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教育观察:课程思政研究

  •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学理化、制度化与常态化

    兰霞萍;程样国;

    课程思政是由课程与思政组合而成的新概念,它的提出在新时代高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须从实践本体论来理解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前提基础在于实现课程思政学理化,形成课程思政理念与概念的普遍共识;保障举措在于实现课程思政制度化,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实施制度体系;目标追求在于全面并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培育并不断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以期最终实现课程思政常态化。课程思政活动、高校、教师全面助力课程思政学理化、制度化与常态化的实现,课程思政学理化、制度化与常态化“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共同推动课程思政实践、实施与建设,系统推进高校课程思政走深走实。

    2024年04期 No.604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课程建设中的课程思政育人实践路径探究

    刘鹏;张振宇;纪校娟;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国家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要保证新工科建设契合国家发展需求,不跑偏、不走样,必须将课程思政育人蕴于其中。该文从思想、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对新工科课程中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进行初步挖掘,提出加强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和探索考核评价标准等实践策略,为新工科课程建设落实“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任务,革新育人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04期 No.604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理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沈海滨;贾晓楠;袁铭怿;孟德宝;鲁春晓;

    依据教育部要求,设置调查问卷,构建包括教学建设、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4个维度15个指标的高校理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计算各指标权重,结合证据理论评价方法,得出评价结果。最后以某高校专业课“民航安保”为例,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实用性。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结论可为理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和评估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No.604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六十一年前的学习雷锋活动

    荣光友;

    <正>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后,学习雷锋的活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持久并且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涌现出许多学习雷锋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963年学习雷锋的活动开始兴起时,我正在念小学。时至今日,我还清楚地记得,刚开始我和同学们对于学习雷锋活动的认知并不是那么清晰,仅仅停留在扶老人过马路、打扫马路卫生等事项上。但是,并没有那么多需要过马路的老人和需要打扫的马路呀,我们该如何开展相关的活动呢?

    2024年04期 No.604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理论与管理

  • 科技创新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与挑战

    屈建民;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管理领域面临巨大的变革。科技创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教育资源和工具,还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改进了教学方法,扩大了在线教育的范围,并提供了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然而,科技创新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为了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教育管理者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文章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对教育管理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应对科技创新挑战的策略,确保教育管理可以更好地利用科技创新,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体验和机会,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需求。

    2024年04期 No.604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科教融汇视角下高职院校开展“有组织科研”创新模式研究

    张胜楠;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因此要把科技探索、科技创新当作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来实施。在新时代,这一伟大事业既需要全国人民勠力同心,也需要科技从业者肩负使命担当,从全方位、多方面、立体化的角度进行科研探索——“有组织科研”,通过“有组织科研”的多种创新模式高效地进行科学研究,并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方式进行科技转化,最终提高中国的科技竞争实力,实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

    2024年04期 No.604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谢敏霞;

    随着全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已逐渐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有效的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有助于维护师生生命与财产安全,促进校园环境稳定,也可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2024年04期 No.604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8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Q职校社交媒体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探析

    李柯融;

    在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品牌营销工具。在教育领域,高校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具备的即时性、互动性、可分享性以及广泛性来塑造一个鲜明、有深度的品牌形象。在此背景下,该文探讨了Q职校基于社交媒体的品牌营销现状,经过调查分析后发现,Q职校的品牌营销中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缺乏明确的品牌战略意识和系统的品牌战略规划;二是宣传内容单调,未有效展示学校特色和优势,缺乏互动性;三是语言表达过于严肃正式,宣传方式落后,界面排版不美观。最后,针对以上问题,为有效地提升Q职校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出三条建议。

    2024年04期 No.604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论高校英语专业辅导员的文化引领工作

    王悦;

    高校辅导员具有多重身份,其不仅是学生管理者,也是文化引领者,引领学生沿着正确轨道成长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该文首先分析高校英语专业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其次指出高校英语专业辅导员开展文化引领工作的意义,最后重点探究高校英语专业辅导员开展文化引领工作的对策,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No.604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思政教育

  •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翟光艳;张波勇;

    教育评价改革聚焦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学生德育评价新机制,改进对学校的评价,引领高校师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4年04期 No.604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党课: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融合的有效路径

    杨智祯;

