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教育观察

  • 面向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一流课程建设路径探索

    李振江;万阳洋;

    一流课程建设强调教学质量和效果,关注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生就业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探讨一流课程建设如何助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有重大意义。首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性和内涵展开分析,提出了专业知识、学习能力、自我认知和管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这五大核心就业能力,并探讨了这五项能力之间的关系。其次,以信息安全导论课程的具体建设过程为例,分析了课程建设工作如何与就业能力目标对齐。最后,就如何对就业能力培养成效进行评价展开了初步探讨,提出多维度、整体、发展的评价思路。

    2024年05期 No.60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一流专业考核指标体系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

    陈媛;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协同是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该文以“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为出发点,基于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一流专业指标观测点,从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分析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提出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融合的建议,促进教师自觉承担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双重责任,全面提升“双一流”建设的质量与效益。

    2024年05期 No.605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春之韵

    管淑平;

    <正>春,乃四季之首,犹如人生之初。 每逢阳春三月,我的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意,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内心深处破土而出。 原来,春天涌动的气息包纳了万物。 春色融融,我们都在其中。 在春光乍泄的早晨,金色的霞光占据了东方的大半边天空。 推开窗,微风带着些许凉意,轻轻地向着我的脸颊和身体扑过来,却没有半点寒意。 相比于不近人情的冬天,春天的确是温柔与慈爱的。 瞧,那门前枝头刚刚抽出的嫩叶,是春天的一抹新绿。 春的痕迹,淡雅而清新,使人心旷神怡。 暖阳如煦的午后,正好可以出去走走。 漫步街角,与那些早起的花儿们相会。 公园里已有了春天的消息,桃花、杏花、樱花…它们在春风里翩翩起舞。 总有一些勤劳的蜜蜂,拍打着小翅膀忙着采蜜;蝴蝶则在花丛中嬉戏,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 一时间,公园里,宛如人间仙境。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天似乎总是悄然而至,一夜之间,一阵春风,百花纷纷争相开放。 到了傍晚,天气又一点点地变冷。 乍暖乍寒,是对冬天和春天的一种调和与缓冲。 毕竟,沉睡了一冬的冰河大地,重返生机也并非一朝一夕。 乍暖乍寒,也是一种平衡。 春气,是在稳妥之中缓慢生发的。

    2024年05期 No.605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理论与管理

  • 教育系统学习者数据保护研究——《关注数据:保护学习者的隐私与安全》要点与思考

    周玲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关注数据:保护学习者的隐私与安全》,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数据使用是一把双刃剑,在为教育系统带来巨大潜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数据滥用伤害学习者的可能性,这对我国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下的学习者数据保护提出了一定思考。在信息通信技术渗透教育以及疫情加速教育数据化的背景下,数据保护面临数据无形性影响问责制、安全保障存在漏洞、学习者无法“有意义”同意数据使用条款、数据在暗处被用于商业目的等挑战,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立数据保护的国际性与区域性规范框架、通过“技术设计”和官方监测保护学习者数据、提升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数字素养的行动建议。我国未来在教育系统学习者数据保护上应制定专门的学习者数据保护政策,积极探索出台教育技术供应商的官方认证计划,发展“差异隐私”的教育系统、学习平台和资源。

    2024年05期 No.605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工科生德育与美育教育融合发展探析

    梁辰;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通过德育与美育引导工科学生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历史规律、理性认识民族文化,真正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符合高校立德树人需要,符合工科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现实中,德育与美育融合发展有理论支撑和资源保障,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但在实践过程中,工科师生的相关意识和积极性依然比较薄弱。可以从感悟式、体验式、创造式的思路出发,探索德育与美育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2024年05期 No.605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维主体协同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牟霜;

    该文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理论等方面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关系,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调研与分析,提出了多维主体协同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发展对策。

    2024年05期 No.605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

    武静;张坤平;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三全育人”理念指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如何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融入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为当下要考虑的热点问题。该文从“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存在的问题、实现路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

