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八面来风

  • 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确定

    章韬;

    <正>2024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社会支持科技事业、爱护科技人才的氛围,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荣誉感和科技报国的使命感紧迫感,促进形成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强大合力,中国科协、科技部将组织开展系列活动。4月28日,《中国科协科技部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通知》公布。

    2024年10期 No.610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科大构建国际首个基于纠缠的城域量子网络

    王犁;

    <正>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包小辉、张强等首次采用单光子干涉在独立存储节点间建立纠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国际首个基于纠缠的城域三节点量子网络。通过量子态的远程传输来构建量子网络是大尺度量子信息处理的基本要素。基于量子网络,可以实现广域量子密钥分发以及分布式量子计算和量子传感,构成未来“量子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2024年10期 No.610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观察:研究生教育

  • 产教融合视域下专业学位研究生育人机制研究

    公彦德;占济舟;王哲;

    产教融合育人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高校和企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仍存在诸如产教融合不紧密、课程体系与实践环节脱节、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实践实训建设不完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针对高校和企业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完善合作评估机制、搭建合作平台、优化课程设计、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优化学科结构、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增强意识和认知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以期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育人质量提供参考。

    2024年10期 No.610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共同体内涵阐释与路径构建

    陈文美;郑忠;

    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是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培养高质量学术人才的核心要素。该文认为平等互信的导生关系、融洽的学术氛围、合理的管理机制、坚定的学术目标是导师与研究生学术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理念。通过分析研究生教育中因导生二元对立引发的导生平等互信缺失、软硬环境不均衡发展、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提出注重导生双主体作用发挥、坚持硬件设施与软环境并重、规范权力与责任机制、构建激励机制促进学术共同目标形成等学术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2024年10期 No.610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建设教育强国的研究生推免工作优化探究

    苏楠;陈晓莹;郭泽琦;刘恒;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推免接收为先行的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的开端和关键环节。随着推免生数量增加、教育形势与政策的不断变化,目前推免生生源情况、推免的考核科学性和操作流程化仍需讨论。该文通过提出采取针对性调研分析、搭建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重塑推免全流程等建议,探索推免接收工作优化新范式,以期更好地发挥推免对各类人才的选拔作用,最终实现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对学科建设和文化认同产生深远影响。

    2024年10期 No.610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跨学科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丁继军;

    创新能力是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特征,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如何培养跨学科工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研究生的多学科生源背景,提出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导师队伍和合作平台等主要方面来优化跨学科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措施;同时结合挖掘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专业与导师研究方向的契合点,定期举办各类专题研讨会和讲座,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学科竞赛或进行各种学术交流等策略,构建跨学科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范式。

    2024年10期 No.610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双一流”背景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改革与实践

    张元;庞敏;杨晓文;韩慧妍;王爽;

    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的背景下,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面临的培养过程管理松散、社会认可度不高和课题完成困难等问题,围绕“双一流”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导师指导和考核体系等方面构建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体系。结果表明,该措施切实提升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推动了研究生教育发展。

    2024年10期 No.610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也谈“公园20分钟效应”

    王伊扬;

    <正>最近,有个很火的话题叫“公园20分钟效应”。说的是,一个人只要去公园待上20分钟,即使什么都不做,也能感受到身心的放松与愉悦。于是,我挑了个周末去逍遥津公园逛了逛。逍遥津公园作为一个集休闲、娱乐和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不仅仅是城市中的一片绿洲,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胜地。踏入公园的那一刻,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外界的喧嚣和纷扰被公园的绿色屏障所隔绝,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气、悦耳的鸟鸣和满眼的绿意。

    2024年10期 No.610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理论与管理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数字素养研修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陈琼;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该文深入探讨了当前高校外语教师研修模式的现状,并基于此提出了创新研修模式的独特之处。通过个性化研修计划的制订、以数字化素养提升为核心的目标设定、经验学习圈与共同体协同的促进以及循环往复机制的实施,该文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系统、可持续的高校外语教师数字素养研修模式。经过实践检验,该研修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教学效果显著;同时,教科研成果丰硕,推动了教师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更为重要的是,数字素养测评机制的完善,有效促进了教师数字素养的整体提升,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24年10期 No.610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学术不端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机制研究

    马琳琳;何毅;丁永玲;

