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教育观察

  • 新发展理念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胜任力研究

    彭苏秦;卜凡;

    在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胜任力的内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了影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胜任力的14个主要因素,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确定了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胜任力主要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分析了各主要影响因素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胜任力系统中发挥的不同作用,提出了更好地发挥各影响因素作用以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胜任力的对策和建议。

    2022年20期 No.57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二十五年述评(1997—2021)

    韩秋慧;齐聪;杨哲;

    课程体系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综观我国课程体系领域研究的历史,相关成果层出不穷,不断推动着各级各类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小学教育专业作为教育学类专业之一,是小学教师培养的桥梁,该文对25年来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整理与分析,以期就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做出展望。

    2022年20期 No.572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1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谱写新时代科教工作的新篇章

    本刊编辑部;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2022年20期 No.572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育管理

  • 应用技术型大学校企合作的学生实习信息化的思路与技术实现

    李文贤;麦炜欣;余圳曦;杨旭;方钦;

    企业实习是应用技术型大学落实“面向应用”的关键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企业训练的一个重要过程。在目前实施和推进企业实习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如信息传递烦琐、实习管理分散等。为此,该文作者开发出一个供学生、企业、学校三方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模式开发,前端使用Vue框架,后端使用goGin框架对接关系型数据库,前后端信息传递使用RESTful API架构设计,缩短了开发周期,还提高了开发效率。学生实习的信息化不仅可以简化现有的人工作业模式,还可以提高三方信息传递效率,保证企业实习工作顺利进行。

    2022年20期 No.572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0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学业困难学生帮扶机制探索与实践

    王胜利;于新;曹文静;

    当前,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群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科学的学业困难学生帮扶机制势在必行。该文以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审视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现状,分析高校学生学业困难原因,将“三全育人”理念与学业困难学生群体教育帮扶有机融合,围绕紧抓重点、寻找痛点、破解难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轴心”“两个基本点”“三个维度”学业困难学生帮扶机制。

    2022年20期 No.572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6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校美育中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以江南丝竹为例

    李慧;

    江南丝竹是江南民间音乐的集中代表,其受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的浸润,彰显出江南音乐特有的灵秀,同时又折射出富有浓郁江南情怀的人文精神和音乐价值追求。江南丝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江苏本土音乐文化,将其引入高校美育,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有较高价值:从情感上可以培养学生对母体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从能力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和艺术表达能力,从思想上可以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该文将从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教育、面向社团的技能训练和邀请专业团队走进来的浸润式体验等多种途径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探索江南丝竹在高校美育中的传承与发展路径,力求获得系统、有序、可持续性发展的传承效果。

    2022年20期 No.572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公安院校实习实训问题研究

    宋雨泽;

    实习实训是培养公安院校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关键环节。公安院校的实习实训有其自身独有的实战性、开放性等特点。在目前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完善公安院校的实习实训环节具有重要意义。但实践中公安院校实习实训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其中存在诸多不足,其背后有研究有限、资源投入不足等深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应当从深化理论研究、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提升教师水平及深化训练项目和提升方法等层面入手。

    2022年20期 No.572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校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机制及治理对策分析

    谢晴;

    校园暴力施暴者的施暴行为受到生理、环境、心理和旁观者等因素的影响;在校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机制模型中,心理因素是暴力发生的直接原因,旁观者因素起着调节作用。基于该模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点治理对策:截断施暴者模型,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重视旁观者教育,创新反校园暴力模式;避免受害者归因,树立暴力零容忍理念;推进全社会参与,促进多机构合作机制。

    2022年20期 No.572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4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思政教育

  • “后真相”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新探

    魏锡坤;吴可迪;龙俞任;

    社交媒体信息生产杂冗化、话语叙事情感化和扁平化,对个体的信念、情感和价值观造成了认知困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共识的凝聚、话语阐释传播、主体间信任关系提出了新挑战,映射出信息技术因素、图像表达、权力利益和资本操纵等因素在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层面的作用逻辑。该文从网际信任关系、话语阐释、人性需求和道德自律等层面,探索应对信息技术变革中发生的非预期“后真相”舆论生态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方法。

    2022年20期 No.572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

    王瑜;尹淑怡;

    红色基因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价值底色,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孕育、积淀而成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砥砺前行、继往开来的智慧支持。把红色基因深入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拓宽高校思政工作的现实举措,是丰富高校思政工作内容的宝贵财富,是强化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动力支持。红色基因的发展离不开青年这个载体,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必须以红色基因为精神动力,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阵地。

    2022年20期 No.572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河北红色资源提升高校“四史”教育实效的重要价值及创新路径

    齐景红;

    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新青年的重要基地,要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搞好“四史”教育。河北省拥有丰富的红色精神文化资源,有助于提高高校“四史”教育的实效。该文概述了河北省拥有的红色资源,强调在新媒体时代下河北省红色资源对提升高校“四史”教育效果的重要价值,并提出提高“四史”教育实效的创新路径。

