“校”的主要因素有家长判断力缺乏、有限的家庭资本和优质康复资源稀缺等;针对频繁择“校”所带来的家庭非常态生活和压力扩大化等问题,从家长、康复机构和相关部门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2024年11期 No.611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思政教育

  • 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多维度提升研究

    赵悦悦;

    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该文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哲学向度出发,分析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从政治认知力、政治鉴别力和融合协同力三个维度全面提升能力,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充分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4年11期 No.611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方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探究

    宾幕容;

    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是地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和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实现思政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合,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合,以平台基地为载体实现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融合,完善保障体系实现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融合,是实现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2024年11期 No.611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育策略

    左芯羽;

    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探讨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策略,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该文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厘清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要点,并基于此提出高校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以道德品质引领为重点、以精神品格塑造为核心、以自我意识树立为关键,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而提升创新创业育人实效。

    2024年11期 No.611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路径探析

    张媛媛;李银霞;荣秀娟;

    高校历来重视诚信教育,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呈现出新的特征。该文试图通过对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分析,指出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思考,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在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和学生自我实践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创设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

    2024年11期 No.611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改教法

  •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线上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及监控机制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思政课教学为例

    杨文婷;樊伟宏;

    混合式教学模式契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情,逐渐成为各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模式,线上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监控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文对新疆农业大学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思政课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整理和分析数据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线上自主学习监控机制模型,并在实际教学管理中进行应用,利用超星学习通中的“教学大数据”平台进行教学过程的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发现该模型实现了线下课程和线上自主学习管理的更好衔接,有效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024年11期 No.611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满足个性需求的因材施教教学设计与实践

    章易程;李蔚;汪馗;谢素超;

    为了充分培育个性特长,实现教书育人,结合学生的个性需求开展课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该文以“实验设计与分析”课程为例,分析了学生专业与研究方向的不同导致的个性需求差异,并基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案例分析、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结课考核四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践表明:满足个性需求的因材施教教学设计实现了教与学的高度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更强的个性需求满足感和能力提高的成就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

    2024年11期 No.611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纺织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推进

    贾济如;臧健;刘国亮;王薇;陈杰;杨亚;

    该文旨在研究如何在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中嵌入思政元素,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整体素养水平。以纺织化学课程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深入的教学实践和巧妙设计的课程内容,深度挖掘纺织化学领域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内涵。对当前纺织化学课程实施思政教学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了提升任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与素养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和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等措施。这些举措有望有效提升在纺织化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效果,以期充分发挥该课程在思政育人方面的潜力,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服装材料学专业人才。

    2024年11期 No.611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例

    苏柳月;董健苗;谭春雷;廖灵青;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高校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基于土木工程材料专业课程的特点,探讨了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挖掘了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和融入方法,分析了课程思政的考核方式。可围绕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工匠精神与专业伦理、科学精神与学术修养等维度设定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思政目标。将思政教育巧妙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育人机制,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024年11期 No.611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工程图学虚拟仿真模型系统设计及其教学分析

    伊鹏;张文杰;刘广斗;王伟;李福来;

    针对工科类专业工程测绘课程实验需求,基于云服务、虚拟模型技术和可视化仿真体验,开发了工程测绘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该系统对工程测绘实验方案、互动环节和考核评价等内容的教学体系重构和数字化重建,以测绘对象三维建模代替零部件实物,降低实验教学成本投入;以虚拟实验室代替实际测绘实验室,减少实验室资源占用;以在线实验代替固定时间课内实验,提高课程教学灵活度。为校内外师生提供灵活交互、强沉浸感和高用户黏度的在线实验教学服务,驱动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学习和在线互动等活动,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思维、图感表达能力得到充分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素质。

    2024年11期 No.611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与实践

    蔺鹏杰;刘先峰;赵丽娜;徐欢;魏巍;

    生产实习是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新疆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对以往开展生产实习教学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根据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了生产实习教学的一系列改革。改革措施紧紧围绕建立高质量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延长生产实习时间、加强指导老师过程管理和丰富实习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展开,改革措施执行后展现出了良好效果,提高了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

    2024年11期 No.611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中的创新元素

    曾有艺;易壮鹏;韩艳;张玉平;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桥梁工程方向的一门重要实践环节课程,未来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正将朝着更加多元化、跨学科、智能化、绿色可持续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需要我们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该文探讨了在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中加入创新元素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4年11期 No.611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项目制与课程制融合教学模式研究——以“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课程为例

    周鑫;沈娜;何晓英;李东;谢涛;阿比尔的;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社会各行业迫切需要具备守正创新、团队协作等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仅采用传统课程制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已难以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文章提出一种项目制与课程制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项目制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从一门课程的视角构建了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使两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机融合。对融合教学模式的论证表明,该模式在传统课程教学基础上,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独立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更好地服务重庆交通大学复合型人才培养。

