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的隐私权保护——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Protection of Privacy in the Internet 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 and Economics
郑盼;
摘要(Abstract):
"王菲案"回顾和解读,从而进一步明晰了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文章从法经济学理论的视野,说明网络条件下对个人隐私侵权行为进行法经济学研究的价值。在此理论指引下,运用成本收益、需求供给等经济学分析工具,探析网络条件下个人隐私侵权行为当事人的成本收益和隐私权财产性价值,深入分析网络时代隐私权保护制度的需求与供给,揭示隐私权保护的制度完善的迫切性。
关键词(KeyWords): 网络侵权;个人隐私权;成本收益;需求供给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09SFB5013)
作者(Authors): 郑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泽鉴.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上)[J].比较法研究,2008(6).
- [2]石毕凡,徐珉川.人肉搜索、王菲案与隐私权保护的实证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1(8).
- [3]周林彬,等.法律经济学:中国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4]易继明.私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 [5]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
- [6]赵双阁,等.中国隐私权制度的财产权能研究[J].学术论坛,2006(10).
- [7]阿丽塔·L·艾伦.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
- [8]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 [9]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 [10]赵杨.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经济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4).
- [11]巩勇.诉讼与调解的经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5).
- ①易继明.私法·第6辑·第1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95.
- ②赵双阁,等.中国隐私权制度的财产权能研究[J].学术论坛,2006(10).
- ③钱弘道.法经济分析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62.
- ④刘萍.隐私权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 ⑤巩勇.诉讼与调解的经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5).