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教育观察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能源经济专业视角

    尚煜;闫香芬;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活动不断涌现,各行各业都在学习新技术,面临着数字化转型问题。这就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校作为人才供应侧,面对数字化转型,存在着与需求脱节、与应用脱离、与企业脱钩的问题。把握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做好教育建设、提升人才质量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重要使命。该文基于能源经济专业视角,通过研究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确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大学生在校的三项活动即课程学习、课外活动以及校外实习,探讨如何对其进行培养,使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从而满足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2022年21期 No.57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下载次数:7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TEM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张文辉;林基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针对专业工程认证中课程与课程体系、课程与能力的关系,进行了近6年的STEM工程教育实践。实践表明,STEM工程教育理念有助于课程的精准定位,有助于深度挖掘课程与能力的关系,进而提高了工科生的创新能力。

    2022年21期 No.573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2K]
    [下载次数:6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站牌情深

    马俊;

    <正>我有个习惯,每每经过站牌,都会下意识望一望。站牌上罗列的那些站名,仿佛是神奇的密码,吸引着我,指引我打开一段尘封的记忆。其实这些年,我已经很少坐班车了。我的站牌情结,源于刚毕业时的经历。那时候我坐101路车上下班,每天都要在站牌前等车。站牌上面有硕大的“101”字样,写着起点站和终点站的名称,本站的名称用的是醒目的红字,然后是密密麻麻排列开来的各个站点的名称。那时的班车还不像现在这么密集而有规律,经常要在站牌前等很长时间。等车的时候,人难免焦急。我有时在站牌前不停徘徊,

    2022年21期 No.573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管理

  • 新时期吉林省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

    孟涵;

    新时期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在不断迭代,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递进,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以民办高校教育内涵式发展为研究内容,对吉林省民办高校教学进行了多层面、全方位的思考,以期构建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功能为一体的跨界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呈现中国民办高校教育的新面貌。

    2022年21期 No.573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师生互动视域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与完善路径

    马诗佳;

    近年来,我国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深入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应用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师生互动是影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师生互动视域考察本科生导师制,则有助于建立相互理解、平等友善的互动关系,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但目前本科生导师制仍存在定位不清晰、制度不完善和成效不明显等现实困境。为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互动关系,应树立重视平等互动的科学定位、健全促进有效互动的体制机制、实施推动创新互动的指导模式。

    2022年21期 No.573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社会工作理念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探究

    相华文;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理念在高校的落地和体现,也是高校创新内部治理体系的新载体。立足“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视角,当前高职院校内“一站式”学生社区在“管理主体”“教育阵地”“管理合力”等方面存在建设困境。应通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智慧环境、着力发挥育人协同效应等建设路径,促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推动“三全育人”格局落到实处。

    2022年21期 No.573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1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助推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实践模式——以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幼儿园为例

    王鑫;

    随着融合教育的兴起,国内掀起了介绍与研究融合教育的热潮。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融合教育的入学率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融合教育的质量问题却逐渐浮出水面。如何提升融合教育的质量,促进特殊儿童的有效发展,成为当今融合教育面临的一个热点话题。该研究以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托幼融合儿童园为例,介绍一种依托高校资源的多元融合协同办学模式。

    2022年21期 No.573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下载次数:7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析新文科背景下美育教师的培育——以古诗词歌曲为例

    宁红霞;

    古诗词蕴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思想观念、文化内涵、道德规范和民族精神。高校声乐课应当按照新文科建设中强调学科融合的思路,注重诗词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优质课堂,为党和国家培养有较高文化素养和文化认同、有高尚品德和审美情趣的美育教师。

    2022年21期 No.573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思政教育

  • 新时代高校场域意识形态安全观培育机制探索

    王巧玲;

    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场域理论从人与社会密切联系的角度分析意识形态安全观培育机制建构,以此提出新时代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观培育创新路径:形成高校、教师、学生三面联动的主体格局,优化高校政治生态环境。

    2022年21期 No.573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家校联动的困境及应对策略——基于X大学一例心理危机个案

    林芬;

    近年来,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家校联动是心理危机干预中重要且必要的环节。在具体的危机干预过程中,家校联动存在一定的困境和问题。该文基于一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探讨心理危机干预中家校联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2年21期 No.573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8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教改教法