    2024年05期 No.605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考研二战”背后的现象分析——基于访谈的质性研究

    孙竞;谢晓锋;

    以近年来的“考研热”和“慢就业”为切入点,探讨高校毕业生选择“考研二战”的原因、这个过程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以及“考研二战”对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影响等。对选择“考研二战”的8名高校毕业生进行质性访谈,研究发现“考研二战”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种,具体表现为不得已、不甘心与不确定。“考研二战”作为“慢就业”的一种形式,体现了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时代背景下“95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该文从高校、政府和社会角度提出对大学生“考研二战”进行协同引导的措施。

    2024年05期 No.605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下载次数:2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与探索

    陈旭勇;边晓亚;舒苏荀;吴巧云;

    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工作站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完善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工作站的运行模式,更好地发挥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该文在分析当前研究生工作站存在的各方参与积极性不高、导师队伍建设落后、缺乏实践锻炼、忽视就业环境、缺乏应急预案等典型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多角度激励机制、优化进站导师队伍、增加实践锻炼、加强就业指导、线上线下联动等针对性措施。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工作站的运行成效,可为工科类专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No.605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思政教育

  • 因人·因时·因地:高校实施精准思政的路径选择

    张丽;

    精准是社会各项工作开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的应有之义。高校实施精准思政应在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中因人施教,在挖掘地域特色、因地制宜中因地施教,在抓住教育时机、顺势而为中因时施教。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走心”又“走新”的创新之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4年05期 No.605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开门办思政课:价值、问题及对策

    傅钥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充分利用广阔的社会资源,发挥广大育人主体合力,这对高校提出了开门办思政课的要求。高校开门办思政课对实现人的现代化,筑牢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看,高校同其他主体间的协同模式仍不完善,育人资源利用不充分,致使协同质效不理想。对此,要健全高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模式,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优化制度建设,切实增强高校开门办思政课的质效,发挥协同育人效应。

    2024年05期 No.605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意蕴价值、困囿和建设策略的研究

    吴敏洁;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开展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是一项重要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不同学段的差异性问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该文从新时代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的内涵和规律入手,分析当下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建设可能存在的弊端,再从课程目标、编纂教材、师资管理、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提出优化对策,以期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更加合理有效地开展。

    2024年05期 No.605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刘方;顾颖;

    该文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实践经验与启示。首先,明确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包括它们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其次,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疏导的必要性,包括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提高教育效果。最后,提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路径,包括优化方法、培养专业人才和建立机制。这些经验和启示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2024年05期 No.605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改教法

  • 基于原始创新能力的特征培养新工科大学生的原创能力

    刘向远;吴兴举;吴克跃;杨欢;王玉玲;

    原始创新对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颠覆性价值。科学家和发明家具有很强的原始创新能力,这种原始创新能力具有的特征是:创新意识的独特性、创新思维的特异性和创新实践的敏锐性。用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原创故事激发学生的原创热情;组建大学生原创团队,探索用原创的方法解决问题;把原创教育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创新程度。以上做法对于培养新工科大学生原始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在教学改革方面,按照“两性一度”的标准创新教学模式;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颠覆性的概念和奇思妙想引入课堂教学,实行学生过程性评价机制,有利于拔尖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

    2024年05期 No.605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最优化方法”与思政融合教学设计探究

    董小妹;郭琼;

    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基础学科课程思政的开展符合我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最优化方法”课程在国内外大多数高等院校数学专业均有开设,它不仅具有数学学科的基础性特点,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学科专业性和实际应用性。该文以“最优化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手段和具体思政案例设计等方面,探究了如何在教学设计中有机融合立德树人和思政元素,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024年05期 No.605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梳理

    魏康博;

    生物医学工程是21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交叉学科,新工科建设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原动力,促使生物医学工程在更尖端领域交融与创新。我国生物医学领域在近40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各级院校都有长足发展,有少数已经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为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新工科的引领下更好地发展,文章从学科发展、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改革、师资调配方面对当前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发展状况进行梳理。