    近年来,高校学术不端事件频发,学术不端行为已严重影响到高校学术生态。作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学术诚信、防范学术不端势在必行。文章旨在探讨当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并分析现有学术不端防范的现实困境。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建立高校学术不端防范机制的有效策略,包括完善法律与制度规范、改革学术评价制度、加强学术论文和项目评审管理、完善学术诚信教育、加强学术诚信档案管理等。

    2024年10期 No.610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20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双万计划”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金课”建设研究——以泰山学院为例

    董红霞;魏云刚;李秀;

    “双万计划”实施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金课”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也是高校专业建设普遍存在的短板和瓶颈。“金课”建设应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学目标为载体、以全脑教学为渠道、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的基本原则,构建“1+2+3”旅游管理专业“金课”的课程模块,通过自建与引进、建立专业联盟、打造资源平台等方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2024年10期 No.610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视域下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联合体

    张子琪;朱冬茹;庄晓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贯彻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与深入,学前融合教育逐渐受到关注。文章分析了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融教主体受到身心发展的双重制约、融教客体的力量发挥不足、融教介体研发与应用的缺失,提出以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主体、客体、介体为出发点,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联合体,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实现融合教育目标,推动学前融合教育朝更加公平、更加普惠、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024年10期 No.610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思政教育

  • 国防特色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路径探析

    陈莹;牛振喜;郭晶晶;于钧意;

    国防特色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是否心怀“国之大者”、勇担科技强国使命,关系到能否破解“卡脖子”技术问题,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因素。该文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代表的国防特色高校青年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思想状况和现实需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党的领导、科研生态、管理机制、文科建设、联系服务、科协举荐六个方面,提出新时代加强国防特色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效路径。

    2024年10期 No.610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思政+专业”的情景剧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李琴;

    情景剧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由学生深度参与“编、导、演、拍”,集历史故事、社会热点、文学艺术、专业特色等元素于一体,旨在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感和获得感的实践教学方法。文章通过分析不同情景元素在当前高职思政课情景剧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论证“思政+专业”情景剧教学法的创新价值及可行性,提出基于“思政+专业”的情景剧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路径。

    2024年10期 No.610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四个抓好”: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H高校为例

    俞春耕;吴志先;费益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程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该文首先阐述了高校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与基本逻辑,其次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中课程建设所面临的新挑战,最后以H高校为例,分享了H高校通过抓好顶层设计、抓好课程实施、抓好课程评价、抓好开放融合,不断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向纵深发展的经验。

    2024年10期 No.610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謇、黄炎培、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对当代劳动教育思想的启示

    徐甜甜;周天一;陆卫峰;

    张謇、黄炎培、陶行知都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在共同的劳动教育目标下形成的劳动教育思想,包括知行结合,教学做合一;劳工神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促就业,增生产的实用主义劳动观;重视道德,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合作育人,产教融合。这些思想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思想有着重大的启发作用。

    2024年10期 No.610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改教法

  • “数学物理方程”课程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设想和实践

    陈小刚;崔继峰;

    “数学物理方程”课程的建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思想政治素养。首先,明确课程目标是“数学物理方程”课程建设的基础。课程目标应既注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又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其次,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步骤。内容体系应具有层次性和有机衔接,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学习和理解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和交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对于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至关重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最后,评估与反馈机制在课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及时反馈能够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还应注重评估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意识。

    2024年10期 No.610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传道授业——物理污染控制工程引导式课程思政设计

    宋卫锋;王孝武;路星雯;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从业者面临的时代命题。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专业课之一。该文在分析课程思政元素类型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若干知识单元教学内容的思政教育整体设计,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于一体。以案例分析课为例,说明引导式课程思政实施方式和方法,通过逐层设问,层层推进,在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体现专业理论知识对实践的重大指导作用、解决问题须抓住矛盾特性和主要方面、安全和环境法律意识三个思政元素,对该课程的思政教学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2024年10期 No.610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思政育人融入实践教学路径探析——以草业科学专业为例

    陈述明;宋智芳;

    草地是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土地资源。在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和保障粮食安全责任,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该文旨在探讨思政元素与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衔接思路,从而实现“思政育人”目标。

    2024年10期 No.610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理念的“草地土壤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初探

    林宇龙;梅琳琳;秦立刚;王明君;崔国文;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是各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该文基于OBE理念,对草业科学专业的主干教育课程“草地土壤微生物学”进行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改革初探。以产出为导向,学生为中心,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提升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考核体现等方面进行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科学精神、专业自信等综合素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4年10期 No.610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地方高校机械专业“数控技术”慕课建设实践探索

    柏兴旺;

