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教育观察

  • 面向新工科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探索——以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为例

    崔岩松;高英;刘欣;

    该文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针对“新工科、新经济”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强化课程思政育人、创新实践平台育人、深化“红旅”“大创”育人、推进科教融合育人,结合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建设创新创业高新课程、拓展多维育人空间建设等方面,构建多元融合、高新牵引、全员协同的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022年23期 No.57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UAS协同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

    涂金伟;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和师范专业认证标准都提出了多元协同培养的要求。在普遍开展师范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协同培养的实施困境包括师范专业办学方向模糊、教育行政部门协调不够、中小学校协同发展意识不足等。由此,提出UAS(University—Administration—School)模式。同时,分析协同培养的机理,关注协同过程的排斥、信任和合作过程,提出课题化、特色化和成果化的三方共赢路径,促进教师教育质量提升。

    2022年23期 No.575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给孩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读《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

    任蓉华;

    <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美育是不可或缺的,它为孩子打开了一扇充满魔力的窗,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审美潜能。作为父母,如何给孩子播下一颗理解美、创造美的种子,使其拥有美善兼具的健康心灵,值得深思。《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是云南大学教授王新写给女儿的一部艺术读本,也是送给所有家庭的一份“美育礼物”。七堂深入浅出、滋养心灵的艺术课,通过诗画融通的生动阐述,开启了孩子艺术感官的奇妙旅程。

    2022年23期 No.575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管理

  • 国家助学金政策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医科大学为例

    李晓文;何林倩;夏文霞;孙景芬;

    目的:了解中国医科大学本科学生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国家助学金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580名中国医科大学大二至大四的本科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其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满意度并分析影响满意度的因素。结果:中国医科大学本科学生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满意度为73.2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月生活费、对政策的了解度、是否递交贫困证明、是否获得助学金、助学金用途、贫困证明的可信性、民主评选的合理性、贫困生未得到资助、“假贫困生”现象和评定规则的科学性,对国家助学金政策满意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居住地、成绩排名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国家助学金政策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医科大学本科学生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政策的实施仍有待完善,须规范评选原则及过程,加大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宣传力度,建立贫困生动态管理制度并且加强日常监督工作。这些政策将有助于完善国家助学金政策,提升学生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满意度。

    2022年23期 No.575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建设类高职院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张传东;杨军强;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教学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形式。文章首先阐述了建设类高职院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所面临的挑战,其次分析了现有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再适应在线教学的评价需求,最后提出了构建建设类高职院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的相关策略,旨在为教学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2年23期 No.575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科研团队实验室的管理现状分析与改善策略

    徐云姬;周桂生;朱广龙;

    高校科研团队是高校科研的主力军,高校科研团队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对提升高校科研水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及促进高校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提升高校科研团队实验室管理水平已成为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文章介绍了高校科研团队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科研团队实验室的管理现状,指出了科研团队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科研团队实验室管理的策略,旨在为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2022年23期 No.575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创新与探究

    姚文浩;杨航;周梦;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各高校要陆续推行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然而我国高校存在发展情况不一、内部组织体系不同、所有资源条件各异等情况,各高校目前推行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各有特色,育人成效各有不同。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对目前国内一站式学生社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创造性地提出“党工委+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可实施性和关键举措进行探究。

    2022年23期 No.575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下载次数:19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思政教育

  • 互联网视域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究

    李青;吴雅敏;李明进;

    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懂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明确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结合度不够,容易陷入理想化、趋同化困境,育人效果有待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多元互动对话模式、包容开放共享机制,可有效推进大学生学懂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文章以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为例,深入分析在互联网视域下如何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从数字化平台建设、思政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探索理论学习新模式的实践路径及实践价值,并进行考察分析和经验总结。

    2022年23期 No.575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7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政治人格培育的路径探析

    刘伟;王银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参政议政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态势。与此同时,网络上各种纷杂的政治信息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政治人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互联网视域下,有必要从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合力、筑牢意识形态教育新阵地、加强道德引导与强化执法监督、增强大学生时政教育有效性四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培育。