    2024年05期 No.605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蒋宁俊;杜延军;丁建文;

    教育信息化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该研究提出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理念。紧跟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产业发展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教学内容动态调整机制,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课程建设新模式,满足学生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的需求。

    2024年05期 No.605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教导向的理论实验课程融合教学模式探索——以高电压技术课程为例

    张东东;张文博;郝思鹏;陆旦宏;蒋春容;

    高电压技术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强,主体对象抽象,理论课与实验课相分离的方式并不利于学生对所学对象产生更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影响其所学知识点在科研深造、工作实践中的融会贯通效果,形成“科”滞后于“教”的状态。该文基于科教融合的新型育人模式为基本路径,以高电压技术课程为例,提出理论实验课程融合的N+1教学模式,通过改进课程教学模式和授课方法,形成科教融合的范式,并推广到本专业其他课程。

    2024年05期 No.605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文科背景下项目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申琳;张闫微;王惠;路剑;

    新文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为管理类课程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应重新审视课程定位、培养目标与教学模式,突出并强调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该文探究和分析了项目管理学的课程教学目标及思政育人目标,进而挖掘了课程建设与思政特色,并提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希望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2024年05期 No.605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工业机器人三维建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沈莹吉;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协同育人已经成为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实践类课程质量的有效途径。该文从“工业机器人三维建模”课程的资源建设、课程实施过程出发,分析了如何对接企业设定教学内容与目标,如何对接企业实际应用构建教学资源库,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并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等内容。经过校企联合改革后的课程,充分发挥了企业、高职院校各自的优势,课程教学内容更完善、课程资源更丰富、教学考核更合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2024年05期 No.605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倪磊;赵声萍;丁晓晔;张涵;

    安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研究和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培养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该文旨在探讨如何培养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培养策略和方法,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No.605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临床药物治疗学混合教学模式及实施路径改革创新——以包头医学院学生为例

    段超慧;张红丽;邱敏;宋淼;

    “临床药物治疗学”是包头医学院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具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能力的药学工作者发挥重要作用。鉴于目前该门课程存在教学体系尚不完善、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不强等问题,本教研室在教学过程中从课时安排、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方面,对“临床药物治疗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创新尝试,建立了一套符合我校教学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该文主要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实施路径,以期为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4年05期 No.605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外科护理学实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王颖;田建丽;封桂英;张荣;徐萌泽;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学实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其应用效果。方法:系统设计以“三条挖掘路径、六种目标精神”为主线的外科护理学实践课程教学方案,在2020级185名护理本科生中展开实施,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并将2020级护生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与2019级护生进行比较。结果:2020级护生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显著高于2019级护生(P<0.01);70%以上的护生认可该教学设计,并表示六种目标精神有所提升。结论:在外科护理学实践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思政素养,同时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

    2024年05期 No.605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3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眼科学基础“助学”课堂革命实践

    闫锡秋;乔庆军;耿若君;

    为解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不足等问题,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适应产业升级不断加快的需求。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积极与眼视光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依托实训基地在眼科学基础教学中实施“助学”课堂革命,结合课程思政的融入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及场所革命,回归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其岗位胜任力,解决视光行业人才供需错配问题。

    2024年05期 No.605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BL联合Mini-CEX在本科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周晨;韩婷婷;

    目的:拟探讨PBL联合Mini-CEX在本科儿科实践教学的应用。方法:以2021年9月—2022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本科实践教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选择传统教学法和PBL联合传统教学法。通过理论、技能考核,Mini-CEX临床考核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ini-CEX临床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提高、提出问题能力提高、处理问题能力提高和综合能力提高的教学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Mini-CEX在本科儿科实践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年05期 No.605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混合教学模式对药理学理论课程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王恒;吉杨丹;陈林;帅光平;