    高质量慕课建设对于地方性高校内涵式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数控技术”课程为例,分析其慕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校企合作共建慕课的解决方案。研究认为,校企合作框架下慕课建设要持续发展,需要坚持“聚焦内容、找准培养定位、建立双赢机制、融入认证体系”等策略。最后,探讨了“数控技术”慕课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

    2024年10期 No.610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常云朋;王荣先;田丽萍;李彬;

    为发挥好专业课教学在大学教学中的育人作用,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指导,根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特点,挖掘相关思政元素,确立了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方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案例和混合式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从课程质量分析来看,课程思政的引入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政治素质、职业素养的提高。

    2024年10期 No.610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轨道车辆振动理论的虚拟演示系统开发

    李娅娜;张曼;李永华;

    基于轨道车辆振动理论课程公式繁杂、理解难度高及传统课堂教学欠缺直观振动现象演示的问题,利用Adobe Animate CC、MATLAB、Hypermesh、ANSYS和Adobe Media Encoder CC多种软件联合,建立了多种表现形式的虚拟振动演示系统。该系统通过交互式动画、振动曲线及振动云图等虚拟实验技术,将振动理论和现象多角度地呈现给学生。以单自由度无阻尼强迫振动与简单弹性体振动为例,介绍了多软件联合建立虚拟振动演示系统的过程,直观地展示了典型振动形式的动态过程,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轨道车辆振动课程的教学质量。

    2024年10期 No.61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项目制教学在智能建造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黎翔;马亚飞;戴理朝;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造成为我国建筑业向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传统工科教育模式对实践、跨学科和创新等能力的培养较为欠缺,无法适应和满足智能建造创新型人才培养。在探索欧林工学院项目制教学的基础上,对适应我国教育现状的智能建造项目制教学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践能力、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为主线,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最后,以智能虚拟预拼装这一实际项目为例,对项目制教学的设计、操作和考核等进行实战介绍,以推动项目制教学在我国智能建造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发展和应用。

    2024年10期 No.610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背景下Materials Project数据库在计算材料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胡学敏;孙孪鸿;陈晓玉;叶原丰;

    该文探讨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Materials Project数据库在计算材料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影响。Materials Project数据库是一个集成了AI和大数据技术的开放获取的材料库,能为学生提供海量的材料晶体结构和物性数据,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让学生能通过亲自操作获取和分析数据,深入理解微观结构与物性之间的关系。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具备计算材料专业知识和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总体来说,人工智能时代下,大数据的引入为计算材料学课程带来新的活力,并对未来教育改革和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

    2024年10期 No.610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水运行业需求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刘昌凤;辛宇;周长禄;

    交通强国战略不仅为我国水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对水运行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以水运行业需求为视角,发现目前“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存在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不对接、实践教学薄弱、教学方法单一、考核评价不全面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024年10期 No.610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Multisim仿真平台在环境工程专业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驰;梁世强;耿直;

    该文将Multisim仿真平台应用到环境工程专业电工学的理论教学中,对直流电路中的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进行了仿真实验和分析,直观地验证了定理;同时对二极管的应用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更加便捷形象,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节约了课时,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024年10期 No.610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智能信息新技术导论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孙广开;祝连庆;

    智能信息新技术导论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发展前沿而开设的一门导论课。为了培养学生的使命意识、担当精神和爱国情怀,教学团队从民族精神、时代使命、能力素养三个维度挖掘思政案例,构建了人工智能起源、百年蜕变、扬帆起航、砥砺奋进四个全新篇章,通过显隐结合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智能终端、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的专业知识教学,同步提升了学生的思政素养和专业能力,可为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2024年10期 No.610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微机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探讨

    陈中嵘;王奕;

    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全国各院校深入推进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建设。该文以微机原理课程为例,回顾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历程,简析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发展的背景和需求,探讨了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及其关键挑战,总结出几个课程思政教学的典型案例,旨在探讨课程思政教育如何有效开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为理工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2024年10期 No.610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医者精神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及融入路径探索

    陈乔;胡小童;彭胜男;余功;潘荣斌;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医学院校应该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与医者仁心教育。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入学后所学的首门医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设相关教学资源库并探索其融入路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医德医风教育效果。

    2024年10期 No.610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医科背景下如何培养临床病理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大体标本取材技能

    姚伶俐;谢晶;翁海燕;

    大体标本取材是临床病理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系统规范的取材学习是培养合格病理医师的必经之路。文章就新医科背景下如何培养临床病理专业规培医师的大体标本取材技能进行探讨。

