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教育观察

  • 科研型小班制对本科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培养的分析研究

    陆露;高伟民;贾茵农;李霁;胡炜彦;杨淑达;

    为探讨科研型小班制人才培养模式对本科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影响,对来自昆明医科大学不同年级和专业的54名本科生采用科研型小班制培养,并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思政教育,对不同年级本科生开展标准统一的科学及人文素养评价。研究发现,科研型小班制在学生人格塑造、知识体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全国大多数具有科研实力的地方高校本科生个性化培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野和思路。

    2024年03期 No.60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新文科背景的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探讨

    孙阳;崔丹;

    在新文科背景下,基层教学组织的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该文通过分析基层教学组织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了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设立跨学科课程、开展跨学科研究项目等实践方法,并总结了这些实践方法在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增强组织活力和竞争力等方面的实践效果,最后提出了未来推动基层教学组织学科交叉融合的几点建议和展望。

    2024年03期 No.603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教育理论与管理

  • 跨学科科研合作:内涵、现实意义及实践模式

    柯崟;

    跨学科科研合作是以解决科研问题为导向,由具备不同学科背景的个体、团队或组织通过合作形式进行学科知识共享和融合,旨在取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推动知识整合创新、促进科研生产力发展和国家科技创新。目前存在三种实践模式:个体情境下的跨学科科研合作模式、团队情境下的跨学科科研合作模式和组织情境下的跨学科科研合作模式。这三种模式在跨学科科研合作过程中呈现出各自特点,并表现为从个体到团队再到组织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

    2024年03期 No.603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6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全育人”视域下家校联系在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中的应用研究

    郭建忠;刘兴华;李琳;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三全育人”中同等重要,家校联系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然而,家校联系中存在缺乏经验、缺乏科学性和系统管理、形式单一且滞后等问题和挑战,有待解决。该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探讨家校联系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阐述了有效的家校联系途径:明确角色定位;拓展沟通渠道,加强家校互动和合作;提供多元化的支持和服务;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研究表明,积极有效的家校联系可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有助于实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2024年03期 No.603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胡彩;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育人理念的变迁,如何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是高校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该文致力于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理论和实践路径。首先,从社会、教育和个人视角出发,探讨了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意义;其次,聚焦于教育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三个层面,搭建了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框架;再次,详细论述了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内容;最后,对高校在实施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要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024年03期 No.603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1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专业化与一体化:中国幼儿教师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鹿广静;

    幼儿教师教育是保障幼教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21世纪以来,关于幼儿教师教育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幼儿教师培养政策、幼儿教师职前教育、职后教育及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等方面。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回顾,可以看出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职前职后一体化贯通式培养是当前取得共识的幼儿教师培养方案,但相关研究和实践还不成熟。政策研究、培养体系和培养层次研究、幼儿教师待遇和职业地位提升研究、幼儿教师教育发展不平衡性研究等方向和领域,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今后须重点加以关注。

    2024年03期 No.603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思政教育

  • 高等师范学校专业课程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协同实施策略研究

    雷军成;谭瑞;彭莹;

    为提升新时代高校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该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了高等师范学校专业课程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协同实施策略。协同实施策略主要包括:(1)确定专业课程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主题目标;(2)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元素;(3)探究合适的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协同实施的策略;(4)改革传统的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该研究能够为高等师范学校专业课程更好地实施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进而加强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No.603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可视化技术创新网络育人模式研究

    马平;夏晨雪;

    大数据正在引发一场技术性巨大变革,逐渐成为人们获得新认知、创造新价值的源泉。为将大数据与网络思政进行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大数据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价值,该文创新提出将数据可视化技术融入网络思政教育,用一目了然、生动鲜明的图形化、图表化、数据化的表现方式将无形的思政教育生动、形象、清晰地展现出来,打造了一套“5V+5微”的以大数据打造可视化微思政的网络育人新模式,助力网络思政研究形象化、精准化。

    2024年03期 No.603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立德树人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探究

    李海燕;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存在各种问题,高等院校应从完善育人机制、创新教学体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探寻融入路径与解决方案。完善育人机制方面,可从顶层设计规划、保障制度建构和评估体系重建等角度着手;创新教学体系方面,可从完善教学文件、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健全教学考核体系等角度展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则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育人意识、增强教师育人能力、与其他队伍加大合作力度等方面落实。

    2024年03期 No.603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立德树人视域下电信诈骗防范路径研究

    李刚;梁涓湘;