    目的:探讨混合教学模式对药理学理论课程教学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级药学专业1班和2班学生进行研究,1班学生采用传统线下教学作为对照组,2班学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学生形成性评价各维度及总成绩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学生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综合成绩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及总成绩及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是否有必要利用网络平台教学选项外,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态度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理学理论课程学习中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进行推广。

    2024年05期 No.605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文化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

    房光鑫;董家秀;刘晓庆;

    该文主要探讨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笔者认为,加强标准规范、强化宣传教育和加快研究创新是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2024年05期 No.605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1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蓝墨云班课、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效果比较研究——以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

    江芳;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文章鉴于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受师生青睐,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雨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全方位互动,学生课堂积极性较高,但客观上并不代表高成效,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切实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学生自我发展能力,才是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要实现的根本目标。

    2024年05期 No.605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大学生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情境创设——以绩效管理课程为例

    卢越;郑永武;

    企业案例教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十分常见的教学方法。不过,对于教学资源稀缺的地方性院校来说,获取高质量的企业案例并非易事。同时,许多学生也会因缺乏必要的社会经历而难以对案例做出准确分析。因此,该文以绩效管理课程为例,建议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案例素材,并提出一套已经经过成功实践的真实情境教学方案。该方案可以作为企业案例的补充,深化并扩展学生对于绩效管理的认知。

    2024年05期 No.605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对思政元素切入点的把握

    吴玉军;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而言,要实现以课程思政为依托的立德树人目标,就必须遵循润物无声的原则,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找准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其具体表现为:在概述文学发展状况、介绍作家生平经历、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总结课堂教学内容、组织课外活动时,适时把握时机,切入恰当的教学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

    2024年05期 No.605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创新路径探析

    曹金芳;

    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引起了包括教育在内诸多社会问题的激烈争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一门具有时代性、对新闻学专业课程起到支撑作用的课程,伴随ChatGPT介入教育生态,其教学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该文从自主意识、教学实践、人文素养等方面探讨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给“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带来的问题,并探析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路径,为新闻实务教学的变革提供一些启发。

    2024年05期 No.605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学生为中心的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陈三六;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健美操体育教学中,同样需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该文通过研究背景的介绍,总结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健美操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接着,探讨了创设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以及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等改革策略。同时,还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建议。最后,对未来以学生为中心的健美操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展望。

    2024年05期 No.605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开展儿童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建设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王虎;

    儿童社会情感学习课程致力于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认知、人际交往和做负责任决策5项核心技能的培养。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使儿童的社会问题行为明显减少。儿童在学前期具备良好的学业准备,有利于其进入正规学校教育后,取得更为良好的学业成绩。儿童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幼儿园进行实践,可以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2024年05期 No.605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7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政策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医育融合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郭玲;梁卉;程海燕;

    文章围绕婴幼儿托育服务展开,分别从婴幼儿托育服务新政策、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医育融合的课程体系研究现状的相关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梳理出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医育融合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发现,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医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一环,是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和必要方向,需要政府、企业、院校合力构建医育课程体系,从而提升托育人才质量,完善婴幼儿照护体系。

    2024年05期 No.605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7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

  • 构建服务终身教育的高职教育路径探索

    蒋精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编制正在加紧推进中,其中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高职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元化的形式,为人们提供全面的教育支持。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推动下,高职教育逐渐向多元化、灵活性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为人们提升学历、获得职业技能、提高自身素养提供条件,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24年05期 No.605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职业教育传承非遗中华优秀传统工艺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首饰类“双高”专业群传承花丝镶嵌工艺为例

    马春宇;李坤;杨井兰;

    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双高”专业群传承花丝镶嵌国家级非遗中华优秀传统工艺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对职业教育传承非遗中华优秀传统工艺的功能定位、现实困境、破解之道、实施路径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职业教育传承非遗中华优秀传统工艺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2024年05期 No.605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高职教育评价体系探索