    2022年23期 No.575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后真相”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研究

    曾淑文;吴健文;

    大学生是网络媒体的高频使用者。“后真相”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的研究: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强化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2022年23期 No.575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改教法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张家旗;刘晏男;周在祥;

    通识教育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而“互联网+教育”的理念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该文以河南省部分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为例,通过对部分师生及教务管理人员的访谈调研发现,当前通识教育选修课存在学生选课随机性较大、课程开设标准不够明确、课程教学过程缺乏监督等问题。作者提议,可以通过构建信息公开的网络化选课和授课环境、加强师资队伍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依托线上监督课程教学过程和效果等途径,提升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及教学质量。

    2022年23期 No.575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公安院校治安学本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公安人口管理课程为例

    王苏醒;

    政治建警原则决定了加强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公安院校政治属性之下的应然之举。公安院校治安学本科专业将为公安机关治安系统业务部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为此,社会治安需求便是制定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根本的依据,也是治安学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并引领治安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治安需求所呈现出的治安政治定位及公安人口管理工作的业务定位,决定了治安的政治属性和公安人口管理的法定性、政策性、服务性及社会性等业务属性。该“两大属性”决定了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及警察职业认同的课程思政总目标,并通过家国情怀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职业伦理教育及综合素养教育四个维度来具体开展。此外,还应将课程思政目标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并在“教、学、练、战”一体化育人模式下,从理论教学、实训练习及警察实战三个方面实现对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善。

    2022年23期 No.575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商法总论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

    陈政;

    商法总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商法本体论和商法一般法。商法总论课程应当结合商法总论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商法理念,正确运用商法思维为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设计。商法理念包括自治理念、营利理念和安全理念,商法思维包括宽容创新思维、重视成本收益思维、尊重商人经营自由思维、防范风险思维、国际化思维。在商法总论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主动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2022年23期 No.575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混合式教学路径探索——以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董田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高效的教学模式又是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近年来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教学改革层面实行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该文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结合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实际,系统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线下单一教学模式的区别与转变,提出应以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系统思考为载体进行学习型小组变革,以此探索高校混合式教学体制改革的新路径。

    2022年23期 No.575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引领下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升的探究

    李旭;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校园文化的形成是其中重要的育人环节,英语学习则是贯通大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展现三者的重要性,并进行串联,挖掘出校园文化建设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教师授课水平、为第二课堂学习提供良好的场地、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并分析了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即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不科学、缺乏组织机构、缺乏专业师资队伍、忽略学校网络文化等,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路径,即科学规划校园文化、吸引学校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搭建校园文化网络平台、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创新课堂教学内容等。

    2022年23期 No.575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后方法理论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探析

    黄淋淋;

    后方法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语言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基于后方法理论对我国当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不具有针对性、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教学内容应精准化、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言文化背景的导入等措施。

    2022年23期 No.575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专创融合”的微纳光子集成课程教学探讨

    赵凯;王俊生;董建红;

    “专创融合”满足当前国家人才发展战略要求,该文进行了基于“专创融合”的微纳光子集成课程教学探讨。以微纳光子集成课程为载体,以光电信息技术及电子工程领域各学科知识所具有的学科思政教育元素为切入点,在微纳光子集成课程教学过程中整合思政内容,融入创新创业内容,教学采取全新模式,呈现面貌全新的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专业课的浓厚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2022年23期 No.575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资源植物学可自主选择的探索性系列实验的设计与实践——以纤维植物资源品质评价为例

    程舟;王文倩;桂馨;邢丽波;李珊;朱云国;

    针对资源植物学课程的多学科交叉和应用性知识教授与技能培养等特点,设计和开发与纤维植物资源品质评价及应用相关的实验,实施结果表明通过纤维植物资源的挖掘和系列实验的设计,达到了学生可自主选择开展探索性系列实验的目的,学生反映良好,作为探索我国生命科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举措,值得在本科教学中应用。

    2022年23期 No.575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农业院校基因组学课程建设探索

    李阳;姚文;宋颂;