    互联网已成为电信诈骗的主要载体,受骗者以20岁以下的青年群体居多,给青年成长、社会安稳造成巨大伤害。该文归纳了近5年来高校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从中分析出大学生受骗的四大因素,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引导和财经素养教育对防范电信诈骗提出四项对策,通过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健康的消费观、牢固的价值观,提升青年学生的危机规避力、风险防范力。

    2024年03期 No.603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改教法

  • 课堂“乌托邦”:教学“泛娱乐化”的解构和对策

    王超;

    随着融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娱乐至上等为主要特征的“泛娱乐化”思潮逐渐影响课堂教学,这在教学手段、教学对象、教学方法上都有所体现。究其原因,消费主义在教育中的异化改变了教育的独立性,“快感文化”改变了教育的严肃性,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化”动摇了教育的权威性。应对教学“泛娱乐化”必须正本清源,捍卫知识真理性和教学严肃性,回归寓教于乐的初心。

    2024年03期 No.603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融合信息技术的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研究

    林诗婷;朱春莺;

    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将重构课堂生态,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燃料”,促使课堂生态具备人本、智能、科学的典型特征。课堂作为双线混融教学最主要的实践场地,探讨其如何融合信息技术构建新型双线混融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出现机械化、概念泛化及线上与线下教学割裂等倾向,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日新月异,不断对课堂生态进行迭代更新,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探究具备现实教学需求。因此,该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发展现状,融合信息技术,构建符合本土实际教学实情的双线混融教学模式,旨在探索一条可以借鉴的教学路径。

    2024年03期 No.603 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农科视域下茶树育种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刘升锐;朱俊彦;蒋家月;韦朝领;

    茶树育种学是茶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研究茶树新品种选育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在课程建设中深入挖掘思政内容,并将其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可以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核心价值观引领互融共进。开展课程思政不仅能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的职业情怀,增强学生兴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为乡村振兴培养高质量新农科人才。

    2024年03期 No.603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提升高校暖通空调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BOPPPS教学模式探究

    李静;汪波;韩晓霞;曹继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暖通空调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暖通空调专业学生的重要使命。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基于此,该文在把握BOPPPS教学模式内涵与高校暖通空调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运用BOPPPS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2024年03期 No.603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信息化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为例

    姚东伟;

    通过对教育信息化、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课程改革中实践基于信息化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实践证明,课前、课中、课后的翻转课堂与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能够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是课程改革和教学优选路径。

    2024年03期 No.603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防火墙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叶晓鸣;杜之波;王祖俪;甘刚;何林波;

    立足新工科背景对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为导向,以防火墙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为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搭建多学科联合、多方参与的开放式培养平台,促进校企合作,共同确定网络安全复杂工程问题,围绕“岗位角色+能力模型+工程问题+进阶实验项目”四个维度,从教学成效的个性化、差异化评价等方面出发,构建了专业课程教学成效评价体系。

    2024年03期 No.603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本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李瑛;王健;张艳;斯庆巴拉;

    程序设计基本能力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核心和基础的能力。该文分析了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培养现状和典型问题,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案例项目为驱动,以全局、多层次的方式来构建程序设计基本能力课程群培养体系;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及全过程、多元化的评价考核体系改革;通过学科竞赛、企业项目等形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多年的改革与实践证明,该模式在学生程序设计能力、教学满意度评价、学科竞赛等各个方面,成效显著。

    2024年03期 No.603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市社区全科医生循证医学实践现状的定性访谈研究

    牛静雅;李宁;高静;蔡巧玲;赵苗苗;

    为了了解上海市区全科医生循证医学的实践情况,为完善全科医生培养方案和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10个社区的40名全科医生进行定性研究。访谈内容包括循证医学的概念、循证医学专业知识来源、循证医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仅20%的全科医生能完整地回答出循证医学的概念。临床工作中主要的循证医学知识来源为教科书、临床实践指南、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号。全科医生缺乏效能感和循证医学培训,患者信任程度及依从性较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献信息获取困难、科室缺乏科研氛围等是全科医生循证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上海市全科医生对循证医学概念掌握得尚不理想,部分医生仍通过非循证的手段来获取所需信息,全科医生在循证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相应的制度和策略应进一步完善,以帮助循证医学在基层医院应用。

    2024年03期 No.603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红医精神”的医学影像实训教学思政体系建设研究

    李欢;

    医学影像实训教学是培养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在当前社会,构建基于“红医精神”的医学影像实训教学思政体系不仅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需要,还是推动我国医学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文以弘扬“红医精神”的理念为核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通过实验室实习和实地观摩、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和思考,增强其对“红医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和教师思政教育能力的提升。最后,建立思政教育平台,为医学影像实训教学提供良好的思想引导和教育资源。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培养出深度理解和践行“红医精神”的医学专业人才,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做出积极贡献。