  • 国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研究综述——基于中国学术网络出版总库现有成果的研究

    朱春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专题化教学改革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教学实效、完成育人目标的关键举措与有效路径。该文在论述学术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研究概况的基础上,从价值探讨、困境分析、对策研究三个层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找出些许不足,提出进一步深化该问题研究的前景展望。

    2022年21期 No.573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虚拟仿真创新实训平台建设的思考

    万蓬勃;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公共管理有着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务技巧,实践教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公共管理虚拟仿真创新实训平台建设,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之一,它也成为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基本保障。公共管理虚拟仿真创新实训平台建设,可以依托学校服务“三农”的学科特色,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培养能够胜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农村基层组织的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专门人才,突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色和亮点。

    2022年21期 No.573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郑嫚;

    随着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逐年提高,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扶持力度也在逐渐加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等招生形式不断涌现,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了学情的复杂化,而传统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已不利于对新时代高职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也无法满足社会对具备良好数学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针对问题综合探究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寻求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以期达到为国家和社会育实才的目的。

    2022年21期 No.573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理念的“半导体物理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

    卢宏;张玉亭;

    该文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为导向,基于OBE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半导体物理学”进行教学改革探究。针对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即时学习成效的教学痛点,深度融合信息技术,通过BOPPPS教学设计构建鲜活的教学生态。同时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2年21期 No.573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引入负结果的探索性实验对“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及评价

    史红玲;唐存多;雷霆;杨柯金;姚伦广;

    “基因工程”是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并重的专业基础课程,而“基因工程实验”课程能够促使学生将基因工程理论知识点融会贯通、串点成线。因此,“基因工程实验”也是高等院校生物学专业非常关键的必修课程之一。以往开设的“基因工程实验”中重复性、验证性实验过多,学生做完即弃,其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的能力无法得到培养。该研究试图通过引入负结果的探索性实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基因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结果表明,探索性实验的引入显著增强了“基因工程实验”的教学效果。同时,该研究对生物学专业其他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具有较好的启发作用。

    2022年21期 No.573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科教融合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土力学”课程为例

    陈祥胜;杨兰兰;

    在国际竞争加剧和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领域对应用科研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科教融合是培养应用科研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理念。基于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分析,分别以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作为对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科教融合教学改革措施。通过科研助力教学,教学反哺学生,人才服务社会,良性发展得以实现。科教融合不仅能增加学生课程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还能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助推学科发展、凸显学科优势和特色,是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

    2022年21期 No.573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工程教育认证下交通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薛运强;艾瑶;张兵;倪训友;邓明君;王淑芳;

    交通系统分析是交通工程相关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课程组持续进行课程改革,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持续完善课程线上资源,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文从五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工程教育认证下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2022年21期 No.573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土地复垦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邵亚;唐湘玲;李仁成;蔡湘文;钟雪梅;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该文开展了土地复垦学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分析了土地复垦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可行性、课程育人目标和预期效果、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以及课程思政改革实施评价等内容,以期将生态文明核心理念自然而然地融入土地复垦学课程,全面提高土地复垦学教学质量。

    2022年21期 No.573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赋能教育的数据结构课程在线教学改革探索

    王燕;潘晓英;罗佳琪;白琳;

    该文针对数据结构课程内容高度抽象、理论逻辑严密、工程问题复杂、实践要求高等特点,分析传统教学现状、能力塑造目标、在线教学形式,融合思政教育,提出基于赋能教育的在线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托优质教学资源,凭借精细化在线教学过程、多元化教学手段、多形式评价方式等教改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解决工程性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师生共同赋能提供新途径。

    2022年21期 No.573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学院校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实践

    聂玉敏;邵娇芳;束传军;

    数据库原理课程是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文针对医学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较薄弱和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在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探索了将专业相关的公共数据库资源作为教学实例应用到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中的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在线教学平台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在线教学平台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2022年21期 No.573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视域下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罗江琴;罗凌云;李晓昀;刘霞;