    王淑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使得高职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岗位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响应国家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战略要求,高职教育评价体系亟待创新与完善。在这一背景下,高职教育提出了“岗课赛证”融通的教育理念。其中,“岗位”体现了对接现代职业技能的要求,“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竞赛”为学生提供了技能展现与提升的平台,而“证书”则为学生在职场中获得权威认证与职业发展提供保障。这四者的有机结合不仅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创新,还引导了评价方式的转变,即由过去单一的知识测试向综合能力的评价转变,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一新的评价体系的提出,旨在构建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评价标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多元需求。

    2024年05期 No.605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供需耦合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韦金凤;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适应性不足、校企共育和课证融通不足等问题,其成因主要在于商务英语专业未充分了解社会用人需求,未明确与其对应的X证书,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高校应充分分析用人单位的岗位描述和要求,采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招聘文本进行词频分析,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三个维度统计和归纳当前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在1+X证书制度框架下,以人才需求为依据,从优化课程体系架构、重塑课程内容、拓展课程资源、强化课程师资和完善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

    2024年05期 No.605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设计——以《新视野大学英语1》Unit1为例

    孔婧;

    高职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课程为例,该文积极探索如何运用产出导向法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将语言能力培养与思政育人相结合,以适当的教学步骤指导学生完成产出任务,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并使其深刻理解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2024年05期 No.605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

  • 于永正教学智慧及其对语文教师的启示

    宁兰儿;马利云;

    于永正教学智慧集中体现在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理念层面,以五重教学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为代表;实践层面,以“课堂表演艺术”为亮点。于永正教学智慧对于一线语文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具有丰赡的借鉴价值,语文教师要学习其教学智慧,从引导学生、钻研教材、组织教学、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获得启示,以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2024年05期 No.605 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学语文复调式小说阅读教学——以鲁迅《祝福》为例

    李梦琦;

    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读不懂复杂的文本、体会不到其深刻的思想情感的情况。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以鲁迅的《祝福》为例,目前多数教师普遍运用情境式阅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具体情景理解文本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把握文本内容,但是却忽视了鲁迅文章的复调性,文章解读起来过于单调,学生在整体上对文章把握得不全面。复调式小说还有很多,针对这一类被文章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要开辟新的教学路径。

    2024年05期 No.605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1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中化学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价值与策略研究

    刘丹;杨昌富;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化学教学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有机地融合化学教学和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该文认为在教学、作业、社会实践中融入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与化学教学进行有机渗透和深度融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促进化学学科素养落地。

    2024年05期 No.605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三新”背景下高中生物学中迷思概念的研究

    王琼;

    学生对生物核心概念的精准理解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许多迷思概念,这些迷思概念会影响学生对正确生物学概念的构建。该文从学生的迷思概念出发,研究学生产生迷思概念的原因,归纳生物新教材中常见的一些迷思概念,并总结了迷思概念的诊断和转变方法。

    2024年05期 No.605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教育心理学

  • 大学生就业焦虑与职业决策困难、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探究

    范文洁;张婕;

    该文通过探究大学生就业焦虑、职业决策困难、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就业焦虑和职业决策困难对就业焦虑的影响。使用就业焦虑问卷、职业决策困难问卷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量表,对553名大学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就业焦虑与职业决策困难呈显著中度正相关,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呈显著负相关;职业决策困难在自我效能感对就业焦虑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通过关注特殊就业群体并精准帮扶、加强就业指导并贯穿学业全过程、注重家校沟通并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降低职业决策困难程度和就业焦虑程度。

    2024年05期 No.605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4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创新整合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正念训练

    张婵;王晓艳;

    随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心理学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以正念训练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模式,已经被医疗、教育、工作场所广泛采用。将正念训练整合到大学生心理教育中,使其发挥自身优势,能够帮助大学生在身心调节的基础上全面成长。该文对正念训练的基本要素进行梳理和分析,并且提出了正念训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和融合的模式,以期为正念训练成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理论基础和可借鉴的教育模式。

    2024年05期 No.605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积极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蒲蓉;

