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卓;
近两年来反复零星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国线上线下教育融合程度越来越深,得益于人工智能、互联网的发展,我国教育教学的进程在疫情蔓延情况下并没有中断。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评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提升中学教师评价素养的必要性,并在“促进学生逐步深度发展”的基本理念下,从教师评价素质和能力构成要素出发,分析关于教师评价素养教育薄弱的重要原因,以及探究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教育者评价职业修养的基本路径。
2022年14期 No.566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下载次数:9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肖瑶;田野;吴文珊;付四清;
该文阐述了德育助理制度的背景、意义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的德育助理队伍建设情况,并运用管理学常用的SMART原则(具体性、量化性、可及性、相关性、时限性)详细分析了德育助理选拔、考核和反馈的全过程,综合运用一定的统计学方法佐证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也从客观上分析了目前德育助理制度实施的成效和局限性。总体来说,基础医学院德育助理的工作,内容明确、可衡量、考核较为科学、整体受众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博士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现实问题,对这几年以来的具体实践予以总结,也为接下来的研究提出了新问题和新角度。
2022年14期 No.56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聂婷;
新文科背景下我国提出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民办高等院校的应用型教育也应提出更高的改革要求。该文在新文科高等教育教学内容综合化、教学方法时代化、培育目标复合化的要求下,对当前民办高等院校应用型教育在办学水平、师资力量、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从新文科发展思维角度提出了改革规划、师资力量培养、创新能力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制度保障等对策。
2022年14期 No.566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伟锋;莫烈;莫虹;
党建带团建是新时代民办高校加强和落实党对青年工作领导的时代要求。党建带团建视角下,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团队建设,完善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体系,对更好地凝聚和团结青年学生,更好地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剖析民办高校党建带团建现状的基础上,对党建带团建视角下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体系建构的重要性予以分析,最后重点对党建带团建视角下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体系建构的具体路径进行探索。
2022年14期 No.566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武威;丁华;
基于来自河南省两所高校的382名本科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定量地系统考察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第二课堂参与实践的现状,同时重在实证探索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第二课堂参与实践的弱势环节,研究结论能够为大学生提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2022年14期 No.566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褚奇;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为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大类招生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分析学风建设的现状,积极探索构建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学风建设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类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风建设质量的对比分析,梳理大类招生背景下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探索学风建设模式提供参考。
2022年14期 No.566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三秀;
该文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梳理了基层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特色化建设的实施成效,总结分析了建设中面临的难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思路和举措。
2022年14期 No.566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余仁哲;聂天成;李玲芝;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需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三全育人”格局下,校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嵌入校友文化育人模块,着力构建系统化的校友文化育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发挥校友榜样作用、挖掘校友教学功能、汇聚校友实践资源、搭建校友捐赠平台,促进高校育人体系向社会延伸。
2022年14期 No.566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韩金红;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高校传统教学模式大规模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在疫情反复、防疫常态化期间,又兴起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未来的高校课堂将进一步融合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的优点,形成融合式教学模式,在因材施教、学习趣味性、学习评价机制等方面不断突破和完善。
2022年14期 No.566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林;方德宇;王艳杰;赵丹玉;柳春;贾连群;
该文主要探讨了在国家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创新创业、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形势下,基于生物化学课程,结合本科“双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基础能力的途径。
2022年14期 No.566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永生;郝晓梅;
随着语言服务的工具效能日益凸显,培养既懂汉语又懂专业的国际化人才是目前我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使命,也是一项重要挑战。该文深入剖析了新形势下国际市场汉语人才需求的变化及其对语言教育理念的影响,指出目前很多高校存在只重视知识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和不足,号召各高校特别是行业特色类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发展契机,改革和创新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国际人才,形成行业类院校在专业化汉语国际人才培养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2022年14期 No.566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飞;
新文科建设为专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专业应对新时代挑战指明了方向。作为高等文科教育中的传统学科,历史学面临着一系列办学难题,在守正的同时探索创新之路,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历史系的教学实践,对高校历史学本科教学改革路径提出了思考: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学科融合与特色培育;创新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史学职业技能;提倡研究性学习,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022年14期 No.566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林燕;曹建新;易俊洁;覃宇悦;王艳菲;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支撑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本课程组通过引入虚拟仿真实践,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借助雨课堂、慕课、SPOC课程等线上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设计并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建立过程性考核机制和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的开放性、过程性、激励性,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上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最终提升“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这门传统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2022年14期 No.566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启亮;王自布;