    2024年03期 No.603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理念下药剂学课程教学设计案例研究——以注射剂制备为例

    王斌;张腾霄;于德涵;赵洪波;张雅娜;

    课程思政理念下,对药剂学课程教学设计进行研究。以注射剂的制备为例,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与专业教学目标有机融合、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融入、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聚焦“家国情怀、社会发展、专业精神、三观塑造”4个层面的课程思政培养目标,并将其分层次、有计划、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全过程,做到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课程思政,探索立体化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真正做到课前、课中、课后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024年03期 No.603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职药学类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

    苏杭;臧磐;

    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微生物与人类生存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微生物学课程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该文主要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和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素养两个层面来剖析课程思政目标构建,从微生物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两个方面对微生物学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思考与探索,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路,提升微生物学对学生价值塑造的效果。

    2024年03期 No.603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学免疫学案例式微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凡凡;马昕;徐琦;周晓涛;王松;

    为了打破医学免疫学课程教与学的双重壁垒,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案例式微课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文章从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授课现状、案例式微课的教学背景、医学免疫学案例式微课的教学设计及其注意事项这几方面进行了论述,期望能为参与案例式微课开发和应用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No.603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翻转课堂的毁伤力学教改与实践探究

    王昕捷;刘彦;杨东晓;黄风雷;

    为实现以学生为主角的教学理念,结合毁伤力学在线教学过程把控、实践类内容传授等方面的需求,以加深学生对战斗部及其毁伤效应基础知识的理解、形成对武器高效毁伤的科学认识为教学目标,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论为依据,探讨了毁伤力学翻转课堂研究型教学设计方法,建立了融合思政引领、“启发式”问题链驱动及演示仿真实践等线上线下“多维”互动的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打通了学生从武器原理到作战应用的知识链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了毁伤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2024年03期 No.603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分析

    张竹云;耿艳军;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传统会计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各大企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不仅限于会计专业能力,而是更趋向于对会计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将OBE理念应用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高等院校以成果为导向,不断优化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基于此,文章简单分析了OBE理念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当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困境,围绕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

    2024年03期 No.603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保险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设置研究

    倪瑞;姚定俊;倪嘉成;

    该文从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保险实务与资格认证两个角度,通过对现有保险学专业培养计划中保险专业课的课程结构、开课目录、课程先导关系等的分析,结合国内外保险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中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技能要求的分析,给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可借鉴的保险学本科专业课课程设置目录,有助于完善保险学人才培养体系,为高校制订特色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基础框架。

    2024年03期 No.603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表演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语文实用文体写作教学研究

    刘海平;

    表演理论是美国民俗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后来影响到多个学科。课堂教学属于一种广义的表演,教师和学生扮演着表演者和观众的角色。通过塑造权威的表演者、提高观众的有效品评能力、处理好表演的模式性和新生性关系、构建观众熟悉的语境等措施,改善大学语文实用文体写作教学现有困境,有利于拓展其教学思维、改善其教学效果。

    2024年03期 No.603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英语融合式创新教学探索及实践——以“大学英语+新闻传播”为例

    顾洁;

    新文科建设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英语创新教学应呈现崭新思路。大学英语融合新闻传播学知识的创新教学顺应时代和技术的发展趋势,贯彻课程思政的要求,关注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该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步骤、教学创新点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重点探讨大学英语融合新闻传播学知识的教学实践路径,探索如何把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助力大学英语教学,真正满足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探索融合式教学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媒介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及人文素养提升的影响。

    2024年03期 No.603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

  • 产教融合视域下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策略探究

    李剑;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何在这一情境下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是需要职业教育各参与方共同思考的问题。该文从产教融合角度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策略,具体包括创新产教融合模式、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培养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以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上述策略对于指导职业教育实践、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24年03期 No.603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产业学院建设路径研究

    朱柳单;李治国;韩冰霜;梁乃锋;

    产业学院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应主动适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大力推进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推进高职院校与政、企、行、农等利益相关者深度合作,促进产业学院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多元合作体系等措施,主动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高职产业学院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4年03期 No.603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岗课赛证创一体化融通的实施策略

    刘旺林;

    探索建立较为完备科学、高效务实的岗课赛证创一体化育人机制,是顺应形势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尚未形成明确的、系统性的实施策略和操作路径,该文通过作者的实践探索和精练总结,提出岗课赛证创一体化育人“五四”融合实施策略,是落实岗课赛证创一体化育人模式操作性强、实效性高、针对性好的办法和策略。

