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向远;吴兴举;吴克跃;杨欢;王玉玲;
原始创新对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颠覆性价值。科学家和发明家具有很强的原始创新能力,这种原始创新能力具有的特征是:创新意识的独特性、创新思维的特异性和创新实践的敏锐性。用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原创故事激发学生的原创热情;组建大学生原创团队,探索用原创的方法解决问题;把原创教育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创新程度。以上做法对于培养新工科大学生原始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在教学改革方面,按照“两性一度”的标准创新教学模式;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颠覆性的概念和奇思妙想引入课堂教学,实行学生过程性评价机制,有利于拔尖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
2024年05期 No.605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小妹;郭琼;
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基础学科课程思政的开展符合我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最优化方法”课程在国内外大多数高等院校数学专业均有开设,它不仅具有数学学科的基础性特点,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学科专业性和实际应用性。该文以“最优化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手段和具体思政案例设计等方面,探究了如何在教学设计中有机融合立德树人和思政元素,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024年05期 No.605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魏康博;
生物医学工程是21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交叉学科,新工科建设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原动力,促使生物医学工程在更尖端领域交融与创新。我国生物医学领域在近40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各级院校都有长足发展,有少数已经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为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新工科的引领下更好地发展,文章从学科发展、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改革、师资调配方面对当前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发展状况进行梳理。
2024年05期 No.605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蒋宁俊;杜延军;丁建文;
教育信息化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该研究提出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理念。紧跟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产业发展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教学内容动态调整机制,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课程建设新模式,满足学生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的需求。
2024年05期 No.605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东东;张文博;郝思鹏;陆旦宏;蒋春容;
高电压技术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强,主体对象抽象,理论课与实验课相分离的方式并不利于学生对所学对象产生更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影响其所学知识点在科研深造、工作实践中的融会贯通效果,形成“科”滞后于“教”的状态。该文基于科教融合的新型育人模式为基本路径,以高电压技术课程为例,提出理论实验课程融合的N+1教学模式,通过改进课程教学模式和授课方法,形成科教融合的范式,并推广到本专业其他课程。
2024年05期 No.605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申琳;张闫微;王惠;路剑;
新文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为管理类课程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应重新审视课程定位、培养目标与教学模式,突出并强调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该文探究和分析了项目管理学的课程教学目标及思政育人目标,进而挖掘了课程建设与思政特色,并提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希望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2024年05期 No.605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莹吉;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协同育人已经成为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实践类课程质量的有效途径。该文从“工业机器人三维建模”课程的资源建设、课程实施过程出发,分析了如何对接企业设定教学内容与目标,如何对接企业实际应用构建教学资源库,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并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等内容。经过校企联合改革后的课程,充分发挥了企业、高职院校各自的优势,课程教学内容更完善、课程资源更丰富、教学考核更合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2024年05期 No.605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倪磊;赵声萍;丁晓晔;张涵;
安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研究和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培养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该文旨在探讨如何培养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培养策略和方法,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No.605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超慧;张红丽;邱敏;宋淼;
“临床药物治疗学”是包头医学院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具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能力的药学工作者发挥重要作用。鉴于目前该门课程存在教学体系尚不完善、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不强等问题,本教研室在教学过程中从课时安排、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方面,对“临床药物治疗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创新尝试,建立了一套符合我校教学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该文主要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实施路径,以期为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4年05期 No.605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颖;田建丽;封桂英;张荣;徐萌泽;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学实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其应用效果。方法:系统设计以“三条挖掘路径、六种目标精神”为主线的外科护理学实践课程教学方案,在2020级185名护理本科生中展开实施,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并将2020级护生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与2019级护生进行比较。结果:2020级护生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显著高于2019级护生(P<0.01);70%以上的护生认可该教学设计,并表示六种目标精神有所提升。结论:在外科护理学实践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思政素养,同时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
2024年05期 No.605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3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闫锡秋;乔庆军;耿若君;
为解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不足等问题,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适应产业升级不断加快的需求。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积极与眼视光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依托实训基地在眼科学基础教学中实施“助学”课堂革命,结合课程思政的融入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及场所革命,回归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其岗位胜任力,解决视光行业人才供需错配问题。
2024年05期 No.605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晨;韩婷婷;
目的:拟探讨PBL联合Mini-CEX在本科儿科实践教学的应用。方法:以2021年9月—2022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本科实践教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选择传统教学法和PBL联合传统教学法。通过理论、技能考核,Mini-CEX临床考核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ini-CEX临床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提高、提出问题能力提高、处理问题能力提高和综合能力提高的教学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Mini-CEX在本科儿科实践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年05期 No.605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恒;吉杨丹;陈林;帅光平;
目的:探讨混合教学模式对药理学理论课程教学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级药学专业1班和2班学生进行研究,1班学生采用传统线下教学作为对照组,2班学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学生形成性评价各维度及总成绩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学生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综合成绩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及总成绩及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是否有必要利用网络平台教学选项外,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态度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理学理论课程学习中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进行推广。
2024年05期 No.605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房光鑫;董家秀;刘晓庆;
该文主要探讨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笔者认为,加强标准规范、强化宣传教育和加快研究创新是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2024年05期 No.605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1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芳;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文章鉴于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受师生青睐,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雨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全方位互动,学生课堂积极性较高,但客观上并不代表高成效,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切实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学生自我发展能力,才是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要实现的根本目标。
2024年05期 No.605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越;郑永武;
企业案例教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十分常见的教学方法。不过,对于教学资源稀缺的地方性院校来说,获取高质量的企业案例并非易事。同时,许多学生也会因缺乏必要的社会经历而难以对案例做出准确分析。因此,该文以绩效管理课程为例,建议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案例素材,并提出一套已经经过成功实践的真实情境教学方案。该方案可以作为企业案例的补充,深化并扩展学生对于绩效管理的认知。
2024年05期 No.605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玉军;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而言,要实现以课程思政为依托的立德树人目标,就必须遵循润物无声的原则,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找准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其具体表现为:在概述文学发展状况、介绍作家生平经历、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总结课堂教学内容、组织课外活动时,适时把握时机,切入恰当的教学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
2024年05期 No.605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金芳;
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引起了包括教育在内诸多社会问题的激烈争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一门具有时代性、对新闻学专业课程起到支撑作用的课程,伴随ChatGPT介入教育生态,其教学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该文从自主意识、教学实践、人文素养等方面探讨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给“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带来的问题,并探析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路径,为新闻实务教学的变革提供一些启发。
2024年05期 No.605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三六;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健美操体育教学中,同样需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该文通过研究背景的介绍,总结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健美操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接着,探讨了创设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以及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等改革策略。同时,还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建议。最后,对未来以学生为中心的健美操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展望。
2024年05期 No.605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虎;
儿童社会情感学习课程致力于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认知、人际交往和做负责任决策5项核心技能的培养。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使儿童的社会问题行为明显减少。儿童在学前期具备良好的学业准备,有利于其进入正规学校教育后,取得更为良好的学业成绩。儿童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幼儿园进行实践,可以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2024年05期 No.605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7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玲;梁卉;程海燕;
文章围绕婴幼儿托育服务展开,分别从婴幼儿托育服务新政策、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医育融合的课程体系研究现状的相关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梳理出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医育融合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发现,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医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一环,是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和必要方向,需要政府、企业、院校合力构建医育课程体系,从而提升托育人才质量,完善婴幼儿照护体系。
2024年05期 No.605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7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