    基因组学诞生于20世纪末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内容涉及广泛。基因组测序与解读是基因组学的重要内容,对认识整个生命科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组学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使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及时接触生命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培养生命科学研究的思维与创新能力,该文依据基因组学的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为提高基因组学的教学质量、加强基因组学课程建设提供依据。

    2022年23期 No.575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土木工程防火材料课程案例库建设研究

    孙婧;刘宏波;郭涛;阎杰;

    土木工程防火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着重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在土木工程防火材料教学中,利用案例库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促进教学内容的拓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文章首先概述了国内外相关案例库建设的基本情况,其次阐明了在土木工程防火材料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最后对该课程案例库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2022年23期 No.575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改研究

    张曦文;马世发;吴玲玲;赵亚博;陈素青;

    国土空间规划是城乡规划的再发展,在规划对象、空间范围、规划理念、规划方法等方面均注入了新的内容和要求,也对具有城乡规划专业背景的规划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立足于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背景,在深入剖析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学科融合的多元课程知识体系、强化理论教学与技术实践的融合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改革路径,以期为更好地提高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效参考。

    2022年23期 No.575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竞赛+项目”驱动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究——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刘霞;贺鹏飞;朱楠;

    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教育的关键。传统以知识输出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应用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效果有限。基于竞赛激发学生创新思考,结合项目增强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教学载体,基于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科特点及课程教学现状,结合项目式教学理念构建基于知识传授、竞赛创新与项目实践的多元时空教学模型,实现教学内容优化,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进一步提升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

    2022年23期 No.575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师范类专业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程为例

    唐盈盈;陈云;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利用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泛在学习新模式。但混合式教学在师范类专业教学技能训练课程中却鲜有尝试。因此,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程为例,整体设计“课堂精讲—线上拓展—微格训练—线上互评—课堂总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反思其实施成效及存在问题,以期能为师范类专业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022年23期 No.575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中考背景下我国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研究

    孙超;

    新中考和“双减”政策对初中体育教育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的培养关系到教育综合改革的顺利推进与结果趋向。该文运用文献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体育教师培养的现状和特征,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重普遍教育、轻差异化培养现象突出;重结果、轻过程,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缺失;重认知、轻实践,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用人机制不科学、人力资源配置绩效不高。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健全体育教师分类培养体系;构建全过程体育教师培养体系;建立体育教师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体育教师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2022年23期 No.575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课程思政

  • 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途径及保障措施研究

    倪训友;薛运强;张兵;邓明君;徐睿;

    为了快速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该文从课程思政教学培训、质量控制、教学实践、保障措施及建议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途径与保障措施。首先,要对青年教师进行必要的思政理论培训,也可以在教师资格证理论学习中加入思政理论培训;其次,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管控,帮助青年教师发现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次,青年教师通过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最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制定可行的保障措施,促进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快速成长。

    2022年23期 No.575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7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实践与思考

    白艳玲;

    课程思政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以产出导向法理论为依据,立足深化语言教学,积极挖掘显性语言教学与隐性道德教育的契合点。通过分析具体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及评价机制,探寻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可行路径与方法。但要想实现从知识、能力到价值传递的充分转化,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同时,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教育强国建设培养合格的外语人才。

    2022年23期 No.575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陈燕;郭一博;陈国树;杨琴;

    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应当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寻找思政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契合点,通过思政和英语教学的融合,将全新的教育模式融入课堂教学。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多种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实践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2022年23期 No.575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热工基础的课程思政探讨——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隆瑞;刘志春;

    热工基础是机械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该文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围绕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教育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对热工基础课程思政进行了设计,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梳理,探索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实现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统一,实现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2022年23期 No.575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

  • “双高”建设背景下中医学专业群建设与实践

    安玉霞;黄丽平;王晓戎;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是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单元。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项目组根据中医学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应性和组群逻辑性,合理组建中医学专业群,以培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具备“医德+医理+医术”的中医人才为目标,对中医学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建设标准进行全面改革,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医学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2022年23期 No.575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本科职业教育的“三个课堂”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

    周璐;赵昀;刘颖;杨战民;

