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action Article Collects

教育观察:党史教育

  • 构建与优化:伟大建党精神教育行动者网络及其启示

    林泓宇;

    构建伟大建党精神教育行动者网络是提升伟大建党精神教育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逻辑实践创新。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视角,围绕必经之点,运用脚本与问题界定、兴趣激发、招募成员和动员等方法,以优化虚拟技术的激励式影响路径、强化校园环境的沉浸式影响路径和推进现实他人的带动式影响路径,实现伟大建党精神教育的提质增效。

    2022年12期 No.56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党史育人路径探析

    符可;

    “五育并举”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育人工作的新框架、新图景、新范式。值此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且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开启之际,加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助力科学塑造大学生“三观”、助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意蕴。该文立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从强化组织建设、创新课堂教学、丰富校园活动、弘扬红色文化、开拓红色实践五个方面探析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新路径,以促进高校育人实效的提升。

    2022年12期 No.564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7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以艺载史:党史教育赋能艺术课堂路径探析——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例

    刘林枫;

    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将党史教育融入艺术课堂,是建设文化强国、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必然要求。该文基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经验,从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挖掘当地红色育人资源、紧抓第二课堂和网络课堂、重视党建与专业共建等方面探究党史教育的相关举措,旨在探索党史教育与艺术专业有机融合之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2022年12期 No.564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榴花梦

    朱李锴;

    <正>居家静止了两月有余,我却不觉得无聊,这多亏了窗外那棵小小的石榴树。石榴树一日有一日的神采,而今日的榴花开得格外欢愉,看着它,就想起了儿时和母亲一起种下的石榴树。儿时,母亲带回来的几个甜石榴,成了我的心头好,尤其是那朵石榴花,红得娇艳欲滴,我极为喜爱,捧在手心里观察了很久,又将它插戴在头上美了好一阵子。看出了我眼底痴痴的期盼,母亲将吃剩的一捧石榴籽撒进了小院的土里。来年春天,也是这般一个雨雾蒙蒙的天气,一株恬然的树苗悄然而出。母亲细心地给她围了一圈木棍,又培了一层土,舀起一瓢清水,浇灌着我小小的梦。我跟在母亲身后,递木棍、拿铁锹,忙得不亦乐乎,恨不得下一秒就能看到开满榴花、结满果实的石榴树。

    2022年12期 No.564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管理

  • 构建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教育“六位一体”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张久雷;刘静;

    该文以构建广东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扩招生源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为目标,以学情为根源,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师为枢纽,因地制宜、按需施教,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互联网+”为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将线下校内外集中面授与合作企业项目实训及线上网络远程教学实时互动结合起来,深化“三教”改革,融入课程思政和课程“双创”元素,开发基于工作情景、工作过程、典型工作岗位任务的模块化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实现标准不降、模式灵活的培养保障途径,同时构建符合学情实际的多元化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和教学过程监督办法及流程,规范各校外教学点,进行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

    2022年12期 No.564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实践探究——以贵州某高校为例

    龙诚;杨智;

    开展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为规范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不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该文以贵州某高校为例,分析近三年来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了探究。

    2022年12期 No.564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路

    尤广杰;

    该文从七个方面论述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充分认识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于全体师生员工头脑之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班导师(班主任)与辅导员工作之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学校各项活动之中;定期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促进民族大团结总结、交流、表彰大会,树立、宣传、学习先进典型。

    2022年12期 No.564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1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探索性研究

    赵云;赵桂桂;

    20世纪以来,护理学不断从相关学科中吸收科学理论、研究方法以及技术,为自身学科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护理学逐步构建了一套基本的学科理论体系,护理学科也打造了从中专至博士的多层次学科培养体系。但是,由于护理学的学科定位较模糊,在学科教学及实践中,出现了培养目标定位过高、学科特色不够鲜明、课程设置不能反映专业理念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该文对护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性研究。

    2022年12期 No.564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师范专业认证的若干思考——以唐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为例

    李成会;蔡玉梅;朱莲英;

    该文以唐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示范认证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5年预期、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出发,结合认证标准和专家建议进行认证后反思,以期为师范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和相关学校与专业的师范认证提供借鉴。

    2022年12期 No.564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职师范学前教育专业核心素养培养模式实证分析

    许勇战;曲静敏;

    目前高职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源较复杂,因学习经历和知识经验不同,学生的学习成效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和模式提出了个性化要求。该文主要在对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将初中起点学生分成不同类别,通过分析各类别学生的特征,并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类别学生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核心素养培养建议。

    2022年12期 No.564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思政教育

  • 新时代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转换路径探析

    李娜;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具有深远意义。在新形势下,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讲”这一实质性问题,在话语理念、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等关键点实现话语转换,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新时代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2022年12期 No.564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耿梅芳;