    2024年03期 No.603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探讨

    王林生;

    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对于社区教育工作开展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社区教育工作实施期间,要明确教育活动的对象是社区居民,要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学习实际特征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找到社区教育发展质量提升的有效策略,促进社区教育优势能效的充分发挥。基于此,该文从社区教育特征、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内涵、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三个方面探讨了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方向。

    2024年03期 No.603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

  • 书法教育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中的价值及路径研究

    王贤昌;王霞;

    汉字、书法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汉字承载着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基因,是书法和语文教育的基础;其次,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是书法美与韵的载体;最后,书法与文学相互映衬,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最佳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重要意义:感受书法的形体美,有效加强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学习;鉴赏书法的内蕴美,有效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书法的结构美,有效培养学生对书写习惯的掌握。鉴于书法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中小学语文教师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合理融入: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书法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开发课程资源,优化学生书法学习环境。

    2024年03期 No.603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本理念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王丽;

    在生本管理理念下开展小学语文大阅读,必须以学定教,尊重学生差异,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期间实现个性化能力的发展、提升。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对大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有效调控,对学生在阅读学习期间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教师应当保证阅读教学始终在正确的轨道和方向上,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探索需求的前提下,适当且有效地放宽阅读范围,降低阅读要求,从整体上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提高阅读的品质和阅读的效率。

    2024年03期 No.603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书写语文阅读课堂精彩篇章

    李明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赋予了课堂多元化的色彩,丰富的课堂内容依托信息技术展现在学生眼前,能给学生以富足的感受和更强的启发。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在实施新目标、新要求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发挥其优势,释放语文课堂教学的无限可能。该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探索并论述了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更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以期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促进阅读教学效果提升,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2024年03期 No.603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求真、向善、审美:高中物理思政育人的三重路径

    程建国;陈红梅;李盈傧;李存;涂友超;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须以课程思政为关键举措,发挥物理学科隐含的育人功效,引导学生成长为具备求真、向善与审美素养的时代新人。求真是物理学科育人的根本追求,在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利用物理实验促进学生树立求真意识,内化求真思想;向善是物理学科育人的责任要求,通过物理教学引导学生善待自然、善待他人、热爱祖国;审美表达了物理学科育人的人文诉求,教学中通过发掘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对称美、和谐美以及物理学家的人格美,强化学生的美感体验,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2024年03期 No.603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如何做好小学课堂纪律管理

    赵秀丽;石瑞才;

    课堂纪律是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小学课堂的纪律管理会影响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接纳程度,还会影响授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投入程度。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需要良好的课堂纪律管理的支持,这样教师的教学才能事半功倍,达到师生的良性互动。有些小学生爱玩、好动,甚至不服从教师管理,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切实可行的小学课堂纪律管理方式方法,采用更有效、更适合的方法来管理小学课堂纪律。

    2024年03期 No.603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2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家长视角的幼小衔接: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

    徐荣;王颖莉;

    家长是实施幼小衔接的责任主体之一,在幼小衔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不清晰,导致他们在实施幼小衔接的过程中产生了茫然、徘徊、责任缺失等困惑和问题,社会文化的影响、政策落实不到位、家长自身学习动力不足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为提升家长实施幼小衔接的水平,引领家庭教育助推幼小衔接,建议加强对家长的指导,指引家长主动学习。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科学认识;研制幼小衔接多方协作机制,指导家长落实教育责任;激发家长内在学习动机,保障幼小衔接效果。

    2024年03期 No.603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20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育心理学

  • 基于叙事取向的“认识自我”团体辅导实践与反思

    李炳南;孙舒凡;刘恋;

    该文对基于叙事取向的“认识自我”团体辅导的设计与运作进行了详细描述与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叙事取向团体辅导效果的具体策略,主要包括:以叙事疗法的基本理念增进团体领导的亲和真诚,以叙事疗法的核心技术提升团体辅导的观照深度,以叙事疗法的见证技术巩固团体成员的积极力量,以叙事疗法的书信技术强化团体规范的建立维护。

    2024年03期 No.603 167-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关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研究

    张广东;许俊斌;

    高关怀学生是指需要学校主动且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和关怀帮扶工作的一类学生。他们可能已出现显著的行为改变或具有身体和心理上的潜在危机。该文从高关怀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出发,在高关怀学生的特征分析、帮扶模式和支持体系上做重点研究,以期通过有效的工作策略和模式,协助高关怀学生在渡过自身困难、克服自身问题的同时,能够理解苦难的意义、收获持续的心理弹性和人格的发展完善,最终走出自己、走向他人、走向社会。