    在新工科视域下,该文围绕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研究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根据培养方案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和相应的教学过程,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三个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平台,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以培养优秀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2022年21期 No.573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院校中医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龚谦;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中医药产业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高素质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该文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灵活、培养机制创新五个方面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院校中医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该模式能满足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顺应了中医药国际化的趋势,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中医药院校中医翻译人才的培养具有参考价值。

    2022年21期 No.573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课程思政

  • “国际工程采购与合同管理”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林金波;纪然;江婷;毛鸿飞;

    该文针对国际经贸合作迅速发展的背景,讨论了在工科类专业中开设“国际工程采购与合同管理”课程的必要性。同时,紧跟国家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结合国际工程长期性、复杂性、高风险性等特点,依托不同的课程内容与教学环节,阐述了爱国情怀与民族自信、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国际视野与全球胸襟、遵纪守法与职业道德、党的群众路线以及团结协作等思政元素在课程中的融入方式与过程,丰富了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

    2022年21期 No.573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探索——以“商务英语视听说”为例

    戴俊红;申建军;

    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各类课程应该充分挖掘思想政治资源,积极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该文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商务英语视听说”为例,从提升教师思政能力、梳理课程思政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设计课堂思政活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五个方面出发,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新路径。

    2022年21期 No.573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元素与英语口译教学无缝衔接途径探析——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

    韦名忠;

    课程思政理念深刻回答了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该文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元素与英语口译教学无缝衔接的途径,以期为高校英语口译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2022年21期 No.573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案例式培植大学生辩证思维的实践探索

    侯爱香;肖愈;李宗军;秦丹;

    该文简要介绍了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内容,梳理了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重点阐述了与辩证思维有关的思政元素,就案例式培植学生辩证思维做了具体论述,提倡在培植学生辩证思维的基础上,注重勤俭节约美德、创新意识、大局观、社会使命感、生态友好发展观和健康卫生饮食观的共同培养。

    2022年21期 No.573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

  • 职业本科学校教育质量观与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黄妙红;吴严;阳艳美;

    职业本科学校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储备要求更高,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其人才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工作技能、科研能力相结合的特点。树立正确、全面的文化质量观,构建以诊断与改进为核心框架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提高职业本科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本科学校的办学水平、探索职业本科学校教育改革的新路子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分析并提出了职业本科学校树立文化质量观、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思路和操作路径。

    2022年21期 No.573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陈丽;

    “三高四新”战略是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总牵引,而作为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供给“蓄能池”和“加油站”的高职院校在服务湖南高质量发展方面肩负着不可推卸的使命。目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存在结构性矛盾;要走出困境,就要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和人才供给的精准策略,着力提高人才的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在描绘好新时代湖南改革发展新画卷中彰显担当、贡献力量。

    2022年21期 No.573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3K]
    [下载次数: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初探——以广州市某高职院校为例

    杨秀;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双高”建设的任务之一,是推进高水平职业院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不足、教师发展动力不足、教师团队建设水平不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不高、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等问题。文章以广州市某高职院校为例,探讨了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2022年21期 No.573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本科职业教育背景下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周璐;张宁;赵昀;王帆;刘颖;杨战民;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现代化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课程。研究本科职业教育背景下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双证同源”进阶式模块化课程设置、“校企双元”活页式立体化智能教材设计、“三个课堂”翻转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能够实现课程内容的重构、教材设计的创新和教法应用的落地,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精准对接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人才缺口。

    2022年21期 No.573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1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职生手机成瘾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天门职业学院中职部为例

    赵梦丹;牛德丽;黄偲;丁毓;张碧涛;金彦成;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变化,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中职生手机使用问题已成为学校面临的重大管理难题。该研究在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和其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中职生手机成瘾的有效预防措施。

    2022年21期 No.573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

  • 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王玉廷;

    普惠性民办园可以有效弥补公办园学位的缺口,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认定门槛与普惠需求的不相符、办园成本与财政补贴的不对等、师资质量与平价保质的不匹配等。鉴于此,为促进普惠性民办园的良性发展,必须采取以下对策: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教育需求,完善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体系;基于对园所成本属性的监控,确定当地补贴政策;细化教师队伍支持政策,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022年21期 No.573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文化博览

  • 近十年我国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路径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周春艳;