    互联网已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各个领域,网络强国的发展规划对社会各领域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相加,而是为传统行业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互联网+”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对“互联网+”的思想认识和实践探索都存在不足。该文从心理育人工作层面出发,在心理育人工作的课程教学、咨询服务、宣传实践等方面,就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2022年12期 No.564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探究

    李丽萍;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数据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该文主要论述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旨在彰显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价值,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的开展。

    2022年12期 No.564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与亲子、同伴、师生关系的研究

    王丽;侯述娟;兰小彬;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同伴、师生关系与其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以期提升留守儿童心理资本水平。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同伴关系量表、亲子亲密度量表对四川省雅安市10所小学的511名四到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资本水平有影响,而同伴关系的影响最大;(2)师生关系通过对同伴关系起到的中介作用,对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资本进行调节;(3)亲子关系会影响师生关系对心理资本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结论:在三种人际关系模式中,同伴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最为显著;师生关系对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影响受同伴关系部分中介作用;而亲子关系影响这一中介过程。

    2022年12期 No.564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1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教改教法

  • “双创”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路径探索——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

    杨蕾;那孝伟;

    近年来,如何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问题走进大众视野,引发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学者与教育者们纷纷开展了相应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探索。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与我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可以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阵地。

    2022年12期 No.56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以需求为导向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探索——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

    刘叶;张美岭;李婷;

    “以学生为中心”的本质是基于大学生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劳动素养培育,大学生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劳动教育状况要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该文通过收集和整理大学生的需求表达,发现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需求表现为理论学习需求、实践机会需求和文化建设需求,并据此展开理论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以期提升大学生劳动素质。

    2022年12期 No.564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物理案例的选择

    项阳;

    物理学是天文学、生物学、化学和地质学等众多学科的基础。物理学的美妙之处在于,用简单的物理理论,以及少量的基本概念、方程和假设,就可以解释和探索万千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并能直达事物的本质。大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工科本科生必修课程,在教学中适当选择物理案例可以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明白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发现物理学的美妙之处。该文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物理基础和兴趣爱好等,浅析物理教学案例内容的选择。

    2022年12期 No.564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流体力学课程开放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应用

    谢晓晴;朱志辉;王英;李海英;鲁立君;

    文章尝试从流体力学的课程特点和实验目标出发,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多元化改革。具体途径包括:将实验教学进行课外延伸,实现生活中处处都是“实验室”;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实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资源,为创新和开放实验提供素材,提高学生实验的完成质量,推动流体力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在保证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使理论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建立并完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2年12期 No.564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微课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吴舒红;梁冬;

    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会带来学情差异化,文章针对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征,将微课引入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等多个场景中,帮助学生化解课程学习的难点、痛点、堵点,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最终实现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化学素质的“双提升”。

    2022年12期 No.564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系统分析法的非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教学问题分析与改革探索

    褚璇;刘洪利;韦鸿钰;马稚昱;刘江涛;

    在新工科、新农科双重建设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培养学生工程概念及空间思维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工程制图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为确定影响非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增强改革的针对性,文章以包装工程专业的工程制图教学为例,利用鱼骨图分析法系统梳理了造成目前工程制图教学质量不佳的可能原因,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七项具体的改进措施,进一步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课程改革的层次结构模型。

    2022年12期 No.564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的交通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赵晖;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的交通工程学课程改革,能有效助力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打好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及专业表达能力。文章通过引入系统科学理论,认识系统科学理论与交通工程学课程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深入认识交通工程学课程教学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课堂教学、线上教学与实践教学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的基本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教学系统优化的目标,理解教学系统的约束条件,探寻教学系统的优化策略。

    2022年12期 No.564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课教学方法研究

    宋广平;柏跃磊;姚永涛;徐忠海;李建军;

    要创新,创新型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后备军,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阵地,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创新训练课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提升创新训练课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是教学改革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对创新训练课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2022年12期 No.564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归纳对比法应用于生药学课程教学探索

    杨淑达;陆露;胡炜彦;

    针对生药学教学知识点繁杂、专业名词多、知识点难以记忆等问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归纳对比法。文章介绍了归纳对比法在生药学基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易混药材鉴定等方面的运用,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分析得出归纳对比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思辨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旨在为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2022年12期 No.564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李源;张后金;

    为了迎合新工科建设要求,文章围绕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课程内容,探索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路径,具体包括制定课程目标、设计教学项目库、实施项目教学、建立项目教学考核体系,旨在推进课程质量建设。

    2022年12期 No.564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学习变革背景下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闫富雄;李书慧;

    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呈现“难”“杂”“远”“热”等特点,导致课堂教学存在学生兴趣不浓、课堂气氛较差、学习效果欠佳、挂科率较高等突出问题。为提升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授课教师通过“多媒体+板书+学习通”、“案例教学+思政课堂”、智慧课堂、“情景式+体验式”教学、校企合作育人、小组合作翻转学习等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运用,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模式。