    2024年10期 No.610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金融学课程思政的实施研究

    谭维杰;

    金融学是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研究金融学课程思政要聚焦四个基本问题:金融学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办。这四个问题涉及金融类课程思政的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归结起来就是要解决好金融学课程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示作为金融学课程思政实施之纲,纲举才能目张。要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专业知识目标、思想素质目标,把提升政治认同、增强社会责任、培养诚信品质、鼓励创新意识、弘扬科学精神、培植遵纪守法作为课堂思政实施的主要内容。要把挖掘思政元素、灵活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加强教学反思、改革考核方式、完善教学评估等方面作为实施策略。

    2024年10期 No.610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学范式创新研究:“金融产品营销基础”的探索

    何静;

    “金融产品营销基础”课程是培育新时代金融营销人才的基础必修课程。该文以该课程为例,以培养“专能精、通能强、素质高”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从智慧职教教学平台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情境创设的课程思政元素浸润式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三个方面,构建了课程思政融入“金融产品营销基础”的教学新范式,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范式创新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2024年10期 No.610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思政背景下多元评价在课程考核中的实践探究

    陈佳佳;

    新时代思政背景下,如何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评价考核,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评价三种评价方式,以“单证制作”课程为例,探讨构建将德育、智育作为指导,三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双向三性”多元评价考核模式,形成多主体、多项目、多平台、多路径的多元评价考核体系,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绩,也为相关课程的评价考核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024年10期 No.610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DIE模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

    常青;韩晓宝;

    ADDIE教学设计框架是一种科学的内循环教学模式,将该教学模型引入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可以系统地将思政元素与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相关联。以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五个环节实现英语课程思政的全方位覆盖。作为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实现路径,ADDIE模型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大学英语教师在有限的课时中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思政的双重要求。

    2024年10期 No.610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医学院校外语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许玉;

    该文紧扣当前时代特征和国家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以助力新医科人才培养为目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大学外语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路径。医学院校外语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应遵循系统性、规律性、精准性、实践性原则,从教师素养提升、外语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第二课堂教育实践、保障机制建设五个方面推进。

    2024年10期 No.610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培养计算思维的跨学科项目学习案例分析

    石雪飞;薛峰;

    该文以三个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案例为样本,对案例的跨学科特征和计算思维培养效果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案例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对策。研究发现,跨学科项目学习应设计有针对性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在项目实施前后的计算思维变化,使全体学生接触项目的制作与调试,进而培养其计算思维。

    2024年10期 No.610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

    姚大斌;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对接当前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我国职业教育从面向现代化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转型中起着重要作用。创新创业教育现代化是联结“科技、教育和人才”的核心枢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以“互联网+”大赛为重要抓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构建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团队;强化理论与实践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摆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困境,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对策分析。

    2024年10期 No.610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精准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就业育人工作研究

    聂妍;

    就业育人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聚焦思政教育精准融入就业育人工作,探索因人施策、精准指导、靶向帮扶、智能高效的实践路径,对加强高职院校就业育人实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层进式分析法阐述了精准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就业育人工作研究的价值意蕴、困境审思及提升路径,旨在为高职院校就业育人工作的提质增效提供借鉴思路,以就业育人温度强化就业工作力度。

    2024年10期 No.610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数字工匠培育的策略

    吴丹;

    教育数字化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转变人才培养方式,着力培养数字工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数字工匠精神的培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丰富数字工匠培育的开展路径。要遵循协同合力、问题导向及守正创新的原则,从校园文化、教学生态、实践育人等方面出发,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数字工匠培育的路径。

    2024年10期 No.610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岭南特色文旅人才培养:内涵、逻辑与路径

    梁少华;

    地方特色文旅人才培养对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针对文旅人才培养与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匹配的现状,探讨了岭南特色文旅人才的内涵,梳理了文旅人才培养的价值逻辑、系统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逻辑,从专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协同培养平台建设的角度提出了文旅人才培养的路径,为现阶段文旅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思路。

    2024年10期 No.610 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

  • 文化自信视域下戏剧元素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潘宋梅;

    该文探究如何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将戏剧元素有效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基于戏剧元素特点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从深度挖掘戏剧素材、深化文本理解与情感体验、提升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和加强集体合作与综合实践等角度,对文化自信视域下戏剧元素的多元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借此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10期 No.610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作业设计的策略——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为例

    刘玲;