细胞工程课程作为生物技术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全面熟悉细胞工程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细胞工程相关前沿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科学思维。针对目前细胞工程传统教学存在的教法单一、学法单一、忽视学生自身感受等问题,该文介绍了基于BOPPPS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细胞工程课程中的探索和实践,比较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实践中的效果,并收集了学生反馈。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的学生认可度比较高,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短板,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和记忆知识点,显著提升学生考试成绩。
2022年14期 No.566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赫岩莉;吴光林;毛鸿飞;林金波;
该文基于河流动力学课程的特点和授课实践,总结出河流动力学教学中的几点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从优化课程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实验能力、改进授课形式等方面给出优化教学效果的相关措施,以期为高校水利工程相关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022年14期 No.566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静;张巧龙;李延平;
该文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课程“DSP原理与应用”为例,提出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改革,突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实现“知识—能力—实践”的递进式培养,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科研水平,以期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022年14期 No.566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巧妮;
为响应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针对新时代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需求目标,对高职电子信息专业开展基于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课程思政建设,以树立教师的育德意识,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材,提升教材厚度,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2022年14期 No.566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许杰;祁广云;李含平;富爽;孟艳君;
教学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模块化教学是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法之一,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该文从信息处理类课程的特点出发,通过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功能化,把课堂教学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过程化考核的方式将课上与课下贯穿起来,做到学与用的高效统一,促进教与学的相互融合。从实践结果上看,采取模块化教学模式、过程化考核等手段,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022年14期 No.566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石教坤;陈敏;
课题组通过对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等相关工作进行跟踪观测,并对相关工作数据进行搜集,旨在不断探索实践人才培养观念与方法,使实践与研究互为指导,构建出一套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大数据人才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022年14期 No.566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芮雪;李谨;陈丽娟;
针对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专业大一学生95%以上为少数民族学生的现状以及第一次开设程序设计基础(Python)课程出现的问题,课题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围绕学生的学习意识、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期望以及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想法与建议等方面,随机抽取了计算机专业42名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从学院、学生、教师三个层面给出了合理化建议,旨在为今后的程序设计基础(Python)课程教学提供重要的改进依据,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2022年14期 No.566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成文;许大庆;毛献亮;张胜利;陈丽娟;王明波;
体育课程是高等院校的公共课,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高等院校开展体育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之情,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加强师生互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文章通过深入分析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探究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旨在满足大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需求,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并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2022年14期 No.566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方兆祥;
<正>“啊,小妹的事啊!”李达英沉吟起来,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兴奋。在她的心里,始终是想撮合这一双儿女的,女儿好,她想把养子变成女婿更好!这两个孩子很般配,从小都是自己奶大的,感情又好,结为夫妻再添个孙子,那不是太完善啦!“你们不是答应过妈妈……”李达英想提起他们兄妹俩曾经答应结婚的事。“妈!”儿子知道当时答应是缓兵之计,想让母亲安心治病,现在不能再瞒下去了,“妈,我和小妹比亲兄妹还要亲,我们的感情是最好的兄妹之情,我们俩一定会好好、好好地孝顺你,这你可以一百个放心!
2022年14期 No.566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臻;
甘臻,本名甘社会,安徽桐城人,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鲁彦周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悲情城市》《英雄帖》《铁血残阳》《柯尔蒙家族》《大汉风云录》《灵庄》等。2016年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甘臻先生的长篇历史武侠小说《铁血残阳》。该书主要讲述了一段悲壮的历史,一段正义铲除邪恶的传奇,一段血与火的人生大戏。故事发生在1466年,即明朝成化二年。年初,明朝派大军残酷镇压瑶山民众抗暴,姜成武和其表妹纪姑娘在这场战争中失散。姜成武历经磨难,在寻找表妹的历程中不断与东厂等邪恶势力作斗争。多年以后,兄妹俩历经艰辛终于团聚。故事凄迷婉转,引人入胜。《铁血残阳》展现了甘臻先生极强的历史架构能力和叙事能力。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载《铁血残阳》一书,与读者共同前往那个充满热血与柔情的江湖世界。
2022年14期 No.566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顾村言;
<正>顾村言:其实这就是一个品质的问题,儒者总是敦厚的。赵仁珪:所以他应该是比较信任我的。当然也还有别的原因吧,比如说在读研究生期间,我们当时第一届九个研究生,都是启先生的研究生。顾村言:你们是哪一届?赵仁珪:一九七八年考了他的研究生的。一开始是集体带的,到了第二年开始做论文,启先生就管带我和另外一位,所以我们就更“嫡系”一点儿,就是更正式的师生关系吧,就像现在的导师一样,一个是我正式分到他的手下做研究生,记录在案;再一个我觉得是我喜欢写点诗词。
2022年14期 No.566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和敬;
<正>疫情防控期间,幸有友人丁再彦此前快递来的一部《萧县书画志》,作为精神食粮。捧读之下,被其中的精彩内容深深吸引,看得津津有味。位于苏豫鲁皖四省交界处的萧县,其书画竟能单独成“志”,令人难以置信。其实,萧县的书画创作不仅源远流长,在历史上出现过若干次创作高潮,还在近现代涌现出一批闻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著名书画大家,创造了骄人的成就。作为萧县书画的百科全书,这本《萧县书画志》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脉络清晰,勾勒出萧县书画的发源、发展及多次高潮《萧县书画志》由张广友主编,吴孝桐、苏肇平、丁再彦等人编写。于2021年1月出版发行,共十章,洋洋98万字。第一章至第四章分别介绍了萧县书画的起源、形成与普及,文人画和“龙城画派”的形成,
2022年14期 No.566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