    2022年20期 No.572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网络思政育人“易班”教育模式研究

    胡晋洲;

    “易班”网络思政育人具有脱域性、虚拟性和超越性特征,教育内容更加抽象化。信息化背景下面向大学生的网络思政教育,不是要去网络化、回归思政教育传统样态,而是要以现代技术为支撑,使思政教育网络化、信息化,实现网络文化的自觉创造和供给。“易班”网络思政育人模式要想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就要坚守高校思政课堂教育主渠道,从纲要指导、队伍建设和环境保障三个方面进行联动。

    2022年20期 No.572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6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教改教法

  •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教学模式课前准备的探索

    胡倩倩;尹刚;颜贵明;黄丽;

    “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和变革的重要路径,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教学模式将会是未来常态化教学的主流。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评价及督学”三段式任务导向教学环节中,课前准备是保证教学效益至关重要的环节。该文基于ARCS动机模型,以激励课堂学习动机为核心,探索如何在护理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精心做好课前准备,从而提高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

    2022年20期 No.572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探析

    李亚慧;

    当前,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信息交流平台,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探析社交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方法,针对社交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价值引导受干扰、思政课教师引导力受到挑战、大学生主流价值信息获取受到分解等问题,凭借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从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载体、拓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实践理路,旨在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2022年20期 No.572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王琳;

    国际贸易实务是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必修课。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要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这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结合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课程思政设计,以提升课程思政改革成效。

    2022年20期 No.572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融入思政示范课堂的“政府流程再造”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熊枫;杨惠茜;窦雯蓝;

    促进电子政务发展是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政府流程再造作为电子政务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整体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文聚焦融入思政示范课堂的政府流程再造教学模式,致力于挖掘该课堂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促使课堂教学内容与思政育人理念有机融合,培养有担当、有力量的新时代优秀青年。

    2022年20期 No.572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务型教学法在线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宁夏医科大学MBBS留学生为例

    韩晓宝;

    近两年,来华留学生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但线上教学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无法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该文以宁夏医科大学MBBS留学生线上汉语教学为例,提出在留学生对外汉语线上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培养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促进线上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师开展留学生线上教学提供参考。

    2022年20期 No.572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7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模因论观照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语体意识培养

    彭俊;

    商务英语作为特殊用途英语的重要分支,有着独特的语体特征。语体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翻译能力。从翻译模因论的视角来看,语体意识本质上也是一种翻译技能模因,其能够通过教学手段从翻译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加以强化。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引入翻译模因论,可以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为翻译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助力,从而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商务翻译人才。

    2022年20期 No.572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高质量劳动教育的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创新研究

    段成栋;魏超;张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劳动素质,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意义深远。首先,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出发点,以加强劳动教育为抓手,分析不同阶段大学生的特点,对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劳动教育需求与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进行耦合研究,制订系统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案;其次,创新工程训练项目,制定培养目标、实施过程及评价方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最后,建立“认知+实践+综合创新”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为我国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道路。

    2022年20期 No.572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产教融合背景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卢倩;金锋;周临震;李太铼;陈青;金仁子;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创新性强等特点,如何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推进智能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很多高校面临的难题。依托企业产业资源,结合高校自身优势,瞄准智能制造产业链中的紧缺岗位类型及技术需求,由校企共建智能制造课程群体系,并深度开发企业急需的实践实训课程,通过顶岗实习及预就业制度的推行,实现专业人才实践技能的深层次培养。文章从课程思政建设、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和人才考核评价标准制定三个方面介绍了校企融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校企融合培养符合产业需求、市场需求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成为新工科产教融合背景下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2022年20期 No.572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4K]
    [下载次数: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GNSS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

    陈健;余学祥;刘超;赵兴旺;刘春阳;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文章在分析安徽理工大学GNSS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将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入课程教学,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方式三方面分析了开放式教学模式在GNSS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就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2022年20期 No.572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课程思政

  • “五育”融合视域下高职数学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王雅萍;

    “五育”融合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面育人的时代诉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五育”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数学课程思政要遵循明确德育目标、深挖教学素材、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评价机制等原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

    2022年20期 No.572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遗传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浅析

    宋兴舜;韩文灏;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遗传学是生物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文章通过分析中国老一辈遗传学家的家国情怀、潜心教学、科学贡献,充分发掘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遗传学课程教学中,旨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增长学生的学识,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2年20期 No.572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嵌入式系统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刘光丽;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以嵌入式系统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分析,对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法进行探索,并且挖掘了四个思政案例,旨在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和立德树人的有机统一,为理工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2年20期 No.572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安全信息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黄冬梅;刘音;聂文;朱盈盈;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有机融合,进而实现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同步渗透思政育人元素的有效手段。文章以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安全信息管理学课程为例,通过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并结合团队协作精神、探索创新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旨在为同类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2022年20期 No.572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