    落实“双减”政策,关键在于减负提质。聚焦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需要变革传统的作业形式,大力提倡作业改革,生成基于大单元的高效任务群。为此,教师要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高效作业。该文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进行大单元整合作业设计,从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原则和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两方面出发,对单元作业进行多维度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承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024年10期 No.610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下载次数:8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美术色彩大单元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徐馨莹;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色彩大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技法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当今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对中学美术色彩大单元教学进行改革和实践,使其更加符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该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美术色彩大单元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024年10期 No.610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小学社团开展现状调查及优化对策研究——以H市H小学为例

    艾星;

    中小学课后服务是“双减”后教育新时空的重构,是“双减”政策落地的关键。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是课堂形式的延伸,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丰富学校的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但小学社团开展尚处于初步阶段,面临着缺乏专业教师、场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该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对H市H小学的社团现状展开研究,探讨现有小学社团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路径。

    2024年10期 No.610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化博览

  • 大学生国潮汉服国风时尚认识调查研究——以蚌埠地区大学生为例

    秦悦;葛永幸;

    该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在安徽蚌埠地区发放的大学生国风时尚认识调查问卷进行全面分析,以点带面,了解大学生对国风时尚的了解程度和认知程度。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得出以下结论:多数大学生认为汉服已经成为国潮兴起的典型代表;对国风时尚较深层次的知识和概念还较为模糊;了解渠道主要为互联网媒体;对国潮汉服日常穿着的接受和认可仍存在一定顾虑;以国潮汉服为代表的国风时尚对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极为重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利用新形式的宣传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国潮汉服及相关文化知识的普及、通过品牌推广等进一步普及国潮汉服的日常穿着、要善于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校内社团和社会实践的作用、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充分与时代相结合等对策和建议。

    2024年10期 No.610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育功能探析

    李姝环;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具有良好的美育功能。为认真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该文紧紧围绕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养性、以美促劳五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培养高尚情操的教育功能、增强文化自信的激励功能、塑造健康形体的促进功能、培育健全人格的浸润功能、提升劳动素养的导向功能进行探析,以期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024年10期 No.610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

    <正>“我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来日无多。一个人最大的满足,就是让亲人们和自己共同拥有自己的快乐,一个人的快乐是有限的,大家的快乐才是无边的。”武国强仔细听着,看看母亲能找出什么理由,让大家来分享这笔财富。“现在,大家都是我最亲的亲人,都能和我分享欢乐。如果我一个人独自拥有这些光芒四射的东西,那是神秘。如果大家都来打破这种神秘,那才叫光明。”唐刚和小梅都明白了,龙头老太今天揭秘的目的,是想终结这个秘密。

    2024年10期 No.610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正>原来,锦衣卫终于按捺不住,明火执仗地来袭击百药堂了。打杀声愈演愈烈,很显然,百药堂里面早已交上火了。天哪,百药堂里除了秦少石派去的几个护卫,就毛神医、铭儿、婉儿以及百药堂伙计这些人了。交火定是护卫与锦衣卫之间。姜成武哪里敢再犹豫,一个纵身,借助身前一棵大树,掠到百药堂屋顶之上。他被百药堂院子里正在进行的一场混战震惊了。锦衣卫都是一码色的黑衣斗牛服,与他们拼杀的不仅仅是秦少石、卫国及护卫,另有几个熟悉的身影更让他吃惊不小。在打斗的人群中,他没有看见毛神医,没有看见铭儿、婉儿,也没有看见百药堂的伙计,

    2024年10期 No.610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原的密码(续前)

    许辉;

    <正>我梦见我正按照我自己的思路打造这一片荒地。我把废弃的村庄都利用起来,按照村道和房屋原来的走向、朝向、高矮、形状,打造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民宿群。村里原来的村民可以优先到这里工作,我给他们较高的薪酬。他们中年纪轻的做管理人员,年长的打扫卫生、修理草坪和绿化带。我安排管理部门为他们购买各种保险,这样他们就既能衣食无忧,也无后顾之忧,还有能力接济其他亲友。我在荒地上开挖一些不规则的小河,把各个池塘串联起来。因此水体从巨型立交桥附近,忽圆忽扁,忽宽忽窄,忽东忽西,忽深忽浅,

    2024年10期 No.610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光耀绘画作品选登

    彭光耀;

    <正>~~

    2024年10期 No.610 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心畅绘画作品选登

    李心畅;

    <正>~~

    2024年10期 No.610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