    党的二十大对加强党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新部署。推进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融合是助力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有效途径,党课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文章深入挖掘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融合的价值意蕴,系统梳理发挥微党课创新融合作用的逻辑进路,探索微党课提质增效的创新方法和策略,为高校提供启示和指导。

    2024年04期 No.604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思政课数字化建设与育人提效研究

    余清清;李晓珏;汪嘉宝;谭晓岚;

    全媒体时代,“四全”媒体以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网络思政阵地优势,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供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五位一体”的创新路径,同时,也为“三全育人”工作的持续推进带来了挑战。当前,各种媒体融合发展,已经突破高校的传统边界。高校将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嵌入网络圈,助推数字化建设与“三全育人”效果提升相衔接,这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经久不衰,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4年04期 No.604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6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整合与重构:“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建设

    叶忠;

    随着高职院校“双高”时代到来,培养全面发展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不仅是助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选择,还是“双高计划”的时代呼唤,更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呈现知行分离样态特征,劳动教育实施面临课程、教学、评价与保障多样化复杂化矛盾的现实困境。因此,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需要进行整合与重构:进行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构建第一、第二课堂协同教育模式,建立多元化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健全劳动教育配套实施制度,以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成效,更好发挥劳动教育育人功能。

    2024年04期 No.604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教改教法

  •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大学生竞赛活动的分析

    杜阳阳;杜彩凤;王贞;贾伟玲;于淼;梁菲菲;

    该文以工程教育认证为背景,探讨了基于大学生竞赛活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法。首先,对工程教育认证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其次,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课程设计的优化等方面讨论了大学生竞赛活动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再次,提出了基于竞赛活动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基于竞赛活动的导师制度建设、基于竞赛活动的学生评价与考核体系等措施。最后,给出了研究结论,为高校工程教育认证提供基于竞赛活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2024年04期 No.604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引入物理学史对提升工科专业物理教育质量的意义

    刘嘉;

    作为工科专业高等教育中基础教学的重要部分,物理教育对于工科专业学生而言具有夯实基础和扩展知识结构的关键作用。为提升工科专业的物理教育质量,在授课过程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该文阐述了在工科专业物理课程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在授课过程中加入物理学史内容的方式和技巧,同时探讨了在进行物理学史教育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措施,对工科专业的物理学史教学方法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2024年04期 No.604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材料力学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宫贺;李苗;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理论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存在课程教学模式与学情不符、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失配、知识点与前沿问题脱轨等问题,导致大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接收理论知识困难,无法有效地做到学以致用。因此,该文以材料力学为例,开展理论课程的问题分析和改进,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针对应用型大学理论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应用型大学其他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2024年04期 No.604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以基因编辑教学为例

    王文义;

    分子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学科发展迅速、前沿性强等特点,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该文以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基因编辑一节的教学为例,从教学材料准备、课程导入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教学、科研论文案例设计、思政元素融入、理论应用结合、知识的网络化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以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为高校生命科学教学提供有益帮助。

    2024年04期 No.604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生物统计学BOPPPS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符裕红;韦雪娇;刘树文;彭琴;罗倩;

    为顺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需求,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创新,以生物统计学课程为例,针对课程知识点繁多、逻辑关系紧密、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理解困难、学习效果欠佳等问题,在OBE理念的指导下,引入BOPPPS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参与互动,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习兴趣,强化过程考核,充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教学中及时反馈,持续改进,不断推进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024年04期 No.604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传热学”课程思政探析

    周宇;周蕾;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三线精神”这一宝贵财富。对“三线精神”内涵进行挖掘,能够对新时代青年群众的教育和引导产生积极影响。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工程技术学科,是高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一门必修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将“三线精神”融入传热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热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综合素质,促进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该文从“三线精神”的背景和内容出发,对“三线精神”融入相关专业课程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三线精神”融入传热学课程的意义和优劣,最后指出将“三线精神”融入传热学课程的具体措施,为将“三线精神”融入传热学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No.604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流体与液压传动”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赵双;李维平;

    课堂是育人的第一阵地,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成效在学生。针对“流体与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实际,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教学模式、思政目标、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促使专业知识传授、工程技能培养与思想素质教育有效融合,提升学生工程素养、职业素养、科学素养,实现立德树人。

    2024年04期 No.604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理念的“材料成型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陈庆安;申文飞;赵雷杰;杨倩;王艳辉;