    2024年11期 No.611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覃如琼;

    建筑设备类专业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探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创新,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该文以建筑设备类专业核心课程“建筑给排水工程”为例,通过分析传统教学内容较为滞后、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信息化资源不足等教学痛点,从融通“岗课赛证创思政”重构教学内容、构建“M+S+F”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BOPPPS教学模型打造“七学”优质育人课堂、制订“三阶”式过程化评价方案、建设丰富立体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方面阐述解决方法,切实提高专业课育人实效,培养具有实践创新、综合应用能力强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024年11期 No.611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BOPPPS”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内实验教学改革

    陈凡;别文博;陈绍鹏;王雪晴;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生产联系紧密。做好实验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专业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手段。基于OBE理念和BOPPPS教学模式,在把握专业特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测量刀具角度”实验为例,首先理清实验教学的设计思路,分析具体学情和教学目标;其次进行融入思政元素的BOPPPS教学过程设计;最后对课内实验教学改革效果进行分析。相对于传统实验教学来说,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实验目标更加明确,实验操作更加有效规范,实验效果更加理想,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探索其他工科专业课内实验课的有效教学途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4年11期 No.611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地球物理勘探”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张博;邰振华;田立慧;商宇航;

    “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是地质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基础地质研究、矿产勘探、地质灾害防治、环境与工程勘查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具有理论内容多、知识点分散、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强等特点。该文在分析了“地球物理勘探”课程的教学难点后,以黑龙江科技大学地质类专业为例,提出了一套涵盖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精简了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模式,强调互动式、体验式及探索式教学,提高了课堂的学时利用率与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24年11期 No.611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产教融合背景下面向汽车制造行业的物流管理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殷元星;王新宇;王欢;

    汽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与制造业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物流人才培养对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研究了汽车制造业物流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现状,总结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协同、五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及取得的成效,以期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物流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4年11期 No.611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西南联大精神融入仪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孙广开;祝连庆;

    西南联合大学“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孕育了一大批为国家振兴奋斗终生的顶尖人才,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珠峰”。当今在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推动下,国家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急需大批的仪器人才。面向这一需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测控仪器设计”课程教学团队将西南联大精神融入课程教学,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建设典型案例库、开展教学探索实践与效果评价,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仪器报国的精神素养和价值追求。

    2024年11期 No.611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张越时;郭胜男;张佳佳;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专业性强,并与多种学科相关联。随着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受到广泛关注。该文基于一流课程建设,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学情特点,总结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提供新思路。

    2024年11期 No.611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关继夫;丁喜生;

    构建一套科学且操作性强的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要明确各指标权重,为客观评价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参考和依据。运用文献研究、Delphin Method和AHP法构建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5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是0.1897、0.0854、0.4114、0.1523、0.1613,评价体系中CI=0.0948、CR=0.0846,二级指标各项CI和CR值均<0.1。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实现高校对医学生不同阶段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动态评价,助力医学生职业生涯的顺利开展。

    2024年11期 No.611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碳”人才体系建设视域下环境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王国飞;

    国家“双碳”人才体系建设,要求高校环境法治人才培养应积极回应涉碳法治人才培养这一新需求。但现阶段国内高校环境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泛化、课程设置需优化更新、实践教学不受重视和教学方法不适宜等方面。回应涉碳法治人才培养需求、环境法治人才培养理念需要完成四个转向,具体路径上需要优化培养目标、设置契合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2024年11期 No.611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商科专业工匠精神融入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刘莉;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新商科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新商科人才至关重要。文章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核心能力要素进行分析,对高职院校新商科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活动、平台保障等进行改革与发展,实现将工匠精神融入新商科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过程。

    2024年11期 No.611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融合课程思政的西方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

    彭骏;

    为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该文结合一流课程建设实践,针对传统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的不足,探索如何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元素更有效地融入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通过构建全程融合式课程思政、讨论交流式课程思政、动态评价式课程思政,从而优化教学设计与考核方式,进而提升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成效,创新“教书”与“育人”统筹兼顾的人才培养模式。

    2024年11期 No.611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商务英语口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及优化路径研究

    黄多;

    在全球化社会背景下,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地跨越国界,涉及多种语言和文化。商务英语口译作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关键沟通工具,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增长,社会对能够有效克服语言障碍、促进跨文化理解的专业学生的需求显著增加,这一趋势不仅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高校口译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该文对高校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及其优化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从实践角度来看,有助于提高口译教学质量,进而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从理论角度来看,有助于丰富和深化高校师生对跨文化交际、语言学和翻译学领域的理解,为高等教育领域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数据。