    2022年12期 No.564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形成性评价设计与实践——以招聘与录用课程为例

    李淑钊;

    文章以招聘与录用课程为例,依托雨课堂,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模块化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将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并根据不同内容设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同时建立覆盖教学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反馈机制,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机制,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师生间的共识、共享、共进,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2022年12期 No.564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课程思政

  • 紧密结合课程特点,有效开展思政教育——以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思政教育为例

    周丽娜;

    作为文学类专业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思政教育只有确立正确的课程理解思路,解决“美学文本”与“政治文本”的冲突与融合,才能达成思政教育的目标。教师应以文学的审美特性为基础,让学生经历从沉浸体验、移情审美、理性观照到价值建构的完整过程,以发挥最佳育人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经过了现代转型后的中华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多元价值观中辨别、判断和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2年12期 No.564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学文化的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探析

    谢宝英;张成堂;

    课程思政是党中央、教育部高度重视并积极引领的一项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举措。《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要求课程思政建设要“上下”同步齐动。高等数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迫在眉睫,且影响大、教育意义深远。对《纲要》要求的6个设计角度与数学文化概念进行分析对比,找到课程思政在数学教育中的突破口。大学数学教师应从数学文化切入,从数学史、数学教育中的人文成分、数学家的奋斗和工作历程及数学应用等方面找“触点”,着力勘探、挖掘思政元素,冶炼、加工思政资源;思政化重组教学内容体系、思政化重塑教师队伍、思政化重建教学设计,多措并举,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让课程思政“下”到一线落地生根。

    2022年12期 No.564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7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微积分课程思政之探索

    陈玉梅;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微积分课程思政的实施在于教师的引导和挖掘,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做好顶层设计,实施寓教于乐,做到教书育人两手抓,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该文通过微积分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元素的结合,实现微积分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

    2022年12期 No.564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理论力学课程的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以民航专业为例

    邹君;牟浩蕾;魏刚;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工科基础课程,传统教学内容局限于经典理论力学体系。在充分挖掘理论力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开展了民航专业理论力学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将教学内容与课程历史、人文素材、日常生活、哲学内涵、专业背景、民航案例相结合,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价值观引导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民航安全观,从而达到立德树人、培养民航人才的目的。

    2022年12期 No.564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流课程”导向下“生物工程设备”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

    伊娟娟;鲁吉珂;朱家庆;赵昌成;时彦玲;赵安琪;

    “生物工程设备”是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面向生物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在“一流课程”建设的导向下,该文对“生物工程设备”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就“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特点、建设基础、课程目标及内容、课程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该文通过引进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探究思政教育元素如何在“生物工程设备”专业课教学体系中有机融合,以期为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供更好的选择。

    2022年12期 No.564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

  •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其突破路径

    韦蓉;

    德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和保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价值导向、认识理念和实践方法三个层面的问题。结合“双减”政策,提出坚持党建领航,助推中小学德育发展;融入体育精神,扎实打造高效课堂;主流价值引领,联动多方构建德育环境等突破路径,为中小学德育指明了方向。

    2022年12期 No.564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2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科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新思路

    吴萍;

    科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面对新的课程时,需要明确两点:一是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以达成学生信息素养的总体目标;二是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顺应课程的各方面要求。对于科学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教师当然也可以用传统方法来进行教学,但是当使用传统教学法所得到的效果达不到学科要求时,又该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呢?这是一个值得教师深入探索的问题。新课程标准中给出的提议是两种教学模式,一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二是“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这两种模式是怎样解决有关科学与信息技术学习成果问题的呢?怎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呢?该文将基于以上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2022年12期 No.564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刘玉峰;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历史老师必须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上下功夫,大胆创新,精心设计,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作为重要的目标去完成,把历史课堂变成师生共同享受的乐园。

    2022年12期 No.564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文化博览

  • 期刊“三审三校”制度落实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黄长胜;

    该文立足于出版质量在期刊编辑出版中的重要性,梳理“三审三校”制度的发展脉络,分析落实现状,提出期刊出版单位在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在理解力、管理力、执行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并尝试结合国家对编辑出版领域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旨在为期刊“三审三校”制度的落实提供行之有效的优化路径,强化制度落实,规范期刊出版,推动期刊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12期 No.564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董仲舒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王晓倩;李婧;魏旭;

    在董仲舒的儒家理论中,生态伦理思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一方面借鉴了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观点,另一方面对前人理论进行归纳创新,使其满足统治者的需要。该文首先分析了董仲舒思想文化的基础,进而从生命本源观、天地伦理观、生态爱护观三个方面分析董仲舒生态伦理观的具体表现,最后探究其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2年12期 No.564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