    “材料成型理论基础”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该文针对课程教学特点及问题,基于OBE理念进行了综合教学改革。通过模块化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引入工程案例、实施翻转课堂、改进考核方法等多种措施,将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将教学活动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

    2024年04期 No.604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施

    华丽;黄霞;魏希三;

    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分析湖北文理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课程的实验教学现状,提出从教学理念、实验模式、实验案例和实验考核四个方面进行改革的措施。实验教学改革实施的结果表明,在培养学生实践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24年04期 No.604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BIM+3D”打印技术在钢结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罗立胜;徐春蕾;张永强;

    当前的钢结构教学以板书等平面形式的教学为主,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BIM技术和3D打印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运用BIM技术可高效建立三维钢结构虚拟模型,3D打印技术则可迅速将虚拟模型打印成实体。以现阶段钢结构教学的欠缺为出发点,将“BIM+3D”打印技术应用到钢结构教学中可形成一种新的钢结构课程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应用型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目标,利用多媒介教学手段优化钢结构教学内容,此教学模式已经在海南大学钢结构课程中进行了应用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24年04期 No.604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课程思政教学探究

    郅伦海;周康;

    该文针对“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这一典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探究。先介绍了该课程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其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及目标。然后以“工程伦理教育、大国工匠精神、科技报国情怀”等为主题,深入探讨了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及其在第一、第二课堂的实施方法。

    2024年04期 No.604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于凌尧;尹君;王新强;梁秋裕;秦祖军;

    文章从课程规划、培养模式以及理论和实践环节三个方面对光电专业课程体系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光电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并针对光电专业课程体系当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2024年04期 No.604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

    杨晨红;宝都吉雅;赵晓宇;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电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教学改革探索。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强化理实融合等方式对理论教学进行改革。从引进项目驱动、鼓励科技创新、结合地方经济特点等方面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教学质量。

    2024年04期 No.604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案例教学与OSCE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莉;张抗怀;

    目的:将案例教学法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相结合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学本科教学,以期提高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培养符合临床需求的医药卫生人才。方法:根据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大纲内容,设计与理论课和实验课相匹配的教学案例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案例,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结果: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主动性及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临床结构化考试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及实践技能。结论:案例教学法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相结合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024年04期 No.604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医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临床药理学教学的探索和思考

    常艳;王春;汪庆童;张玲玲;严尚学;

    该文探索了在新医科背景下临床药理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打造跨学科优质师资团队、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等途径,全方位把爱国情怀、人文精神、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以期培育新时代具备综合素养能力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2024年04期 No.604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以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为例

    刘金婵;李玉红;张柳;张凤凤;

    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2.0建设的持续推进,如何借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该研究以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为例,从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教学组织与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方案,通过课程内外联动、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整合、混合式教学实践和探索等方式,为护理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No.604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数智时代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程晓娟;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行业的深入应用,给会计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会计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及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对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对本科会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挑战。该文首先分析了数智时代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在此基础上从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分析了传统的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数智时代本科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改革的措施。

    2024年04期 No.604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徐瑛芝;

    当前,乡村振兴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对于促进乡村经济的融合发展至关重要。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乡村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要阵地,其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与乡村振兴战略相适应,以满足实际需求。然而,目前学界对于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还较为欠缺。因此,该文旨在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以期为培养乡村电子商务人才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2024年04期 No.604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行政组织学案例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许玉;

    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已经成为教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案例为切入点,通过讨论和分析案例来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当前的行政组织学教学中也得到了普遍应用。然而,从行政组织学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现状来看,还存在着案例选择的科学性不强、教学过程中评定分析难度较大、教学组织效率不高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文章具体结合当下案例教学模式在行政组织学中的实施困境,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希望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促进行政组织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提质增效。

    2024年04期 No.604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思政元素融入高校舞蹈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秦思;刘秀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使舞蹈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频共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协同共建“三全育人”大格局。该文以思政元素融入高校舞蹈课程重大意义为逻辑起点,纵向挖掘舞蹈课程教学中潜在的思政元素,找到思政元素与舞蹈课程的契合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不断提升舞蹈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2024年04期 No.604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一单五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

    王素洁;刘菲;张丽敏;

    该文基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模式特点及课程思政研究困境,创新“一单五动”(一个项目任务单,任务启动、思政驱动、创意联动、导图推动、团体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图形创意课程为例,进行具体应用分析,以期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思路,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设计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2024年04期 No.604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EPC背景下环境艺术公共空间项目式教学研究