    红色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是红色文化基因传承与弘扬的关键所在,以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为主题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各学科的普遍关注。该研究综合利用文献分析软件BICOMB和统计软件SPSS,对我国学术界近十年以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路径为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相关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研究者主要聚焦于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集中对融入路径进行阐释,重在理论搭建和实践设想。据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研究应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拓宽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的视野;追踪融入动态发展,重视融入结果评价;提炼地方红色文化特色,精准定位融入路径。

    2022年21期 No.573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由传世案例数据看汉代复仇案件处理

    程曦;

    两汉四百年是中国法律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中华法系的形象和特征有很大一部分正是在两汉时期形成的,故而汉代法制史研究在中国法律史研究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汉代法制史中,复仇案件无疑是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就现存的汉代律文来看,除了在东汉时期短暂存在的《轻侮法》之外,并未发现更多允许私人复仇的条文。那么,在这种官方不支持甚至是禁止的情况下,复仇案件为何屡屡发生?而其结果却往往并未按照“杀人者死”这一简单的逻辑进行处理,因此其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和研究价值。汉代复仇案件处理的结果和过程对“法律儒家化”问题是一个具体而生动的注解。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既是对秦汉风俗及法律现实的一种梳理,也有助于了解汉代以后中国复仇风俗的演进和发展,对于“中华法律传统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具有可管中窥豹的功效。

    2022年21期 No.573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

    <正>在那个年代,大学是流行办周末舞会的。每到周末,学校礼堂里就响起了“嘣嚓嚓”的声音。除了博士之外,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秦灿枝是“舞蹈皇后”的,所以周末时,总有教职工或同学来邀请她参加舞会。只要她出了面,总是从进场到终场,她都被邀请着,每支曲子都不闲着,直跳得香汗淋漓。有一次博士问她周末上哪儿去了,她惊讶地问:“这你也不知道?”博士说:“知道什么呀?”自那以后,她也邀请博士去舞场。结果博士看得挺高兴,每次都在那里陪到终场。他不会跳这种交谊舞,也不去学,就坐在那里干等。

    2022年21期 No.573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正>全真教弟子急于追杀恶人三煞,誓要永绝后患,姜成武带狗子转移,并没有引起他们注意。姜成武很快就到了湖边。他将狗子轻轻地放到一棵树下,从兜里拿出金创药给他的伤口疗伤,狗子又是感激不尽。姜成武轻声对狗子说:这里并不安全。不想,狗子却说道:我们在这里等,师傅他们会来的。姜成武有些吃惊。恶人三煞被全真教弟子追击,凶多吉少,生命堪虞,狗子怎么就能料定他们会来的呢?来了,也会引来大批的全真教弟子,哪有机会逃脱?狗子看出姜成武的疑虑,指着湖面,

    2022年21期 No.573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柳书屋谭往(续前)

    顾村言;

    <正>傅雷的字从飘逸到敦厚顾村言:反观傅雷先生,就完全不同了,而且他不仅是艺术,对音乐、对文学都有极高的鉴赏力,古今中外,在诸多领域达到如此高度,不能说没有,但可以说很罕见了。傅敏:我爸爸这个人,他是非常纯的,他没有任何杂质,他说这个东西好就是好。就从艺术角度来讲。顾村言:因为很多人推崇一个艺术家是有个人的一些私心的。傅敏:比如说他对刘海粟的评价——刘海粟在法国的时候,是离不开我爸爸的,因为刘海粟法文不行。我父亲去了半年以后法文就没问题了,在法国艺术沙龙对各种艺术家是应对自如。

    2022年21期 No.573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古代防疫之法

    卜庆萍;

    <正>从“疫”字的结构可以看出,古人很早就知道疫病相关知识,因此古代防疫之法多种多样。尽管古代医学不够发达,但古人的努力在数千年的实践中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隔离之法我国诸多历史文献都记载了古代“隔离”之法。《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载,秦国有将麻风病人集中迁移到“疠所”居住的规定。《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十二》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晋书·王彪之传》亦载:“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这说明秦晋时期,古人就知道隔离瘟疫患者的重要性,因而制定了相应法令。

    2022年21期 No.573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