    采用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究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以及积极心理资本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男生积极心理资本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常住城镇的大学生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生命意义感得分显著高于常住农村的学生;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可以直接预测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积极心理资本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2024年05期 No.605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1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

    <正>武国强三步并作两步,迅速拉开房门冲了出去,不到一分钟,就拉了一位医生进来。看来,医生也早有准备,马上戴上听诊器,听听李达英心脏跳动情况,又量了一下血压,然后说:“情况还好,主要是情绪激动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喝点菊花山楂茶安安神就行。大家千万不要乱,不要吵闹,一会儿就可以恢复过来。我在隔壁房间等着,有什么事随时叫我。”不一会,李达英缓过神来,看见大家焦急地围着她,悠悠地说:“我不要紧不要紧,对不住大家,让大家受惊了……”龙头老太轻轻地抚摩着李达英的手,安慰着:“大妹子,好事啊,还是一家人一家亲,天意啊!”

    2024年05期 No.605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正>千爷拿眼扫视了一下秦少石、师爷以及姜成武全身,相信他们真的不会将铁盒子藏在身上,他突然一声大笑,侧过身,对师爷说道:师爷应该知道铁盒子放在何处,还是交出来的好。师爷真像他刚才说的箴言一样,不予搭理。正在这时,几个黑衣蒙面人从客栈房间里走进来,直奔到千爷跟前,朝千爷呈了一下眼色,摇摇头。千爷眼神有些变化,他狐疑地审视着面前的秦少石、师爷和姜成武三人,然后大声说道:我们是冲着铁盒子而来,希望你们交出来,不然你们休想走出这里。停了一会,见无动静,他终于忍耐不住,手一挥说道:上。他手下四名高手及其他黑衣蒙面人同时上前,挥刀砍向秦少石、师爷和姜成武,似要将这三人剁成肉酱削成肉泥才罢休。秦少石是不愿意让他们伤到师爷的,他挡在师爷面前,双手一挥,躲过四人的绣春刀,立时发功,似是千钧之力砸向冲在前面的四位黑衣蒙面人。四人猝不及防,只感到手一麻,挥刀无力,本能似的退后,其中一位似乎要撞着千爷的身子了。这是什么功?姜成武不曾见识,却是由衷地赞叹和敬佩。

    2024年05期 No.605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原的密码(续前)

    许辉;

    <正>将军转身快步向下走去。我紧紧跟着他。他的脚步越来越快,我只得小跑起来才勉强跟得上他。我突然发现我们已经站在沱河边了,水线就在我们脚下。“兵者,诡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打仗,就是关于欺骗的艺术。但打仗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比如,将军用手指着脚下的河流说,“上游下雨时,水里就会有泡沫漂来,这时如果打算过河,必须等水势稳定下来,渡河时部队也必须离河稍远,不可拥堵在河边。如果对手渡河而来,不要在河里迎战敌人,敌人半数过河时展开攻击,效果最好。打算和敌人作战时,不要紧挨河湖迎敌。驻扎时要面南居高,不在敌人下游居留。这是水域作战的守则。”

    2024年05期 No.605 19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植树亦植心

    林丹;

    <正>不知不觉,又到了植树节。 草木本无情,但在中国人的文化中,数千年来,无数人有着种树的爱好,也留下了许许多多植树造林的佳话。 西周时期,有一位常胜将军沙浚其,每当他指挥军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取得一次辉煌的胜利,他都会下达一道命令:全军将士,不论尊卑,都必须在那辽阔的沙场上亲手植下一株杨树。 那些杨树就像是一面面绿色的旗帜,在风中摇曳生姿,既是对他赫赫战功的生动彰显,又仿佛是对那些英勇无畏、最终战死在疆场上的英魂的深深慰藉。 它们矗立在那里,每一株都诉说着一段段壮烈的往事,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将士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后来,沙浚其将军的庆功树遍布崇山峻岭、戈壁荒漠。 那些曾经荒芜、寂静的山谷和坡地,都因为这些杨树而变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2024年05期 No.605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