    张凯悦;

    本研究以实际总包项目为导向,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研究背景,以大三与大四年级学生存在的设计问题为出发点,在课程设计上构建“EPC+项目式”教学模式,其中包括“三大时间、四大考查、五大能力、六大训练”。在应用中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设计公司、设计师、甲方多方面评价。选取大三下学期公共空间课程作为教学模式课程实践的应用代表课程,在课程评价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得出教学效果“。EPC+项目式”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促进了学习者信息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2024年04期 No.604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建设研究

    王建萍;周向阳;

    定向培养农村小学教师,是破解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难题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是师范生形成教学能力的基石。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地方院校在小学教育(农村定向培养方向)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实施方面的现状,以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为指导,提出建设小学教育(农村定向培养方向)实践课程的若干思考。

    2024年04期 No.604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集体教学活动中实习教师与熟手教师的师幼互动差异研究——基于CLASS评估系统的课堂观察

    吴凡;

    运用CLASS课堂互动评估系统对集体教学活动中新手、熟手两类教师进行差异研究。两类教师的互动氛围整体积极,差异在于活动准备及活动组织效率、互动反馈质量等方面。新手教师应当积极增加教学经验,提高集体教学能力;转变教学教育观念,注重幼儿创新思维发展;观摩学习互动能力,增强语言示范作用。

    2024年04期 No.604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下载次数:18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三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罗婷;杨娟;刘亚;

    通过文献梳理及实践反思,研究者提出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的“三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系统阐述了“三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内涵与教学实践思路。该文论述了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深入分析了“有趣”“有用”“有意义”的“三有”课程思政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以贵州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为例,提出了“三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思路,从“三有”课程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与资源创设、学习方式创新、学习评价机制建构几个基本教学环节出发进行架构和阐述。另外,结合“三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特点,思考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为课程思政赋能与创新。本研究旨在改革与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并为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提供一些思路与建议。

    2024年04期 No.604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

  • 产业数字化驱动下“三教”改革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赵勍;

    产业数字化是在数字技术引领下,以数据赋能为核心,对产业链要素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在这种趋势下,更多的就业岗位职责也开始出现相应变化。“三教”改革作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培养高素质工匠型人才与提升就业胜任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文以湖南省产业数字化对就业岗位的新要求为背景,指出“三教”改革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有效路径与举措,以期为推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三高四新”战略、打造职业教育新高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范式。

    2024年04期 No.604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四足鼎立、四善聚合”——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成长之路实践研究

    张维;

    时代发展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不断创新、超越自我,向职业教育名师蜕变。每名优秀的专业教师都有自己的成长经验、成长特征和成长路径,能带给别人不一样的价值引领。该文主要以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动漫专业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长过程,总结出“四足鼎立”(立足专业、立足课堂、立足团队、立足学校)、“四善聚合”(善于学习、善于反思、善于合作、善于整合资源)的成长之路,供其他职业院校教师参考。

    2024年04期 No.604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的内涵特征与评价指标

    黄淑玲;

    该文旨在探讨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的内涵特征与评价指标。认为“工匠型”教师应具备以下内涵特征:(1)专业技能过硬;(2)教学经验丰富;(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4)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5)具备深厚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提出了评价“工匠型”教师的指标体系,包括教学成果、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四个方面。最后对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提出了建议,包括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提高教师教学经验、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等。

    2024年04期 No.604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参与式学习在社区教育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究——以“家庭教育指导师资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为例

    邬尔娜;万建国;

    实施社区教育教师培训是促进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衡阳开放大学根据本市社区学院的师资队伍培训现状、存在问题与需求的调研情况,依托“家庭教育指导师资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将参与式学习的理念运用到社区教师培训中,以期提升培训成效,满足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诉求,同时拓宽参与式教师培训理论的应用领域。

    2024年04期 No.604 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

  • “双减”政策助力劳动教育的可为、应为与何为——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视角

    黄小珏;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中的重要“一育”,具有强大的综合育人价值。“双减”政策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改革措施,旨在回归良好的教育生态。在个体生命历程中,“双减”政策对于落实劳动教育具有价值体认,而且极具现实可能性。基于生命历程理论中的“能动性”“时机性”“时空性”“关联性”等原则,“双减”政策为助力劳动教育提供了应为理路。在“双减”格局下,落实劳动教育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劳动教育回归价值理性,助力劳动教育大有可为,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024年04期 No.604 179-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表现的性别差异研究