  • 论高职院校党建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融合发展

    怀鹭鹭;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入了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人才的定位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育人主阵地,高职院校也因此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肩负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党建与创新创业工作的融合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培育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础。该文先论述了高职院校党建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融合发展的基础和意义,继而就融合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2022年20期 No.572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

    张宝成;姚应水;张宏;

    课程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直接保证。高职院校课程不能只有知识与技能,加强课程文化建设给课程铸魂,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该文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探索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建设的内容。

    2022年20期 No.572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职业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杨泽芳;姜玉蕊;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员工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以提升职业核心素养为宗旨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成为职教改革的方向之一。专业课教师在开展深度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从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教学项目、改革教学模式和构建过程性评价体系等方面将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以期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稳定性。

    2022年20期 No.572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

  • 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历史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落实

    马红;

    近年来随着“大概念”“大任务”“大单元”等概念进入历史教学的视野,催生了我们对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基于统编版历史教材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本利用效率并且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等问题,大单元教学模式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2022年20期 No.572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19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应用的个案研究——来自利津游戏的实践探索

    单馨洁;

    民间游戏是指在民间创编并加以传承的,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游戏形式,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续历史文化中的精髓,也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该研究对利津县A幼儿园进行观察和访谈,对民间游戏实施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了解利津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应用的基本情况,最后对今后民间游戏的开展提出思考与建议。

    2022年20期 No.572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1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文化博览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宋瑶瑶;

    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青少年完成历史重任的有力保障。该文研究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20期 No.572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1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疫情防控常态化与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研究

    赵思路;马翔;陈榕;刘舒琪;

    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提早介入、全程参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后疫情时代,讲好中医药抗疫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文化自信。然而,人们对中医的认识与研究以及社会对其的普及和认可仍有不足。该文通过剖析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现状,结合中医药抗击疫情取得的成绩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认为“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规范中医药行业管理以及扩大中医药文化宣传”有利于长期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医文化宝藏。

    2022年20期 No.572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1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江西南昌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播

    洪琳琳;戴瑞宸;

    “英雄城”南昌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潜力。该调研分析了南昌市红色旅游的现状,从江西省南昌市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和发展前景方面提出具体对策,以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播。

    2022年20期 No.572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1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

    <正>一开始,使她名播校园的,不仅仅是她的天生丽质,还有她的天分和学力。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下工厂劳动,一个吊车司机操作不慎,一下子刮伤了5个学生,其中有一个就是秦灿枝。他们被送到医院治疗了3个月,痊愈后4位同学都休学了,唯有她要求跟班上课。回校后不到一个月,就面临期末考试了,老师让她免考。但令人惊讶的是,她居然要求与同班同学一样参加考试。她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不仅上了新课,而且自学了所缺的课程。更加令人惊讶的是,她的考试成绩,居然名列全班第一!这使她除了“靓女”之外,又有了“才女”之称。

    2022年20期 No.572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

    <正>恶人老三这时在干什么?姜成武突然想到他。杨千里被杀后,他就去了后面的石屋,准是不干好事。那杨千里死是死了,但他的小妾并非就是坏人,说不定她是杨千里抢来做小妾的,被威逼就范。如果她本来就是受害者,我们又何必加害于她?姜成武想到这,便走出木屋,来到石屋门前。他来得正好,那石屋里的声音已在他耳边响起,由小而大。女人哀求的声音,不时地被恶人老三的淫笑所打断。姜成武有些愤怒,上前一步,猛敲石屋的门。里面的声音顿时消失。过了半晌,恶人老三才将门打开。

    2022年20期 No.572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柳书屋谭往(续前)

    顾村言;

    <正>“独树一帜画戏曲,三十年后受认可”顾村言:关良先生在美专一直教授油画,也画过很多油画,但他最爱的还是水墨戏曲人物画吧?关汉兴:对。他本来是西画教授,在杭州国立艺专、上海美专都上过课。他喜欢戏曲嘛,凡是有朋友送戏票来他一定会去的,有时候我陪他去,每次去看戏都要带一本速写本,边看边写。在杭州时他自己也演过《捉放曹》,在里边演一个角色,扮相也很好,自己也唱。他喜欢拉二胡,跟很多戏曲家都很熟悉,盖叫天、梅兰芳都认识,还有其他的地方戏也都要去听,比如昆曲、越剧等,他都喜欢的。

    2022年20期 No.572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说分寸

    乔兆军;

    <正>“分寸”本来是指长度单位,引申为说话或做事的适当限度。人生最难把握的是“分寸”,子贡曾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足。”子贡又问:“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回答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仔细想来,万事万物都依照规律运转。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昼夜交替,四季轮换……无时无刻不在变换更替着。人更应讲分寸,做人恰如其分,行事恰到好处,举止得体,善解人意,进退有度,不偏不倚。分寸感扮演着微妙且重要的角色。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2022年20期 No.572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