    2024年11期 No.611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6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研究——以职场英语写作教学为例

    金婧;

    “教-学-评”一致性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对落实课程标准、改进教学设计和评价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梳理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要素,结合五年制高职英语课程标准探讨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教学实践。在教育分类学框架下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进行系统分类,将职场英语写作活动引向“阅读—概括—写作—评价—拓展”这一新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的职场语言应用和思维品质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提高,进而有效提升高职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2024年11期 No.611 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专业认证理念下的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徐剑波;刘志辉;

    近年来,随着我国师范专业认证的不断推进,面向初级中学的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师范专业认证相关理念要求下,当前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向中学的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关乎着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也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未来发展。该文旨在对师范认证要求下的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构建培养模式,以期为中学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建议。

    2024年11期 No.611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高师地理专业教学探究——以“气象学与气候学”为例

    瞿颖;张晓芳;

    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对于多样化人才的需求,高师地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为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有着广阔的就业市场与社会需求,是培养复合型地理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环。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包括优化授课方式、优化理论教学环节、优化实验教学环节三个方面,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训练学生的理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服务于复合型地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2024年11期 No.611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

  • 志愿服务赋能职业教育的理论来源、价值意蕴与优化路径

    王一茗;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走进社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窗口,也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志愿服务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同样,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志愿服务,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志愿服务理论。通过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促进志愿服务和学校教育深度融合,既能提供常态化志愿服务,又能提升职业教育育人实效。

    2024年11期 No.611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湖南省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调研分析

    蒋彬斌;赵李湘;刘海峰;

    目的:对湖南省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现状和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线上问卷、实地考察、电话访谈等方式,对行业专家、用人单位、同类院校、毕业生、在校生进行调查,并分析数据。结论与建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要依据人才需求明确培养定位、依据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需求优化培养规格、依据“岗课赛证”融通理论优化课程体系、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和强化资源库应用进一步完善实施保障条件。

    2024年11期 No.611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融入课程思政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基于“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研究

    李敏;

    通过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的八种高职公共英语教材进行研究,了解这些教材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内容和方法等,为未来编写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及课堂融入课程思政起到借鉴作用。

    2024年11期 No.611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X和AHK书证融通下的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和应用——以中职《数控车床编程与实训》为例

    张海娟;周美琴;丁刚;汪德祥;

    以《数控车床编程与实训》活页式教材开发为例,阐述1+X和AHK书证融通下的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教材开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1+X证书和AHK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为标准,以项目为载体,以多媒体为补充,注重项目的趣味性、产品的实践性、技能的层次性、内容的灵活性;将通用核心素养和职场核心素养贯穿技能学习过程,技能学习和素养学习紧密融合、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举一反三的动手和实践操作练习,获得机械产品制造的能力,依次通过学业水平测试、1+X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考试、AHK切削机械工认证考试,成为具有较高实践操作水平、较高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024年11期 No.611 162-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职教育需求侧转向的成因、现状与对策——基于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分析

    郑鹏飞;

    该文以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分析为框架,探讨了中职教育需求侧转向的成因、现状与对策。首先,分析了中职教育需求侧转向的背景及原因。其次,对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的内涵与联系进行了阐述。再次,基于工具价值和理性价值研究分析了中职教育需求侧转向面临的现状。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工具价值和理性价值为基础的中职教育需求侧转向对策分析与建议。该文旨在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中职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11期 No.611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

  • 信息化教学之于农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

    韩梦;范婕;王智刚;

    信息化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对于促进农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农村教书育人方式变革和提高农村教学决策科学性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信息化教学也可能带来农村教师的消极情绪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需求失衡、信息技术产品与农村实际教学问题相脱离等挑战。为此,要辩证看待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为农村教师提供专业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加大对农村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支持力度,并以农村教学需求为基准开发信息技术产品,以促进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11期 No.611 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整本书阅读理念下的“兴趣—共鸣—思考”模式教学设计——以《红楼梦》的亲子关系为切入点

    赵亚琦;马淑琪;马冀;

    以亲子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课堂设计。整本书阅读对学生而言是挑战,“亲子关系”这个话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研读过程中学生也会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产生文本探究的内驱力。该堂课的设计以贾政和宝玉的亲子关系为重点,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系列课程的起点,以亲子关系为脉络深入探究整本《红楼梦》,引导学生在精读经典的同时,思考自己的人生。

    2024年11期 No.611 17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多元评价的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与实施