    高冬艳;唐浩龙;

    为了解S市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现状及特点,本研究基于S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数据,分析了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性别差异状况。研究发现:(1)女生数学核心素养表现水平有待提升;(2)不同背景因素下初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差异呈多样态势;(3)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表现的各素养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且各素养对数学学业成绩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为了促进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可通过以下措施加以改进:(1)正视性别差异,全方位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2)针对不同群体,多维度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3)更新育人理念,探寻学校教学改革突破点。

    2024年04期 No.604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

    <正>“别别别,别这么说。”龙头老太赶快把话岔开,“大妹子,这几天天气好,菊花都开了!我们这里正在办菊花展,万紫千红,好看极了!我想请大妹子过来看看,一方面活动活动散散心,更主要的,是给大妹子祝贺祝贺,就像小梅他们说的,生命像花儿一样嘛!”“好哇!”李达英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一来是因为盛情难却,龙头老太亲自邀请,感情不一般。二来自己也想出去活动活动,看看身体到底恢复得怎么样了。“大姐办花展,肯定不一般。我都几年没见过这些热闹场面了,这次又是托大姐的福了!”龙头老太见李达英同意了,

    2024年04期 No.604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正>进到晋中城里,慕容秋对秦少石说道:今晚在此留宿,明早再赶路。秦少石应了一声“好嘞”,便找到一家客栈,将马交与店小二安置,几个人住进了一间大房。这家客栈叫西汾客栈。这间大房,分里外两小间。师爷住里间,秦少石和姜成武住外间,外间有两个床铺。这与先前的大不同,两小间,其实就是一大间,除了一扇薄门,几乎没有什么间隔。进了房间,姜成武顿感温暖。秦少石将房间仔细检查了个遍,没有发现异常,便将那铁盒子放置在床头底下不显眼的位置。铁盒子虽然是空的,但是秦少石明白师爷用意,仍然将它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宝物珍藏保管。将铁盒子藏好,

    2024年04期 No.604 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原的密码(续前)

    许辉;

    <正>“今天,想向将军请教古代战法。”我抛出了此次见面的主题之后,就不再说话了。我已经把球抛了出去,至于如何回应,那就是将军的事了。我放松地整理着电脑和笔记本,不时地抬头,看看浓雾弥漫中,什么都看不见的前方。“战事开始前,建造的哨所要高方低圆。”将军开口说话了。这次谈话的主题,应该是军队的技战术。我赶忙打开电脑、手机、笔记本,凭方便把将军的每一个举动、将军说的每一句话,记在我手中的任何介质上。“嗯嗯,这或许最早是战国时期,

    2024年04期 No.604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洞穴动物的起源与适应

    王浩丞;

    <正>中国是喀斯特大国,拥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的喀斯特地貌。洞穴是地下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形态,由地下水长期对可溶性岩层溶蚀和侵蚀作用而形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且类型多样。据估计,中国洞穴数量多达50万个,拥有丰富多样的洞穴生物,既有盲螈、鱼类和蝙蝠等高等动物,也有盲步甲、蕈甲等无脊椎动物~([1-2])。洞穴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由于没有光照,绿色植物无法在黑暗的洞穴环境中生长,洞穴内食物或营养来源相对贫乏,导致洞穴中的物种数量和丰富度均远低于地表生态系统~([3])。

    2024年04期 No.604 19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条鱼的快乐

    雷添忆;

    <正>我有个亲戚极其喜欢鱼。一进他家,就能看见巨大的鱼缸被摆在客厅左侧,里面三五尾轻柔似飘带的金鱼正悠哉乐哉地游来游去。亲戚很是宝贝这缸鱼,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伺候它们:检查鱼儿的存活情况,换掉缸里的脏水,时刻保持那一方天地的纯净。他眉飞色舞地向我介绍这些鱼,吐出的一连串密集如机关枪子弹的陌生鱼名让我应接不暇。我欣赏不来这“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鱼,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可以抚摸拥抱的猫猫狗狗。但鱼好似不在意我喜爱与否,自顾自摆动着身躯,用身体绘出流畅的线条,这反而让我生出了想挑逗它们的心思。

    2024年04期 No.604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