    <正>“人嘛,不可能不犯错误,犯了错误改了就好嘛!”武国强继续说,“可是这个姓胡的,一直到现在,还在骗人害人!大家听说过吧,半个月以前,有个女孩被逼跳楼了,就是他干的!”听的人又议论纷纷,有的说:“啊?就是他干的呀!”有的说:“听说那个小女孩是跳舞的,腿都摔断了!”有的说:“做生意就做生意,干吗谋财害命呢!”武国强接着说:“还是这个姓胡的,伙同一个女人,又花言巧语把这女孩的父亲骗进来,硬拉人家入会,不给钱就拳打脚踢,还要挑人家的脚筋!”听众们开始激愤,有的人已经义愤填膺了,纷纷指责:“这也太黑心了吧!”“怎么害人一家子呢!”“这哪是做生意啊,这不是坑我们嘛!”“这么搞下去,政府早晚要打击的,我们会受牵连的!”大家只顾议论纷纷,没有注意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由几十个变成了一百多人,外层几乎形成了一个包围圈。一些不像搞传销的人也挤进圈子里,抱着膀子四处看。有几个着警服的人来到圈子外边,也没引起人们的注意。大家还在听武国强的演说:“大家绝对想不到,这个穿山甲在骗了人家的老子、女儿以后,又伤天害理,骗了人家的儿子,唆使人家的儿子回去给他搞钱……”没等武国强说完,突然有人插上一句:“好啦,我来替你说吧!”

    2022年12期 No.564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长江边的《孙子兵法》(续前)

    许辉;

    <正>在米切尔看来,从美国的角度,海军防御海岸的任务已经终结,因为飞机能够击沉任何进入其作战半径的敌方舰船,它将取代海军成为海岸防御的主要力量,海军因此被赶往公海执行任务。继大陆时代和航海时代以后,航空时代已经来到,夺取制空权将是未来战争的一个规律,一旦掌握了制空权,飞机就能在敌国领空自由飞翔。米切尔认为,从空军的角度看,世界上有三类国家,一类国家是海岛组成的国家,如果敌国控制了岛国上空的制空权,切断岛国的补给,那么单靠空军就能战胜岛国,而岛国想进攻别的国家,也必须据有对敌国的制空权,才能攻击对方;第二类国家是与敌人陆地接壤的国家,这样的国家部分补给依靠陆地进行,如果相互敌对的一国掌握了制空权,能够摧毁敌方重要的城市、桥梁、铁路、公路和港口,那么掌握制空权的一方也能仅靠空军获胜;第三类国家是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又远离敌人的国家,例如美国,想侵犯这种国家的敌人只能通过天空和海洋侵犯它,因此一支空军就能保卫美国,但这支空军不离开美国也无法征服其他国家。

    2022年12期 No.564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柳书屋谭往(续前)

    顾村言;

    <正>——觉得这真是个亲切而随和的老人,真是能让我发自内心喜爱的那种人。但我从来却没想过能和这位老先生见上一面,更想不到斗胆请启老为自己写上哪怕一个字。毕竟,老先生已经九十多岁了——老先生被戏称为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国宝。据说,老人托病不写字时,就在门上贴几个字:“大熊猫病了。”想来真让人莞尔。二〇〇二年三月,当时在江苏从事电视文化专题片制作,启功从北京“飞”到扬州参加当地的烟花三月文化节,得以随行,得以与先生有数日的缘分。初见先生是在地处东关古街区的汪氏小苑,这里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盐商园林住宅,刚刚整修好,对外开放那天邀请了启功前去揭碑,老先生颤巍巍地被家人扶着,从巷子口一步步地走来——站在汪氏小苑门前远远地看先生,手里拄着根拐杖,圆圆的脸,是笑着的,嘴有些嘟,戴个绒线帽,裤子偏肥,让人几乎疑心要掉——当然不会掉,只是肥罢了,走几步,看见人多了,自己把帽子拿了,露出一头的银发,白得宁静极了,有如活佛一般。

    2022年12期 No.564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端午忆旧

    陈晓凤;

    <正>端午又至,总能想到母亲和粽子。镇子上逢三八集,每年这个时节,母亲总要赶初三的集,起很早去镇上,挑选更宽大、绿意更浓的粽叶,拿回家里整整齐齐折叠,码放在边上最凉快的窑洞里,年年如是,雷打不动。这是母亲的主场,谁也不许随意挪动地方。村子里太过干燥,缺少雨水,不适合粽叶的生长,但有一种生长在田间地头的野草,叶片细长,神似粽叶。母亲说,小时候,她很早就用这样细小的叶片学包粽子了,村子里的许多女孩都是从这些细小的叶片中,开始自己学习包粽子的道路。母亲总说,什么都会做,便不会受人掣肘,可以不做,但要会。我记住了母亲的话,可是有太多事情出于各种原因,我始终没有学会,日后若有机会,还是要再学学。

    2022年12期 No.564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