    教法作为办学宗旨和教学理念的直观体现,是决定本科职业教育推行效果和培养质量的关键。通过“六步法”改革校内课堂、“双途径”融合企业课堂、“大数据”开发网络课堂、“双导向”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创新构建“三个课堂”育人模式。三个课堂融通互助,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成本科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

    2022年23期 No.575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筑牢抑郁症防护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为例

    刘桂萍;孙达;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对大学生进行抑郁症预防教育是各个高校日常管理的必要内容。北京市某高职院校站在关注、关心和关爱学生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全员抑郁症量表筛查,并对学生抑郁症的形成原因进行调研和分析,不断探索大学生抑郁症危机干预机制和处理办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防护体系。

    2022年23期 No.575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

    <正>“你在里面呀?我在外面傻等!”唐刚尴尬地说。“说你傻,一点都不冤!”阿姐笑哈哈地说。见了面,唐刚觉得阿姐的形象,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头发长了些,比过去显得飘逸,面部的冷峻不见了,却是那么恬静、优雅,浅浅的笑容显露着内心的温柔。上身穿着一件鹅黄的短袖衬衫,上面绣了一些粉红色的碎花图形,衬衫的下摆正好覆在细细的腰部,下身穿了一条蓝色的长裤,裤腿从上往下微微张开,正好罩在咖啡色的高跟鞋上,一身着装显得那么干练,又极富女性的妩媚。唐刚一时看得呆了,没想到阿姐能把美与力集于一身,自然天成。

    2022年23期 No.575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正>六月二十七日子夜,他们如期赶到黔灵山。黔灵山位于贵阳城西北十里之处,山体被密林所覆盖,灵气十足。黔灵山原名唐山,明代以前,因其生于边僻,埋没于荒烟寒雨中,尚未被世人所关注。自明洪武开始,有一个叫顾成的人登游此山并发现圣泉之后,一经宣传,山中景点始被世人所称道,陆续有人慕名而来,久而久之,黔灵山闻名遐迩。山上有弘福寺,为佛门一高僧所建,是烧香纳客的好去处。但是,突然有一天,黔灵山却被恶首乌所占领,成了一座令人恐惧的山,世人闻而却步。黔灵山如恶人岛一样,因为被恶人所占,臭名远扬。恶人三煞带领姜成武和狗子上山的时候,

    2022年23期 No.575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柳书屋谭往(续前)

    顾村言;

    <正>顾村言:对书法家协会这样的组织,你能公开说一些话吗?白谦慎:公开地说话,就是大家必须要认识到,书协的局限性——必须认识到它是个群众组织。顾村言:让群众组织回归群众组织。白谦慎:定位群众组织不就行了嘛。顾村言:但书协组织是有行政级别的,在官本位的背景下,真正有修养者不会把书协当回事,但作为大众,很多人可能还是在意书协的。白谦慎:其实对书协的态度是,参加也好,不参加也好。不要把它当作惟一的选项。

    2022年23期 No.575 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民为本,实践为要——读《昨天的记忆》有感

    张芊芊;

    <正>卢荣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最初听闻这个名字,是在为父亲整理回忆录时,知悉他曾任安徽省委书记,在任期间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绿化安徽、为把江南江北的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做了大量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得长辈赐予,拜读了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昨天的记忆》一书后,我才开始了解这位生在安徽、长在安徽,为安徽的发展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从书中描述的卢书记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中,我切实体悟到老一辈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读后,收获良多、感慨良多,其中给我触动最深的,

    2022年23期 No.575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雪

    魏青锋;

    <正>大雪,是相对小雪节气而言的。“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大雪时节降雪天数和降雪量要比小雪时多,地面渐有积雪,河流开始结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矣。”大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严寒的真正降临。古有大雪时节藏冰的习俗。因为当时没有制冰设备,所有用冰均采自天然,为了便于储存,还要挖掘冰库。《诗经》中的《豳风·七月》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据史料记载,西周时期的冰库已颇具规模,当时称之为凌阴。唐人李胄在《冰井赋》中说:“徒远自穷谷,而纳于凌阴。

    2022年23期 No.575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