    程一俸;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教育界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全面发展和培养独立个性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关注。传统的“一刀切”英语作业无法满足学生个体能力差异和英语学习兴趣的需求,也无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意识,学生无法实现个性化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更加注意对学生进行诊断性和形成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A、B、C三种不同层次,并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构建一个围绕“巩固、实践、迁移”三要素的作业分层体系,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适配不同难度和量度的作业,以作业分层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不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024年11期 No.611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研究

    张家其;廖慧娟;阳斌成;凡非得;李强;

    伴随着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与高考地理革新,教师亟须对现有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展开新的思考与研究。该文基于高中地理学科特性探讨“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施的优势和可行性,利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对当前高中地理课堂、网络、实践教学环节师生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针对当前高中地理传统教学的弊端和时代发展需要,遵照“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教学理念,倡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网络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补充,三者紧密联系、互相融合,以此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思路。

    2024年11期 No.611 184-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

    <正>这一说,让姨妈更惊讶了,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灿枝你说什么呀?找了个海外关系?还美国!现在的姑娘们,谁不想嫁个工人、解放军呀!政治上可靠,有前途!你怎么单单选了最差的啊?秦灿枝知道,姨妈是个干部,参加工作比较早,他们是主流派,看问题自然是正统又正统的。自己这么做当然是离经叛道的,在当时是非常犯忌的事,也是傻到不能再傻的事。她知道再解释也没有用,只是简单地说:“姨妈,他是个好人,很优秀的。”姨妈真的有点生气了,“既然很优秀,为什么不来管你?把你弄成这样,他躲到哪儿去了?怕担责任了是吧?”

    2024年11期 No.611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正>他仍然想不起来,姜成武要带他去见谁。姜成武径直走到毛小山面前,对他说:我们走。毛小山将信将疑,跟在姜成武后面走出了百药堂。两人走进那片小树林,姜成武仔细观察四周有无动静,才缓缓地走到那棵古柳树下。姜成武移开青石板。毛小山看到青石板下面有一条地道,大为惊诧。自己在百药堂行医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发现百药堂附近还有这么一条通道。姜成武到京城才多少天,他怎么这般熟悉?待毛小山进了地道,姜成武将青石板重新合上,然后,姜成武走在前面,领着毛小山往里走。走到石屋,毛小山就看见了一个人。

    2024年11期 No.611 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原的密码(续前)

    许辉;

    <正>暮春时我只能梦见开花的原野。我梦见我在平原上碰到父亲和母亲,他们像生前一样,乐呵呵的。有时候是春阳暖照的日子,有时候是微风小雨的日子,有时候是朝阳初起的日子,有时候是落霞满天的日子。只是我想去摸一摸他们的身体和手的时候,他们就会消失不见。他们不让我再一次摸到他们。起初我不懂他们为什么不让我再一次摸到他们。但后来我觉得这可能是他们的规则使然。据说与老子同时代的关尹子说过这样的话:好仁者多梦松柏桃李,好义者多梦兵刀金铁,好礼者多梦簠簋笾豆,好智者多梦江湖川泽,好信者多梦山岳原野。

    2024年11期 No.611 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HoloLens的江豚科普系统设计与研究

    陈晓慧;陶健林;赵宇;方骥;王广军;

    长江江豚科普教育是长江江豚保护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聚焦长江江豚的科普教育,采用HoloLens混合现实技术,设计并构建了一套长江江豚科普系统。系统由三大核心模块构成:江豚知识科普、江豚结构科普、江豚主题游戏。系统综合运用了三维建模、Unity 3D交互技术和混合现实技术,打造了一个既具有高度互动性又充满沉浸感的江豚科普教育平台。以HoloLens 2作为主要展示工具,本系统成功实现了一种混合现实的交互体验。对20名大学生的使用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科普方法能显著提升学习效果,且具有较高的用户体验评价。

    2024年11期 No.611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母亲的端午面

    王国梁;

    <正>我的家乡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不管日子过得如何紧巴,过节必定要包粽子。可是那一年,我家陷入低谷,家里连一毛钱都找不出来。母亲是个极好强的人,不肯低下头朝别人借钱。我们那里不产糯米、苇叶,红枣也不是家家都有,包粽子的食材都要买。面对家底掏空的状况,母亲说:“咱端午节不吃粽子,吃端午面!”我从未听说过端午面,不知怎么个做法。母亲招呼我说:“走!跟我去采艾蒿!”我问:“艾蒿跟端午面有关系吗?”母亲兴致勃勃地说:“有!”艾蒿不用买,到处都有。端午时节的艾蒿,一般都是采了插在门楣上,起到驱毒辟邪的作用。春天的时候,有人采了艾蒿来吃,那时候艾蒿还很嫩。端午节艾蒿都长老了,没法吃,母亲让我拣着小棵的嫩艾蒿采。

    2024年11期 No.611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