    2024年03期 No.603 17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社会动机理论剖析

    钟伟;赖映希;李旭东;王震;

    高校学生干部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与心理学中的社会动机紧密相关。该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学生干部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然后探讨社会动机在高校学生干部成长和工作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亲合动机、权力动机、成就动机和利他动机从不同方面很大程度地影响了高校学生干部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相关结论有利于从理论视角理解高校学生干部投身学生工作的心理驱动力,也有利于指导高校学生干部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提升个人素养和工作能力。

    2024年03期 No.603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混合式学习视域下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焦虑消解策略

    赵宁霞;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情绪对外语学习效果具有深远的影响。由于英语基础薄弱,高职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尤为突出。该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混合式学习视域下X学院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消解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策略,即增强高职学生的外语语言文化认同感、提高高职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化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调整高职学生的学习策略、丰富高职外语教师的教学形式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社会培养“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2024年03期 No.603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化博览

  • 陆游《钗头凤》词研究综述

    叶子淇;

    陆游的词作《钗头凤》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广泛传颂为一段爱情佳话。然而,关于这首词是否真的是陆游为前妻唐氏而作,该词的主题是否另有其他所指,学界存在不同的声音。该文旨在梳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钗头凤》研究,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为以后的研究者描绘出《钗头凤》研究的基本面貌。

    2024年03期 No.603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9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

    <正>唐洪海总算是看明白了,自己的助理原来是个警察!他大吃一惊,原来自己和警察在一起做起了传销业务,什么内幕她不知道?对公安来说,自己还有什么秘密?公安实在太厉害了,从一开始就给自己设了圈套,脖子上早就缠上绳索了,自己真是有眼无珠,活该倒霉。但是转念一想,今天为什么来自首呢?不是差一点想自杀了吗?不就是这个警察好言相劝,才使自己思想开了窍的吗?这么说,还应该感谢这位警察呢,是她让自己“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王大德一下就看出了他的心思,一针见血地说:“唐洪海,你认识这位警察吧?

    2024年03期 No.603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正>到了子夜时分,姜成武突然醒来。他口干舌燥,喉咙发痒,正要咳嗽,却浑身无力,呼吸有些紧张,还没有咳出来,整个人就陷入昏迷状态。等他醒来的时候,房间里正在进行一场厮杀。房间的窗户是开着的,秦少石正与两个黑衣蒙面人交手。黑衣蒙面人定是从窗户潜入的,他们手里拿着长长的绣春刀,刀刀直逼秦少石要害。秦少石见招拆招,很快转为反攻。姜成武这下总算见识了秦少石的功夫。硬功硬在拳脚上,轻功有影无踪,闪忽不定。其中一个黑衣蒙面人举刀逆砍秦少石,结果被秦少石飞起一脚踢中腰部,黑衣蒙面人被砸向墙角,一声惨呼。姜成武欲起身,但浑身酥软,

    2024年03期 No.603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原的密码(续前)

    许辉;

    <正>将军的兴趣似乎高涨起来,他跳下牛车,把头盔和地图塞给身边的卫士,昂头看了看天,命令道:“把马都赶过来吧!”他又向我挥一挥手说:“好吧,你跟我来,来看看我们是如何制造大车和兵车的。”我跳下车,和卫士们一起簇拥着将军,向修车的士兵和工棚走去。大雾时而开,时而合,因此人们的视线时而稍好,时而受阻。工棚外和工棚里,士兵和工匠们正各自忙活着。我们从各种军车旁边经过。将军拍着那些车说:

    2024年03期 No.603 19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记忆中的火车站

    邱俊霖;

    <正>最近,我与家人从老家坐高铁出门旅行。坐上风驰电掣的高铁,透过减速玻璃看着窗外美景,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20多年前。老家的第一座火车站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在当时如火如荼的铁路建设热潮中建成的一座小型火车站。所谓“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在当时,能够拥有一个火车站,对于小县城的人们来说可谓十分幸运。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火车可没有如今这般清洁舒适。那时的火车,是拉着长长汽笛声,哐当哐当缓缓进站的K字头绿皮火车。当时乘坐火车,必须先在售票厅购买车票,再到火车站大门处,等待车站工作人员将铁栅门打开后,才能进入候车厅候车。作为当时的劳务输出大县,火车站站前广场前,等候排队进站的人常常排成长龙,候车厅内则人头涌动,比肩继踵。

    2024年03期 No.603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